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军:从伊春林区走出的“科幻迷”

2020-12-02 07:46佚名
北方人 2020年8期
关键词:科幻世界伊春刘慈欣

佚名

今年54岁的姚海军是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副总编,除了《科幻世界》杂志,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去年12月,姚海军荣获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贡献奖。姚海军是《三体》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被业内大咖称为“科幻掘金人”和“中国的坎贝尔”。

而在更早之前,姚海军生活在黑龙江,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家乡伊春度过的。从林场工人到“中国的坎贝尔”,这位科幻迷的人生亦如科幻般精彩……

被“机器狗”带入新世界

“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跟刘慈欣在《三体2》里所描述的“黑暗森林”的紧张氛围不同,成长于伊春林区的姚海军,在真实的山林里度过了被他称为“近乎置身于童话世界”的前20年。

他出生在一个叫“七公里半”的小村庄,四面环山,满目苍翠,经常有野兔、野猪、小鹿出没,呆萌的狍子偶尔会跑到后窗舔窗纸。

然而,美好的“桃源”往往也伴随着闭塞。上初中后,姚海军的课余生活很单调,没有课外书可读,他的数学老师很有经济头脑,批发了一些课外读物,用书包装回来,放学后卖给学生们。这个现在看来可能略有争议的做法,无意中改变了姚海军的命运。他花三毛二挑了本《奇异的机器狗》,这个“狗头移植”的科幻故事,把他带入了一个奇异的新世界。

“越匮乏,就会越向往。”姚海军说,第一次接触科幻文学,觉得太新奇了。

深山里出“星云”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科幻曾迎来一个“短暂的春天”。姚海军通过科幻期刊边栏上的作者信息,与国内一群科幻迷建立了书信联系。1988年春天,他从省内一所技校毕业前夕,创办了《星云》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个科幻迷杂志,每年出三期,主要介绍国内外科幻消息、书讯,发表科幻短评等。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我家里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只能靠书信与科幻杂志的编辑和全国各地科幻迷们交流。”姚海军回忆说,《星云》的筹款方式现在看来也有点儿超前,办刊经费由科幻迷们“众筹”,他会在每期杂志上公布收支情况。

姚海军毕业后,被分配到林场的储木厂当工人,主要工作是跟在电瓶车后面选材,每天将不同等级、不同直径的木材分类,这跟他后来的职业——为中国科幻选拔人才,似乎有某種共通之处。

下班后,他经常一个人兴致勃勃地躲进小屋里整理素材,独自完成编辑、校对、排版、印刷工作。最初是手刻蜡纸,后来是油印、铅印,姚海军把小册子邮寄给全国各地的科幻迷,最多一期印过一千多册。《星云》创刊后迅速在科幻界形成了影响,曾被北师大教授吴岩带到美国,作为中国科幻迷的代表杂志展出。

一个人在偏远的山区林场里印科幻杂志,这事儿本身听起来也挺“科幻”。然而,姚海军觉得这并非偶然,“伊春虽然是个小地方,但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的科幻出版很厉害,中国第一份准科幻报纸就诞生在黑龙江,当时还有比《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前身)刊发更多科幻内容的科普杂志《科学时代》。”

从伊春林场到“科幻重地”

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在北京举行,邀请到了俄罗斯和美国的宇航员为科幻“正名”,这对当时的中国科幻而言至关重要。这次会议也彻底改变了姚海军的人生轨迹,彼时他已经当了近十年的选材工人。

在各地科幻迷的帮助下,他前往北京,在会议中心附近旅馆的地下室里,终于见到了那些神交多年的同好。大家彻夜长谈,纷纷劝他“出山”。很快,姚海军被《科幻大王》副主编邀请去太原工作,一年后他又在科幻界大咖王晋康、韩松等人的力荐下,前往“科幻重地”成都,进入《科幻世界》杂志社。最初,他被分到读者俱乐部,主要工作是组织科幻迷活动和编辑会刊。

1999年,姚海军开始担任编辑工作,他至今仍记得和同事们一起读完刘慈欣来稿时的激动,“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想象力惊人,刘慈欣这种作家,一出手就与众不同。”姚海军感慨地说。在2000年的笔会上,他第一次见到刘慈欣,第一印象是“穿着普通,人很平和,内秀”。在听刘慈欣聊完那些惊人的科幻构想后,姚海军震撼极了,“特别渴望他能把这些构想都变成科幻小说”。

2002年编辑部实行责任编辑制,姚海军成为了刘慈欣的责编,他对后来被拍成科幻大片的《流浪地球》的评价是:“想象奇崛,格局宏阔。”

姚海军坦言,中国的科幻小说往往是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加入新东西,而刘慈欣则是成功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尤其是后来的《三体》。2005年,看到《三体1》的手稿时,姚海军很激动却不震惊,因为之前他听刘慈欣讲过很多这样的故事。然而,后来读到《三体3》时,姚海军的兴奋劲儿又来了,“‘三部曲通常会一部不如一部,但《三体3》超乎想象的好!”

2015年8月,《三体》加冕“雨果奖”之前,姚海军并非没抱期待,但他觉得“无论获奖与否,都无损这部作品的伟大”。获奖消息传来后,姚海军第一个打电话通知刘慈欣,刘慈欣的反应相当淡定,姚海军回忆说“电话那头儿很平静”。

20多年来,姚海军不仅见证了中国科幻的变迁,也有幸参与其中。他一直希望推进中国科幻产业升级换代,如今这种转变已经发生,“以前科幻作家主要是围绕在杂志周围,今天中国有了《三体》这样的超级畅销书,也有了《流浪地球》这样成功的科幻大片,奇迹在不断发生,世界正在变得广阔。”

其实,比起“科幻掘金人”和“中国的坎贝尔”这些赞誉,姚海军对自己有着更谦虚的定位,“我只是一名科幻编辑,骨子里仍然是个科幻迷。”

猜你喜欢
科幻世界伊春刘慈欣
来自科幻世界的高科技
科幻世界(1)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刘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纪元》启动
《球状闪电》:科幻大神刘慈欣又一力作
刘慈欣:《三体》之外,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
Trekking Cat Country By Tyler Roney
刘慈欣:中国科幻第一人
多彩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