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盐莫过咸吃糖只求甜

2020-12-04 05:54
养生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吃盐盐水食盐

谚语“吃盐莫过咸,吃糖只求甜”是说盐和糖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都有益于人,终生不食者极少,但过量食用盐和糖也都有害于人,不可不知。

【养生启示】

盐是人类生存和延续所不能缺少的物质,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在其中。糖也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是生命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吃盐为求咸,吃糖为得甜,这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咸、甜适度,才能物尽所用,才能对健康有益,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掌握的分寸。

1.盐与生命不可或缺

一个体质量70千克的人,身上就有150克盐。人的血液中含有59‰左右的盐,在淋巴液、脊髓液和汗液中,盐的含量也很高。心脏离开盐,就会影响正常搏动;肌肉缺乏盐,就会发生抽搐拘挛;胃里少了盐,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肌体长期缺乏盐,就会感到浑身无力。这是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直接影响着人体细胞内外水分的流通,关系着体内的水液是否能正常分布。钠的含量适中,人体就能维持酸碱平衡状态;钠的含量不足或因大汗而造成过多损失,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就会被打破,使人出现严重的衰竭状态。通常,医生通过静脉给患者输入生理盐水以挽救危亡,这生理盐水就是经过提纯的盐溶液。

中医书籍上说,盐有“和脾胃,消宿食,助肾脏,明目,解食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喝1杯盐开水,可治大便干燥;夏天适当喝些盐水,可以防止中暑;用盐水洗发,可减少头发脱落;用盐水洗冻疮,可消炎止痒;因寒冷引起的腹痛,把盐炒热敷腹部,可缓解疼痛;皮炎、烫伤、虫蜇伤,用盐水搽洗能消肿解毒。盐水还有防腐杀菌的作用,以用于水果和外科的消毒。

2.吃盐过多与高血压发病有直接干系

盐虽然对人体有用,但所需要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只要吃5~8克的盐就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了,国家的建议标准为每天6克。俗话说:“不吃盐不发渴。”吃盐太多,势必会引起口渴引饮,喝水太多又会加重心和肾脏的负担,进而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的发生就与过多食盐有关,日本北部居民每天用食盐量达20克左右,高血压发病率达40%。我国西藏拉萨地区的藏民长年累月喝盐茶,高血压发病率也高达17%。华北和东北人喜吃咸食,这两个地区也成了我国高血压的高发病区,人群发病率达9%以上。相反地,南美亚马逊河流域一些原始部落历来不吃盐,这里的人从来未患过高血压。生活在北极圈里的阿拉斯加人每天仅吃5克左右的盐,基本上也无人患高血压。我国南方人食盐较少,广东省的高血压仅占3.5%。许多国家都把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作为防止高血压病发生的重要措施。要重复说明一下的是,我们在提倡限盐的时候不要忘了前面说的人离不开盐的前提,长期低盐或突然骤减食盐量将会使人产生无力、疲倦、恶心、呕吐、丧失食欲等不良反应。因此,减少盐的摄入也要适度,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糖既是身体的必需,又是治病的药物

据测定,糖供给人体的热量,约占人体活动所需全部能量的70%。有人把糖称为人体的主要“燃料”,足见糖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婴儿出生后首先就要接触糖,因为母亲的乳汁里就含有乳糖。人要吃饭,而饭的淀粉中也含有人体需要的大部分糖。

糖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型叫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第二类叫双糖,包括蔗糖(平时吃的白糖、红糖、糖块都属此种)、麦芽糖、乳糖;第三类叫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元。平时吃的糖,除葡萄糖之外,大都是不能直接被身体利用的,必须经过氧化,使它们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利用。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离不开葡萄糖。脑要思索,需要葡萄糖供给动力;心要跳动,需要葡萄糖补充能量;肾脏、肝脏正常功能的发挥,也需要葡萄糖的供应。但这不等于说葡萄糖吃得越多越好,更不需要刻意去增加葡萄糖的摄入。

正常情况下,人类摄取的其他糖类在体内转化成的葡萄糖,已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如额外增加葡萄糖摄入量,很可能会造成一些组织器官的机能衰退,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人—样不去做必要的劳动,更容易造成“缺粮(糖)”现象,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生活中的食用糖,也同时是治病的药物。如红糖具有益气、缓中、化食作用,能治疗妇女月经后期、经行不利、经色黯红有血块。白糖和冰糖能清热降火、消炎解毒,治疗咽喉肿痛、口唇赤烂、肺热咳嗽、疮疡溃烂。葡萄糖能强心、解毒、利尿,口服以滋养身体,针剂能挽救危症。

4.吃糖过多,疾病缠身

同盐具有两重性一样,糖也具有两重性,有益又有害,能治病又能致病。食糖过多,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腹胀,影响食欲,这是一般所见。重者或可能造成脂肪沉积,引起肥胖的发生;或不能充分利用,从尿中排出而成为糖尿病;或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诱发脂肪肝。少年儿童过量食糖,或伤其齿,发为龋病;或影响钙质合成,发为佝偻病;或造成维生素B1缺乏,诱发近视眼;或为脓球菌繁殖创造条件,造成疮疡不断。

一句话,“吃盐莫过咸,吃糖只求甜”的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猜你喜欢
吃盐盐水食盐
苏振华:倾力解决贵州百姓“吃盐”难题
愚人食盐
山东:加强食盐专营管理 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行为
巧称食盐
为什么菠萝要在盐水中泡过才好吃
大树“挂盐水”
愚人吃盐
愚人食盐
泉水与盐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