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位上践行党员的使命担当

2020-12-03 13:57郭翔妹
人民画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东德周家大坝

郭翔妹

周家喜 在科研与教学中传承科学精神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我都希望能把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对科学的追求以及负责任、有担当的价值观传递下去。”实验血液学专家周家喜说。

见到周家喜时,他正在实验室与学生们讨论申报的科研项目。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实验室是他与学生们最熟悉的地方。

2004年,周家喜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在美国密苏里州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伊利诺伊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和担任研究助理。2010年回国后,周家喜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先后任科教处副处长、教育处处长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副院长,分管科研和教育。

目前,中国的血液病医疗和研究面对的疑难杂症非常多。许多血液病患者由于血小板低,需要输血治疗。加上血小板只能保存5至7天,缺血是目前血液病治疗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有文献表明目前输血缺口较大,医院可获得的输血量远远不够,仅仅靠捐献是满足不了需求的。”周家喜介绍说。

周家喜多年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他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在体外分化产生人的造血干细胞,即造出人体种子细胞;另一个是在体外大规模生产出血小板,以便未来能够运用在移植以及临床输注上。谈及研究方向,周家喜说:“由于目前献血量远远不够,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所能帮助临床病人,化解社会需求。使所有研究实现成果转化,治疗血液病,帮助诊断。期待有一天体外生产的血小板能像生理盐水一样实现自由输注,想用就用。”

周家喜常常告诉学生,科学工作者做事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每个人的人生时间都很有限,我的职业目标就是希望做出的科研成果对患者有帮助,让大家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我觉得这就很有价值。科研工作对我来说永远是第一位。我也常常能从中获得在其他方面无法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周家喜说。

周家喜的多重身份之一是学生的导师,他始终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对每位学生的培养都认真负责,对他们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谈及对学生的教育,他说自己主要注重的培养:有信仰、有意志、学会质疑的科学精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小规模特色办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只有70人左右,周家喜十年内作为导师直接指导过的研究生也不过十几位。在对自己研究生的培养风格上,周家喜认为像“特种兵训练”,要通过高标准、高强度学习来完成精英人才的培养。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周家喜非常重视精神上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学生不是精英利己主义者。他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有信仰是非常重要的,科学不能太功利,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奋斗的意义。无论今后成为任何角色,都要对社会有责任感、使命感。”

在研究的道路上,科技工作者是孤单的,也是辛苦的。追求科学就是人们追求真理信仰的过程。

“我鼓励学生们去质疑遇到的科学问题。不是质疑提出观点的人,而是质疑科学问题本身。”周家喜通过敢于质疑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开拓性思维。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强调的更多的是标准答案,规律性的东西,对创造性的培养有欠缺。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周家喜除了日常的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之外,也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周家喜与朋友一同发起募捐,筹集到的几十万元资金用于湖北抗疫一线,还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13台呼吸机与一批隔离衣送到湖北省恩施州的各家医院。

2月13日,天津支援恩施医療队到达周家喜老家湖北鹤峰,他作为志愿者加入其中,承担起天津医疗救援队与当地的对接联络工作,帮助医疗队队员们安排食宿、交通,还帮助他们翻译当地方言。“我们那里的疫情,相比救治来说,防疫的压力更大。”周家喜说,看到大批党员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在一线为抗疫工作做出的努力,他深受触动。“我感受到了团体的力量,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迸发出的巨大凝聚力。”周家喜说。

杨宗立坚守在乌东德大坝第一线

“国家把重任交给我们,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干好。水电工程是千年大计,不能有任何闪失。治理好大江大河是我们水电人的初心,也是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杨宗立说。作为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带领一批批水电人坚守在大水电建设一线。

从云南昆明市区出发向西行进200多公里,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云南省禄劝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处正在建设中的乌东德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的第一梯级,建成后将是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自2011年开始筹建,共投资1200亿。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5年12月24日,乌东德水电站全面开工。这样一座世纪超级工程的建设殊为不易。

2011年,杨宗立受命来到金沙江下游偏僻的乌东德水电站现场,担任乌东德工程建设筹备组组长、临时党委书记,负责电站建设的筹备工作。

乌东德大坝建设非常艰苦。“一开始这里什么都没有,没路、没水、没电、没通讯。这里属于干热河谷,地势落差非常大。我们在江边一走就是一整天,左右岸也不通,坝址上下游也不通,都得靠皮划艇。山高坡陡的自然条件给我们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如不稳块体、泥石流等。这里的气候也十分恶劣,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春、冬季是大风、干燥,湿度在15摄氏度左右,这些对工程建设都极为不利,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地克服。”

作为乌东德大坝的建造者,杨宗立和他的团队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工程规划,按照千年工程的目标投入建设。

乌东德大坝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坝顶高程988米,最大坝高270米,底厚51米,厚高比仅为0.19,是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也是世界首座全部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特高拱坝。智能建造是乌东德大坝的关键词之一。

“实现无裂缝大坝是水电人的夙愿。在乌东德大坝建筑上,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全坝采用了低热水泥的混凝土,是国内首创,主要解决大体积温度控制的难题。低热水泥混凝土前期强度相对较低,但其发热量也较低,这为温度控制创造了极佳条件,是实现无裂缝大坝的极佳选择。”杨宗立说。

此外,乌东德大坝在建设中还创造了许多新的工艺和研发了新的设备。2017年3月16日,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混凝土实现开仓浇筑。“过去我们会在有盖重的情况下进行固结灌浆,但这次我们在固结灌浆过程中采用了全坝无盖重的固结灌浆。避免减少了固结灌浆对混凝土的间歇期、抬动等影响,更容易保证我们的混凝土不产生裂缝。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全智能灌浆系统、智能通水系统,埋设了许多的如温度、应力、应变仪器,并自动监测将大坝内的温度、变形等传输到系统设备中进行智能化控制,保证大坝的温度控制五项指标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目前,乌东德大坝建设进展非常顺利。所有的主体工程,大坝、厂房、泄洪洞已经基本完工。“即便今年面临了疫情的考验,我们所有参建者还是克服了困难,每一个节点都按预期完成且有所提前。同时,我们的工程首年蓄水就接受了自筹建以来最大洪水的考验,今年最大洪水流量1.85万立方米/秒,通过乌东德工程拦蓄14亿立方米,削减洪峰流量2000立方米/秒,为下游的防洪作出了贡献。” 杨宗立说。

2021年,乌东德大坝工程将完工。杨宗立说:“乌东德大坝建设中我们所有的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这是我们国家制造能力、科技实力提升的表现。乌东德水电站共装机12台发电机组,现已投产4台85万千瓦机组,为世界水电之最,运行非常好。今年还将投产4台机组,剩下另外4台机组预计在2021年7月1日前投产,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水利工程建造者、管理者,杨宗立半辈子驻守长江,建设三峡、向家坝、乌东德世界超级水电站。35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大水电建设一线。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不畏艰难,担起责任。”杨宗立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俭节约、大公无私的精神也影响着身边的同事。

2020年6月29日,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序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推动金沙江流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好造福人民。”

燕铁斌通过康复医学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经从过去的救命、治病逐渐转变到了对功能的关注,也就是怎么能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好,开始强调生命质量了。而这个质量的提高就是通过康复来体现,这也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康复医学的原因。”中国康复医学专家燕铁斌说。

1989年,燕铁斌受单位委派,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武汉举办的第一届(为期一年)康复医师培训班。这个班被誉为“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黄埔军校”,走出了众多全国知名的康复医学专家。从此,他与康复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緣。1993年,燕铁斌来到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作。这是全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也是孙中山当年学医的地方。

燕铁斌说:“现代康复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起步阶段很困难,从事这方面的人才匮乏,老百姓更是大都没有听说过康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康复医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康复医学已经与临床所有学科实现了对接,涵盖了临床所有的疾病,并开始相互融合。他介绍:“骨骼疾病的康复发展最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人口增加、慢性病增加,中风、脑外伤等神经疾病问题以及瘫痪的康复逐渐变多。最近十年,儿童康复、心肺康复、肿瘤康复、养老和康复护理的结合,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重症病人的呼吸康复等,均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说明了康复正在融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及疾病后的功能恢复中。”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作期间,除了是临床医生,燕铁斌还有着教师、研究生导师等多重身份。中山大学康复治疗系成立后担任了系副主任,2003年开始招收康复治疗本科学生,填补了国内华南地区康复治疗本科教育的空白。作为国内最早受过现代康复医学培训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直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康复治疗本科系列规划教材编写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策划并参与了国内第一套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多年来,燕铁斌积极与国内康复医学专家共同编撰了一系列康复医学丛书,推进了康复与临床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燕铁斌介绍,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还没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如今,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以及临床需求的不同,全国已有160余所本科院校,近300所专科院校设立了相关专业培养康复治疗师,每年有数万名康复治疗师毕业。“我们的现代康复治疗发展至今,和西方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在努力推动它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并细化康复治疗的类别。现在,康复医学科属于临床学科的二级学科,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级学科,与临床学科并列。”燕铁斌致力于现代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从教近40年来,先后指导和培养了20余名硕士、20名博士、7名博士后,为强化康复医学事业人才支撑做出了贡献,并为此获得了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谈及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创新,燕铁斌说,中国的康复治疗起初是学习西方,通过引入、吸收、消化,在大量积累临床经验之后,开始对康复治疗进行中西结合的创新思考。此外,将高科技引入到临床康复治疗中,开发高科技智能康复治疗设备、模拟康复训练场景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也是目前现代康复医学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他研发了国际首款防治肩关节脱位的3D打印支具,以及国内首创模拟人体行走的下肢电刺激助行仪。

燕铁斌是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的创会会长,他的接诊量总是很高,慕名而来的各地患者络绎不绝。他对每一位病人详细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记者通过燕铁斌的介绍了解到,康复医学主要考虑的是对人的影响,以人为本,以功能为导向。考虑的是身体疾病对人体的运动、认知、生活自理等功能方面的影响。康复和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绝大多数病人都是病程较长的群体,所以我们要对患者负责,要给与他们有温度的医疗。疾病也许会改变人生的轨迹,而康复医务工作者要做的,是通过技术和方法,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燕铁斌说。

作为一名党员先锋模范,从26岁到63岁,燕铁斌潜心康复事业,全身心付出,肩负起学科带头人的使命与担当。因为教研工作异常繁忙,他常常需要将休息日也用在学术活动上。为了保证周一准时出诊,他经常搭乘“红眼航班”,凌晨才能返回广州的家中,简单休息后就要赶到医院。他说:“老百姓找专家看病不容易,不能让患者白跑。”

2008年汶川地震,燕铁斌受国家卫生部委派,作为国家康复医疗队广东队队长兼支部书记率领第一批国家康复医疗队进驻地震灾区,指导帮助当地开展震后伤员康复救治工作。“当时灾区的康复治疗需求很大,我们全力介入康复治疗,经过努力,当我们看到患者慢慢从恢复知觉、到可以行走,再回到家人的怀抱,感到十分欣慰。”

回顾自己过去几十年在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发展中所做的努力,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燕铁斌说:“有我们在前面探路、铺路、引导,后面就会发展得更快。只要我能干得动,我就会继续干下去,用我的经验、我的知识帮助其他人,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东德周家大坝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杵坨
周家生
追忆东德美好时光
周家生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大坝利还是弊?
葡萄牙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德国争论禁止东德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