中医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2020-12-02 09:19战晓芳马丽通讯作者宋磊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证素高血压病西药

战晓芳 马丽(通讯作者) 宋磊

(1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高血压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3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糖尿病是以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为临床特征的病症,中医称为消渴病;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且二者合并发病概率极高。若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可对多脏器的功能产生损害,且两种并存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当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存时,内皮细胞和血管功能受损更加严重,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1]、导致肾功能异常,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超过患有单一病症的人群。现代医学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策略上多为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的药物控制,且药物毒副反应多,易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2],因此中医对二者合病的治疗亦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选择之一。本文就近五年中医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五年内中医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文献总结

和中海,漆勇[3]在患者接受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辨证治疗得出,中医辨证对2 型糖尿病出现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且减少西药摄入及其不良反应;闫强[4]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运用中医辩证思维,将2 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分为:(1)肝阳上亢型,(2)阴阳两虚型,(3)脾虚痰浊型,(4)肝肾阴虚型,(5)气阴两虚型,结合临床辩证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大大提升,且血糖、血压控制平稳;王蕊[5]则对痰浊中阻型和肝肾阴虚型2 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治疗有效率达91.3%;丁华君[6]则对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痰湿阻滞型2 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辩证分治,得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治疗,能更好控制血糖和血压;杜顺锦、任平[7]等人研究结果,重要双降汤配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血糖、血压水平;吴迪、李克明[8]通过药物对比发现,治疗中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丹参酮相比较对症降压治疗得出,半夏白术天麻汤+丹参酮,可以改善痰瘀阻络引起的病情,并具有降压作用,且对于血脂和血糖的控制效果尤其突出。管亚丽[9]通过中西治疗对比,得出天麻钩藤饮对该疾病的治疗中,相比较相比口服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效果均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肖珊、梁菁等[10]将166 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应用基础西药治疗,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应用西药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持续10~18d,中西结合治疗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性,还可以避免肾损害,并且可以恢复病患血压,临床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效果更佳;张祖强、敬开军、李广勋等[11-13]等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发现,中西结合治疗对糖尿病合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

2.证素与证素辨证体系

当下,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在运用中医理论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目前大多数学者和医家常运用八纲辨证、气血阴阳辨证和脏腑辨证诊疗疾病,但是每因各自见解相异,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在前期的糖尿病人群中,关于证素辨证方面的文献处于相对空白状态。所以朱文锋[14-15]教授提出的“证素辨证”理论能够较好的解决证型不统一这一问题。“证素”是证的基本要素,其可以用来证候辨识疾病的本质,并可以很好地避免使用辨证分型方法,这可以让辨证更为准确。病性证素是通过对临床症状及体征的辨识来判断疾病的病理性质,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之一。“证素辨证”理论以临床症状及体征为据,依循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及体征通过评分进行证素辨别,从而对证素进行归纳确定患者证型以指导临床,深入了解该疾病的特征和本质,对促进中医临床上中的辨证论治形成积极的作用,从而服务于中医临床,对提高临床辨证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可以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指导,并增强疗效。这集中体现出中医辨证理论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日益规范性,不断完善证素辨证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诊疗中,且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临床疾病问题,对有效发挥中医学价值产生关键性意义。

3.讨论

经查阅五年内文献,中医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治疗,相关研究尚少,关于证型分类尚不统一,温红岩、张丽[16,17]等对高血压糖尿病病病患的体质排布进行研究,其中阴虚、气虚、痰湿体质占大比例,缺乏临床大数据相关研究;其次,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科研方法多为西药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相比较为主,且大多研究结果表明[18-19],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其治疗机制研究尚浅,且不能进一步说明中西结合治疗当中,中医治疗的降糖、降压作用是否普遍适用于临床;第三,部分研究通过中药汤剂切入,结果均提示中医对症治疗相比西医治疗效果相当,甚至更佳,但缺乏临床患者长期血糖、血压监测,以及其中医分型的具体措施,即缺少科学性、可行性、权威性和时效性评价[20]。

4.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祸患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风险逐渐增高,且西药治疗有效,其毒副作用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更多患者希望寻求更安全可靠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临床中医经验治疗虽能解决部分患者的需要,但为惠及更多患者,可将初步研究放于糖尿病高血压病证素分布规律,为今后中医用药研究及相关证候研究提供更多可靠数据。

猜你喜欢
证素高血压病西药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