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2020-12-03 19:39王富强
名师在线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困生因素农村

王富强

(甘肃省民勤县东坝镇教学辅导站,甘肃武威 733300)

引 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学困生,教师若不及时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就会使他们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关注学困生,利用科学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和核心素养。

一、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指示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与其他学生相比,学困生不仅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逃避心理,甚至还会出现性格内向等现象。研究表明,导致学困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因素

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学习难度较大,一部分小学生受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未能及时向教师请教。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产生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习方法不当。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上他们贪玩、自制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没有明确学习目标,以致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逐渐成为学困生。

(二)学校和教师因素

学困生的形成和出现也有一部分因素来自学校。一方面,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落后,不少小学的基础设施落后,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常常将分数和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落后,常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教学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甚至导致部分学生逐渐成为学困生[1]。

(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出现学困生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非常重要的生长环境,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观念等均会对他们产生直接影响。有的农村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但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也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优渥,对孩子过分宠溺,以至于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无法有效学习。还有部分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对孩子缺乏有效教育,以至于孩子学习不甚理想,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

二、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唤醒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比较差,常常会缺乏自信,甚至部分学困生在上课时常常不敢直视教师目光。同时,学困生心理也非常脆弱,害怕在课堂上出现错误。因此,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是第一任务。

相关研究表明,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保护学困生的自尊,不断唤醒其自信心,使其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基于此,教师在唤醒学困生自信心时,可充分借助鼓励这一措施,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同时,在转化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学困生面临的困难,帮他们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使其逐渐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对其进行个别辅导。一旦学困生完成既定目标后,教师必须给予其肯定和鼓励,不断提升其学习自信心。此外,在唤醒学困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关爱之情,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帮助学困生逐渐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教师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困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完成转化。具体来说,在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时,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更新。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抑扬顿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等,指导学生在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物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2]。

例如,教师在“图形放大和缩小”教学中,可以结合孙悟空金箍棒、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都可放大和缩小等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帮助学困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常常不能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习方法指导。具体来说,在指导学困生学习方法时,针对部分学困生计算水平差的现状,教师可利用具有针对性的、层次性的习题,对其进行反复训练,不断提升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针对部分学困生缺乏想象力,难以理解空间图形的现状,教师可借助实物,帮助学困生建立空间观念;针对部分学困生不会灵活运用公式的现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的形式,来不断提升学困生的辨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逆商教育,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意志

多数学困生存在学习意志力不坚定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就产生消极和退步的态度。基于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学困生的逆商教育,不断提升学困生的受挫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各种问题。此外,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鼓励学困生不断战胜自我。同时,教师还要分析学困生学习失败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调整,使学困生更好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五)做好家校沟通,全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较大的任务,单纯地依靠学校、教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在转换学困生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必须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借助家校之间的联系,召开家长会、班级微信等,与学困生的家长全方位沟通,使双方能够了解学困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并针对其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结 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自身、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常常存在学习兴趣低下、学习难度较大等情况,以至于部分学生逐渐成为学困生。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进而促使学困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猜你喜欢
学困生因素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