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牌坊留风范

2020-12-04 05:54
养生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字牌坊古村落

近日参加了当地一家旅行社安排的徽州两日游,走进了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歙县城西北的古村落许村。听说这里牌坊林立,古祠散落,沿街鳞次栉比别墅式民房纵向伸延,更有乡贤辈出,誉满江佑,乃徽州地区的一块风水宝地。

黄山脚下的古村落倒是去过好几处,此次徽州行,却是对许村多座耸立的牌坊情有独钟。前行的旅途上,急急在手机上搜索一番“牌坊”的准确释义,读到徽州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教的。牌坊是由棂堂门衍变而来的,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这种建筑不仅置于郊坛、孔庙,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或路口,不仅用于祭天、祀孔,还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等。

漫步踏进村口,屹立在路边的一块汉白玉硕石上,镌刻着“国家级旅游景区——许村”,几个朱红大字特别醒目,对面便是两座冲天耸立的四脚牌坊,两座牌坊正中的梁上,分别镶嵌着“薇省坊”和“三朝典翰坊”的黑色遒劲大字,牌坊下则立有碑文:古代称省级政令机构为薇省,“薇省坊”是为了旌表明朝嘉靖年间,许村人许琯,荣登甲第,官至湖广参政而立。“三朝典翰坊”是为出生三天即被明朝崇祯皇帝封为“中华金人”的汪德章而立。沿着石板路前行,迎面是一座长型走廊,只见走廊门楣上,书有“高阳廊桥”四个金色大字,熠熠发光。跨过门槛,廊内左侧墙壁上方,留有一个圆型窗户,透过圆孔窗,向外眺望,只见黛色山峦,巍娥屹立,山下河流,溪水潺潺,蜿蜒流淌,远山近水,蓝图美景,尽收眼底,游客驻足观赏,大呼美哉,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影。一出桥廊,便是高耸的一座四柱三间五楼式的石牌坊,上刻“双寿承恩坊”五个正楷大字。导游介绍了这座牌坊名称的由来:相传明朝时,朝廷为旌表村中一对乐善好施的百岁夫妻而立,细细观赏高耸的牌坊,其柱、梁、拱、隔、扉上,雕有“狮舞寿球”“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猴献寿桃”等文字图案,楹柱两侧,奔哮猛狮图样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美妙绝伦,无不赞叹古人高超的雕刻工艺水平,形象贴切的表述手法,无不惊叹,天下牌坊,莫过徽州!

千年古村,人杰地灵,耸立牌坊,遗留风范,警戒后人。据介绍,唐代末期,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而隐居于此。后来,人丁兴旺成村中大族,遂改名为许村。明末大学土许国,清末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许氏的后裔。许村三面环山,西溪和方溪在高阳桥前汇成富资河,向南逶迤而去,人们便美其名曰“双龙戏珠”。紧跟着滔滔不绝的女导游,一路前行,沿街两侧,古式别墅民房,依次排列着许杜林宅、大邦伯祠、大郡伯第门楼、大宅祠、观景第、许声远宅、许静宅等;游至村落后缘,更有积式节孝坊、五马坊、贞节牌坊(徽州地区最小的牌坊)等等,无法一一观赏溯源,不能细细品味,探究其历史的缘由、动容的传说、悲恸的故事。

今生有幸踏入徽州地区的许村,让我惊叹这样一个偏居一隅的古村落,至今还保存着上百座古建筑,无数精美的“徽州石雕”,还保存着武岳凌云等名胜景点,辟有历史博物馆等文化遗址。惊异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古村落,历史上先后诞生了48位进士;古民居的生活风貌,竟还完完整整地保存至今。一个古老的村落,千年不衰,牌坊耸立,英才辈出,民风淳朴,泽延后代,无不令人倾慕,赞叹!一个古老的小小村落,今天也能成为一处国家级旅游景区,细心地游览完徽州的许村后,想必便能找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猜你喜欢
大字牌坊古村落
小兔的“胡萝卜车”
八个大字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容易吗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