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猪在亚热带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其杂交利用效果

2020-12-02 03:18王塑天孟繁明辛海云李宝红杜宗亮李剑豪
浙江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杜洛克纯种胴体

王塑天,孟繁明,胡 斌,辛海云,李宝红,杜宗亮,李剑豪,*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动物科学研究所/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10;2.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藏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产于青藏高原,是典型的高原型猪种,主要分布于西藏林芝、昌都,四川甘孜、阿坝,甘肃合作,云南迪庆等地,主产区海拔在2 900 m以上[1-3]。藏猪具有良好的抗寒性和耐低氧适应性,肉质鲜嫩,又被称为人参猪[4]。但藏猪存在繁殖性能差、生长发育缓慢、体形小、育肥期长、出栏率低、商品率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藏猪的产业化发展[5]。藏猪原产地由于海拔高、低氧且环境气候较为多变,使得藏猪群体规模较小。近年来,我国很多低海拔地区相继引进藏猪,以期通过扩大藏猪饲养群体数量,从而为市场供应高品质猪肉[6-7]。充分利用藏猪资源,培育生产兼具品质、高效的猪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具有亚热带环境条件,与高寒地区气候差异较大,近年也引进了藏猪种群并展开杂交利用,但相关进展情况评价较少或未见报道。有研究发现,杜洛克猪与东串猪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显著优于纯种东串猪,但肉质和环境适应性下降[8]。杜洛克猪与陆川猪杂交后代在保持了陆川猪高繁殖力特点外,其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9]。杜洛克猪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饲料报酬高等优点,是我国商品猪的重要父本。我国地方猪大部分属于脂肪型猪种,具有肉质佳、耐粗饲、抗逆性好等优点,但有屠宰率低、瘦肉率低等劣势。由于藏猪原产地环境气候等因素制约,其产业规模受到限制,而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利用杜洛克猪改良藏猪的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广州地区纯种藏猪、杜藏二元杂交猪(♀藏猪×♂杜洛克)和藏杜花(♀杜花猪×♂藏猪)三元杂交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质特性,以期为藏猪在亚热带环境中的杂交利用和生产优质高效猪肉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藏猪(Tibetan pig,T)来自广东省惠州藏猪基地(引自甘肃合作地区),2017年引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并开展纯繁和杂交利用研究。杜藏猪(Duzang pig,DZ)是用藏猪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得到的F1代;藏杜花猪(Zangduhua pig,ZDH)是用杜洛克公猪与广东小耳花母猪杂交的后代F1代为母本,再与藏猪公猪为父本杂交得到的F2代,即为藏杜花三元杂交猪。试验猪在半开放式猪舍大栏饲养条件下饲养。试验饲粮为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购自湖南九鼎科技有限公司,试验中各组饲养管理和日粮配方完全一致。经测算,饲粮中粗蛋白质≥16.0%,粗纤维≤8.0%,粗灰分≤8.0%,钙含量为0.4%~1.2%,总磷≥0.3%,赖氨酸≥1.0%,氯化钠含量为0.3%~1.5%。

1.2 指标检测

1.2.1 繁殖性状

本试验共测定35头藏猪、10头杜藏猪、6头藏杜花猪的繁殖性能指标,包括窝均产仔数、断奶成活率、初生体质量(average birth weight,ABW)和断奶体质量。

1.2.2 生长性能

选取体质量相近的200日龄藏猪、杜藏猪、藏杜花猪各16头,每组4栏,每栏4头。在半开放式猪舍大栏饲养条件下进行90 d饲养试验,试验猪只自由饮水采食。记录试验前、后所有猪只体质量。

1.2.3 胴体性状

选取体质量相近的300日龄藏猪、杜藏猪、藏杜花猪各8头,公母各半,按NY/T825-2004《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规程,屠宰前禁食24 h,测定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屠宰率、瘦肉率、皮率、骨率和脂肪率等指标。

1.2.4 肉质性状

按NY/T821-2004《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规程,测定大理石纹评分、肌肉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等指标[1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非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结合Bonferroni事后检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繁殖性能测定

如表1所示,藏猪、杜藏猪和藏杜花猪的窝总产仔数、断奶成活率、断奶体质量、断奶前平均日增重无显著(P>0.05)差异,但藏猪和杜藏二元杂猪初生体质量存在显著(P<0.05)差异。

表1 藏猪及其两种杂交组合猪的繁殖性能指标Table 1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ibetan pig,Duzang pig and Zangduhua pig

2.2 猪生长性能测定

如表2所示,藏猪、杜藏猪和藏杜花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1.43±25.41)、(469.67±41.13)和(425.54±58.37) g,杜藏二元杂猪和藏杜花三元杂猪平均日增重均显著(P<0.05)高于藏猪。

表2 藏猪及其两种杂交组合猪的生长性能指标Table 2 Growth performance of Tibetan pig,Duzang pig and Zangduhua pig

2.3 猪胴体性状测定

如表3所示,藏猪猪皮厚度显著(P<0.05)高于杂交猪。3种猪屠宰率、瘦肉率、脂肪率和骨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藏猪的屠宰率、瘦肉率杂交优势不明显。瘦肉率与宰前活体质量相关,藏猪属小型猪,胴体较小,虽然本试验都选择300日龄的猪,但杂交猪的宰前活体质量较大,相关杂交优势仍待进一步研究。

表3 藏猪及其两种杂交组合猪的胴体性状Table 3 Carcass traits of Tibetan pig,Duzang pig and Zangduhua pig

2.4 猪肉质性状测定

如表4所示,纯种藏猪和藏杜花三元杂交猪大理石纹评分约3分,属于优质猪肉范围。杜藏二元杂交猪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纯种藏猪和藏杜花三元杂交猪(P<0.05)。藏猪肌肉剪切力显著(P<0.05)小于杜藏猪和藏杜花猪,说明藏猪肌肉嫩度最好。杜藏猪和藏杜花猪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纯种藏猪,杜藏猪45 min肌肉pH显著(P<0.05)高于纯种藏猪和藏杜花猪。

表4 藏猪及其两种杂交组合猪的肉质性状Table 4 Meat quality traits of Tibetan pig,Duzang pig and Zangduhua pig

3 讨论

我国藏猪饲养历史悠久,在西藏、四川、云南等地伴随着农业生产一同发展至今。藏猪分布区域海拔约为2 900~4 100 m,气候环境较为多变,年均气温较低。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记载[5],藏猪年产胎次较低(1.1~1.3次),窝均产仔数不高(约5.75头),而断奶成活率则低至69.56%。与引入广州亚热带地区藏猪相比,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饲养的藏猪窝均产仔数提高约2.6头,断奶成活率提高33%。有研究报道显示,藏猪含有高产仔数优良基因型并且其基因频率较高,推测藏猪可能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潜力,藏猪产仔数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原产地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影响了其繁殖性能[11]。任康等[12]研究发现,北京地区引进的藏猪母猪夏季窝产仔猪数和成活率显著高于原产地藏猪,进一步分析认为夏季温热的环境更有利于藏猪仔猪健康。本试验条件下,怀孕母猪未受到天敌威胁,加之广州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并且食物供给充足,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仔猪断奶成活率较其原产高原地区的藏猪有所提高[13-14]。以上结果表明,藏猪适合在广州地区生长。

繁殖性能是母猪的重要经济性状,母猪繁殖性能高低直接影响猪产业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母猪的繁殖性状多受母猪的品种、胎次、营养、饲养环境和健康状态等因素影响[10]。本试验结果显示,杜藏猪初生体质量较纯种藏猪有显著提高,说明杂交猪胚胎期生长较快,同时也未出现难产增加的情况,说明藏猪生殖道适应性较强,有杂交育种潜力。值得关注的是,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杜藏二元杂交猪和藏杜花三元杂交猪的平均产仔数和仔猪断奶成活率较纯种藏猪没有差别,推测可能是试验中使用的藏猪和小耳花猪本身属于小型猪,繁殖性能较我国太湖猪等地方猪种低,同时目前三元杂交猪群体数量较小。

一般认为生长发育属于种质属性,品种、遗传基础不同,则生长发育规律差异较大。多项研究表明,丹麦长白猪、美系大白猪等瘦肉型猪增重快,饲养周期短且饲料报酬高。除此之外,杂种猪也兼具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秀性状[15-16]。本研究发现,杜藏二元杂交猪和藏杜花三元杂交猪生长性能较好,说明杂交猪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且杜洛克在遗传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后代杂交猪的生长速度越快,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7-18],即将我国地方猪与国外优良瘦肉型猪杂交,其后代杂种优势明显,生长速度显著上升。龚建军等[19]也报道了杜藏猪在肥育阶段日增重显著高于纯种藏猪,且耗料指数更低。

藏猪属小型猪种,成年藏猪体质量约35 kg,具有胴体较小、瘦肉率较高、肉嫩味鲜等特点。本研究屠宰300日龄藏猪及杂交猪发现,藏猪胴体质量明显小于杂交猪,杜藏猪及藏杜花猪胴体质量相较于纯种藏猪分别提升了85%和70%,与龚建军等人报道的藏猪杂交试验结果趋势一致[19]。其他胴体性状除了藏猪皮率明显高于杂交猪以外,屠宰率、瘦肉率、脂肪率、骨率在各试验组间均无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杂种猪皮较纯种藏猪薄,但其他胴体性状的杂交优势不明显。与张盼等[20]报道的原产地藏猪的胴体性状相比,饲养于广州地区藏猪的脂肪率较低,瘦肉率,骨率较高。胴体性状受品种、饲料成分、气候环境等因素制约。藏猪原产地平均气温较广州地区低约12~16 ℃,因此,原产地藏猪可能需要更多脂肪以抵御低温环境。同时藏猪原产地草场可采食牧草的营养物质有限,在春冬季可能会导致藏猪营养摄入不足,阻碍生长发育,导致个体体型较小[21]。

肉质性状同时受遗传背景和宰后加工等多因素影响,一般认为遗传背景是主导因素[22]。藏猪作为我国宝贵的地方品种具有体小、肉嫩、味美的特点。强巴央宗等[23]研究发现,藏猪肉色偏红,大理石纹评分约3左右且pH处于正常猪肉范围内,属于优质猪肉。杜洛克猪因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等优点,是我国改良地方品种工作中的重要父本之一。章杰等[24]测定引进我国的杜洛克猪肉质结果发现,pH45min为6.67,pH24h为5.77;大理石纹评分约2.85分。本研究发现,在肉质品质方面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剪切力、肌苷酸、pH45min以纯种藏猪最低,杜藏二元杂交猪最高。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在不同品种猪之间变异较大。束刚等[25]研究认为,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与父母本遗传效应有关,并且不同杂交组合中随着父母本不同,其各自遗传效应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肌肉剪切力通常反映肉质嫩度口感,剪切力越高则嫩度越低。本研究发现,杂交猪肌肉嫩度不及纯种藏猪,但杜藏二元杂交猪肉质嫩度优于藏杜花三元杂交猪。肌苷酸是评价肉风味的重要指标,肉质的鲜味感官评定值与肌苷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受品种、胴体部位、贮藏方式等因素影响[26]。本试验结果显示,杜藏二元杂交猪肌苷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纯种藏猪与藏杜花三元杂交猪,说明二元杂交组合猪风味品质更优秀。肌肉pH的变化与肌肉中糖酵解反应相关,pH下降速度和极限pH严重影响肉质品质[27]。本研究结果表明,屠宰45 min后杜藏二元杂交猪的pH最高,可能是其中糖酵解反应相对较弱导致肌肉pH下降较慢。

4 结论

藏猪作为我国重要的地方猪种因其具有肉质佳、抗逆性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存在体型较小、总得肉量不高、生长速度缓慢等特点,尽管在市场上价格较高,但其整体效益仍有待提高。本研究发现,在亚热带环境下,藏猪窝均产仔数和仔猪断奶成活率较原产地藏猪有所提高,表明藏猪适合在广州地区生长。通过杜藏和藏杜花两种杂交组合发现杂交后代在生长性能、肉质品质方面较纯种藏猪有显著提高,并且以其中杜藏二元杂交猪为最优。本研究为藏猪资源开发利用和种质改良提供了参考,以期为市场提供优质高效的商品猪。

猜你喜欢
杜洛克纯种胴体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繁殖性能分析
饲粮铁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不同品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胴体性状的比较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纯种猫狗是折翼天使养它就更爱它吧!
猫(接上期)
卷首
纯种猫or家猫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