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记(外一首)

2020-12-03 13:58贾永
诗选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泥路易地全村

贾永

1

其实吃穿不是问题

在杨树台,十公里狭长的山沟

一条水泥路,跟着一条河

弯弯曲曲,弯弯曲曲伸进

大山深处,两边连接起

稀稀拉拉的农户,以及

成片成片的栗子树和山楂树

一小片一小片的坡耕地

经营果树,村民以此为生

已实现不愁吃、不愁穿

用村干部的话讲,也不愁喝

喝小酒的男人基本普及

喝大酒的也确有那么几个

2

脱贫攻坚,得先修好路

新修的水泥路与小河相互交错

跨河的几座新建的桥

承载大车小车,外运板栗山楂

也承载村民,月夜的欢笑

还有小广场,便民中心

农民夜校,还有仿古休闲长廊

都由这路牵着,对外推介

或新或旧的故事。腿瘸的老霍

感慨最多,他说这路真敞亮

以前从没有过,好像在表扬自己

自从修了宽阔的通村路

他也有了新工作:村级保洁员

同村里二十几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块负责道路和河流保洁

每年增加固定收入

早已光荣脱贫出列

3

有胳膊有腿有地有树

如若没灾没病,如若不懒惰

怎么会成为贫困户?

在杨树台,调查核实的结果

因病致贫占了绝大多数

初次见到蔡福相,他患病

干不了体力活,上有老下有小

家里家外全靠媳妇一人照料

家里房子破旧,屋里地面还是土夯的

他媳妇有劳动能力,可没有办法

外出打工。说起来他很无奈……

去年再次见到他

他家已搬进易地搬迁的新楼

他说话的声调也变了

像刚擦拭过的玻璃窗一样明亮

这样的农户有多少

不用翻看村里的扶贫档案

村支书刘长友侃侃而谈

产业、就业、科技和消费扶贫

教育、医疗、住房和易地搬迁

所有招数都用上,补齐短板

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全村贫困户全都达到了“三保障”

不还要准备各种佐证吗?

当我问起时,他连说带笑:

现场查验岂不更清楚更明了!

4

土话叫手艺,书面语叫技能

一个人有一门手艺一项技能

必定能行天下,走四方

更不用说在杨树台滋润地活着了

年纪轻轻的聋哑人张勇

长得眉清目秀,穿得干干净净

他不喜欢到山上或地里干活

却爱好针织手艺,城里的老师

只来村教一次,他就会了

修长灵活的手指,像魔术师

把村里的妇女都比了下去

钩针穿梭,毛线穿梭

他编出的插花,勾勒的披肩

被卖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看到三个月就超过家里一年的收入

他爸妈的眼睛瞪得溜圆

5

杨树台在兴隆山深处

山里有山里的好处,刘长友说:

我们靠山吃山,治山养山

我们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上栽果树,山下搞营销

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哦,山里还有更好的一面

那就是,山里人好

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都是不甘贫穷,劳动致富

都是憨厚淳朴,心地善良

我们一户一户帮,一人一人扶

现在,全村没有贫困户

我早已宣布:杨树台村脱贫

听他娓娓叙说,看他满脸笑容

更能感到,他内心的自豪

祈 望

营南峪村营西峪自然村

贫困户庄云宝,跟唯一的亲人

七十四岁的聋哑母亲崔学利

一起生活。他四十七岁,残疾

卧床不起,有精神障碍

说话含混不清,一家两口

很难沟通交流

新修的两间房子,坚固安全

享受最高标准低保

不愁吃也不愁穿,毛巾衣被

由邻居帮着洗,日常饭菜

由邻居帮着做,钱,邻居帮着花

(因为他花不了,他母亲不会花)

他家物质生活基本满足

精神生活基本没有

来人了,他母亲陪着比划

他就偎在炕上傻笑

脱贫后的生活该如何继续?

他和母亲没有想过

替他们想过的,是帮扶干部

难以说明的忧虑

将来,是谁来照料谁

最大的心愿,就是祈望

这样的日子能够平静延续

就像他家房后低矮的山

四季轮换,任凭草木兴衰

带来与带走什么,都不重要

都不用刻意关注,都不要打乱

现有的缓慢而自然的顺序

猜你喜欢
水泥路易地全村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周明扬
全村唯一收件人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一条蚯蚓在水泥路面上蠕动
水泥路的面积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Bea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