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抗药性检测及结果分析

2020-12-03 12:30李文伟湖北省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增菌氏菌抗药性

□ 李文伟 湖北省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主要通过水产品、肉制品、蔬菜等食品进行传播的食源性病原菌,人、畜皆可因为感染该细菌而患病,会导致人类感染者出现单核细胞增多、脑膜炎、神经症状或败血症等,亦可导致孕妇流产,故积极强化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并明确其抗药性十分必要[1]。

1 材料及方法

1.1 样本来源

59 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样品均获自随机采集的某地农贸市场、食品超市水产鱼贝类、熟肉类、生肉类食品。

1.2 试剂、培养基

所应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李斯特氏菌增菌肉汤、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API 测试条、冻干型细菌定量药敏测试盒分别由环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路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梅里埃公司与金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3 质控菌株

自环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取的肺炎链球菌。

1.4 方法

1.4.1 菌株分离鉴定

于(30±1)℃条件下对李氏增菌培养液(LB1、LB2)行两次增菌,增菌方法符合GB 4789.30—2010 国家标准[2];然后在科马嘉显色培养基中转种LB2 培养物,(36±1)℃条件下培养24 ~48 h 后,于TSA—YE 平板上接种可疑菌落,再对其进行24 ~48 h的(30±1)℃的纯培养,利用API 试纸条鉴定。

1.4.2 药敏试验

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59 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所应用抗生素分别为红霉素、甲氧苄啶、克林霉素、四环素和苯唑西林,分别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接种待检菌株、质控菌株后于(36±1)℃条件下行24 h 的纯培养;自培养所获纯新菌落中挑取3 ~5 个置于细菌稀释管中,并将菌液细菌含量调整至1×108cfu/mL;将10 μL 均 液 加 入12 mL 肉汤中完成接种,确保接种浓度在1 ~2×108cfu/mL;对药敏试剂盒行16 ~20 h 的(36±1)℃培养,并参照CLSI 药敏标准中M100—820 及M45—A 表的解释标准判定结果。

2 结果

59 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于红霉素、甲氧苄啶、克林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5 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9%(1/59)、5.08%(3/59)、5.08%(3/59)、10.17%(6/59)、91.53%(54/59)。

3 讨论

对于多部分抗生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均显示为敏感,但最近几年学术界逐渐出现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一种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研究报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后得出,对于青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甲氧苄氨嘧啶、氨基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皆敏感,但对于第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则显露出敏感性下降趋势,甚至对其中某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3]。同时,有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于包括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在内的二线药物的耐药性亦经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明确。

本研究中的59 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对于苯唑西林这种一线治疗药物,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耐药率高达91.53%(54/59),针对此项研究结果,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注意严格控制抗生素在水产养殖行业、畜牧行业饲料中的添加,确保严格遵循休药期规定,以对食源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降低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人等抗病弱势群体面临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红霉素、甲氧苄啶、克林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均具有抗药性,应进一步强化对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抗药性的检测,以确保广大民众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增菌氏菌抗药性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
不同检测方法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的筛查比较
3种改良B族链球菌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比较▲
澳大利亚谷物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加的原因和管理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增菌培养基检测效果的研究
杂草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半滑舌鳎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沙门菌和志贺菌通用增菌液增菌效果实验观察
Tn7转座子在大肠杆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及鳗弧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