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2020-12-04 06:37宋云娣
护理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圈员知晓率品管圈

宋云娣

(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046000)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研究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居民糖尿病病人为1.1 亿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 年将增长至3.66 亿例。糖尿病病人较多,但其对疾病的知晓率仅为36.1%,较低的疾病知晓率严重影响着病人血糖控制水平[1⁃4],导致病人病情进展,进而累及全身各系统和器官,严重危害病人健康与生命安全[5]。饮食治疗作为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有利于病人的血糖控制,保障病人能量正确摄入及膳食结构合理[6⁃7]。既往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态度普遍积极,但部分病人严重缺乏糖尿病饮食知识,导致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8]。为此,我科成立了以“甜泌圈”为圈名的品管圈(QCC)小组,开展了以“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 年7 月3 日—2017 年8 月9日我科出院的100 例糖尿病病人为品管圈活动前研究对 象,选 择2017 年10 月10 日—2017 年11 月10 日 我 科出院的100 例糖尿病病人为品管圈活动后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组圈 以自愿报名方式,在我科选取9 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设置圈长、书记各1 名,圈长负责品管圈活动的统筹、协调及总体规划。圈名和圈徽由全体圈员投票确定,最终将圈名选定为“甜泌圈”。

1.2.2 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开展头脑风暴,从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 个方面对5 个备选主题分别打分[9],最终确定得分最高的“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绘制甘特图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拟定本次活动时 间 为2017 年8 月10 日—2017 年11 月10 日。

1.2.3 分 析 现 状 2017 年7 月3 日—2017 年8 月9 日(活动开展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病人出院时调查在我科住院的100 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知识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100 份,现场回收有效问卷100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为43%,宣教资料问题(32%)、宣教人员问题(28%)、宣教方式问题(21%)、病人自身问题(14%)和病人家属问题(5%)是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低的原因。按照柏拉图“二八定律”得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为宣教资料问题、宣教人员问题、宣教方式问题3 项。

1.2.4 设定目标 通过品管圈活动目标值设定公式[10]计算目标值,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值=现况值+[(标准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43%+[(1-43%)×81%×70%]≈75%。因此,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为将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由活动开展前的43%提高到75%。

1.2.5 拟定与实施对策 组织圈员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围绕改善重点,分析原因,探讨改善对策,并从可行性、效益性和经济性3 方面评价各对策,根据“二八定律”,确定有效对策并实施。

1.2.5.1 成立由医护共同组成的科室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小组 在全科范围内选拔医护人员各1 名,固定组成科室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小组,专门负责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工作,通过定期组织病人开展饮食知识教育活动,确保病人及时获取、掌握饮食知识,并能够及时反馈自身对饮食知识的需求与不足,不断提高病人对饮食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执行力,规范病人饮食行为。

1.2.5.2 规范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宣教资料 科室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小组在广泛征集病人对饮食知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医护人员发现的问题,基于病人理解力,以分阶段帮助病人学习、掌握相关饮食知识与技能为原则,规范病人饮食知识宣教资料,内容包括病人评估自身体型、计算体重和每日总热量的正确方法;病人选择食品种类与烹饪方式和制定每日食谱的方法;食物交换份法的正确应用;病人应掌握的血糖控制指标以及血糖过高或过低的预防、应急措施。形式包括图谱、视频、手册、标准化模具和量具等。在走廊、病房等病人容易取用的位置放置宣讲资料,播放相关知识教育小视频,以促进病人对饮食知识与技能的深入学习、理解与掌握。

1.2.5.3 申请微信公众号,拓展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宣教渠道 申请微信公众号“甜蜜泌”,由科室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小组负责公众号维护工作及发布最新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同时,科室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小组也需依托公众号,建立医护患互动平台,以方便病人及时学习饮食知识以及反馈自身学习掌握相关饮食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其间,小组成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更新教育内容,帮助病人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病人院外继续学习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改善自身不良饮食行为,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创造条件。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活动前后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活动后,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为80%,根据公式: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目标值-改善前数据)×100%,计算获得目标达成率为115.6%。活动前后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表1 活动前后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2.2 无形成果 圈员在品管手法、荣誉感、沟通协调、积极性、逻辑思维、提出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方面均得到成长,尤其在品管圈手法、逻辑思维方面提高显著。见图1。

图1 无形成果雷达图

3 讨论

3.1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知晓率 本研究显示:活动前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的饮食知识知晓率为43%,活动后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病人饮食知晓率提高至80%,目标达成率为115.6%,且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慧等[11⁃13]研究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品管圈活动期间,我科就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问题成立了由医护共同组成的固定教育小组、明确了组员职责、统一了宣讲资料、营造了良好的宣教空间和环境、建立了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拓展了教育形式和渠道,有利于促进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工作的同质化,有利于保障教育效果;品管圈活动后,我科糖尿病病人饮食知识教育工作既利用了传统的面对面教育,又利用了新媒体,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即时传播新知识、新信息,建立互动反馈机制,使病人在掌握相关饮食知识方面更加便捷、深入,同时也利于提高病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促进护理团队发展,提高圈员能力与素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方式,强调让圈员自发地参与,使圈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14⁃15],可以促使每个成员发挥潜能,为提高工作质量献计献策。本研究显示: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在品管手法、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在品管圈活动中,全体圈员集思广益,积极参与活动解决问题,促使科室凝聚力得到空前提高,从而对科室护理团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使圈员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得以提高,全面掌握了品管圈活动手法与步骤,具备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与采用品管圈这一科学管理工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圈员知晓率品管圈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