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和纳米穴位敷贴配合红外线治疗慢阻肺医案一则

2020-12-02 18:35叶红璐吴耀持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陆氏温灸膻中

叶红璐 吴耀持(通讯作者)

(1 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310109)

(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 200233)

陆李还教授是海派中医陆氏针灸的传人,陆老深得其父陆瘦燕及母朱汝功的真传,治疗上遵从整体观念、临诊四诊合参、注重肾胃,根据经络学说,善用远道取穴体现陆氏针灸独特之处。笔者有幸跟随陆老学习岐黄之术,遇一慢阻肺患者因有晕针病史,采用陆氏中医针灸理论治疗而痊愈,撰成医案一则与大家分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逐渐破坏患者呼吸功能的慢性肺部疾病,以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和持续进行性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1],中国传统医学往往归入“肺胀”“咳嗽”病症范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气壅滞,气道不利,胸膺胀满,不能敛降的病证。临床表现多见喘息气短、咳嗽咯痰、胸闷憋塞,甚或心悸浮肿、唇甲紫绀等症。本病病机多为肺脾肾亏虚,肺失宣肃,痰瘀互结,病性为气血郁结、本虚标实[2]。通常采用“活血化瘀、顺气化痰”之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咳嗽[3]。沪派陆氏针灸传承人陆李还教授则认为肺气不足,治节失行凝聚成痰,久病痰瘀互结,外感风寒邪,寒痰瘀互阻肺络所致,治疗上宜开气道、散寒痰、温胸阳,兼顾宜肺固表、健脾养胃、固肾纳气。

1.基本资料

案例:陈某,女,83 岁,退休职工。2018 年1 月11 日初诊。慢性咳嗽咳痰20 余年,进行性加重气急6 年。每年遇寒发作4 ~5 次,冬春季节好发。有高血压病史30 余年,现症:咳声重浊, 痰多,质黏腻,不易咳出,胸闷,动辄气促,少气乏力,语声低微,体倦纳呆,大便时溏;舌质暗紫,苔白厚干;口唇紫绀,脉细涩略数。查体桶状胸,两肺底散在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4.6×109/L 中性粒细胞65%。胸片:两肺纹理紊乱、增粗。肺功能:FEV1 76%。患者年老多病,迁延不愈而转成慢性,致肺气伤损,失于宣降,故见气喘、胸闷、咳嗽;少气乏力,语声低微,体倦,大便时溏,为脾虚之证;病久不愈,累及肾脏,肾肺二虚,故见体虚乏力;气失摄纳,失其所主,不能下荫于肾,伤及真元,根本不固,益致肺脏虚弱,故见咳嗽气促。综合主症舌脉,当归肺胀之疾,证属肺脾肾气虚,痰瘀互结,疗治当以补肺、健脾、益肾,兼顾培元固本,化痰祛瘀。医方详下:潞党参12g、炙芪20g、茯苓10g、白术10g、炙甘草6g、熟地15g、生地10g、山茱萸15g、五味子6g、紫菀l0g、陈皮6g、生谷芽20g、姜半夏l0g、苏子10g、王不留行子15g、川贝粉3g(吞)、丹参30g、虎杖10g、桃仁6g、红花6g、赤芍10g、地龙l0g。首诊温灸天突、膻中,再配合纳米穴位敷贴肺俞、天突、膻中、定喘、足三里、上脘、中脘、气海、关元、肾腧。用红外线灯照射大椎穴位及第1 ~6 胸椎背部,距离约为10cm ~20cm,照射治疗20min,表皮温度控制在38℃~42℃。其工作电压为220V±22V,功率范围为200W ~500W,频谱界限为2μm ~25μm,频率、峰值波长分别为50Hz 及9.35μm。每日1 次。

二诊(2018 年1 月25 日):2 周后复诊痰较前宜咳出,气促略好转,原方再进一月后复诊诉痰量明显减少,动辄气促仍有较前略好转,胃纳较前好转。原方去桃红、地龙及鱼腥草加淡附片15g,配合温灸大椎、身柱隔日一次,穴位纳米敷贴穴位同前治疗每日一次。红外线治疗同前隔日一次。

三诊(2018 年2 月8 号):2 周后复诊,患者咳嗽、动辄气促明显缓解,乏力胃纳好转,大便正常,予停止温灸及红外线治疗,上方淡附片改为10g,继服1 个月后停药。1 年后随访患者未复发。

2.分析与讨论

林佩琴《类证治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说明肺的出气功能需要肾的纳气功能来辅助,故久咳、久喘多伤及于肾,即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喘息“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本例患者首诊温灸天突、膻中宣肺降气用灸温肺络散寒痰,此乃陆氏针灸治疗寒痰喘促方面一大特色。久病于肺,如子病及母,必致肺脾两虚,而肺津气之盛衰又取决于脾胃强弱,故而肺部疾病久治不愈,复责之于脾,为脾虚多挟食积与痰湿互结[4]。陆李还教授予以生谷芽,消食,健脾运,还给予纳米敷贴足三里、上脘、中脘,实母荫子,健补脾胃,脾胃健旺,升清降浊正常,则肺气复健。

本病患者年老体弱,肾元亏虚,加之喘咳经年,积久不效,必损肺气,久病伤肾,肾气衰颓,致使气化失常,肺肾俱虚,中气下陷,摄纳乖方,则气促不续,动则益甚,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益发因而下降。加之肾阳虚衰,则不能温阳化湿,遂致痰饮阻滞,肾阴亏损,则气血失和而内生痰浊。肺、脾、肾三脏为人体气机之枢纽,常互相影响,虚损导致阴阳气血不足,从而使病情呈持续渐进型恶化。由于患者有晕针病史,逐改用纳米穴位敷贴及穴位局部温灸治疗,陆氏针灸继承人陆李还教授取穴天突、膻中开气道而降逆气,取大椎、肺腧温督脉补诸阳,宜肺气而固表卫,肺腧、肾腧、气海、关元补肺肾纳气平喘。本病稳定期的主要病机为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故诊疗本于“化痰、祛瘀以驱邪,补肺、健脾、益肾以扶正”的理念,重视肺脾肾的综合调治[5]。治疗上予以陈皮、姜半夏、苏子、王不留行子、川贝,燥湿、降气、祛痰,潞党参、炙芪、茯苓、白术、炙草,健脾祛湿,益气保肺,消解生痰之源;熟地、生地、山茱萸,补肾、纳气、归根;丹参、虎杖、桃仁、红花、赤芍、地龙,通络、祛瘀、平喘。

3.结论

从“经脉-脏腑-脑相关”学说来看,经穴会在脑区形成特异的向性激活机制。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激发经络系统感应和传导,可对脑中枢起到相当的调整作用[6],同时促进吸收炎性渗出物,使肺通气功能得到改善[7]。红外线的类消炎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以及淋巴系统,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强巨噬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使炎症病灶局限化[8]。以上分析为陆老治疗方法提供了西医的理论基础,实与传统中国医学证治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陆氏温灸膻中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顿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顿足”
每天做做养心操
马氏温灸传承基地落户朝阳传统中医将更多回归
关于“海派中医陆氏针灸学术思想暨临床经验研讨会”延期举行的通知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简介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