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前景与时策

2020-12-04 12:22
甘肃林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玉门林果枸杞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都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没有农民群体走上小康道路,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集体小康社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积极培育乡村振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农产品加工业保持稳中增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三农”建设背景下,发展林业经济恰恰是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即发展林业经济的最终成果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而是以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突破。

一、发展现状和优势

(一)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玉门市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至目前累计发展特色林果面积26万余亩,其中,枸杞面积23万余亩(红果枸杞21万亩,黑果枸杞2万亩)、葡萄面积0.3万亩、桃杏1.7万亩,其他经济林果树1.3万余亩,分布在全市12个乡镇。目前特色林果挂果面积达16.91万亩,产出果品31.28万吨,总产值6.5亿元,纯利润4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超过490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1.5万元的26.66%。玉门已成为甘肃枸杞主产区之一。

(二)发展优势

1.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玉门市地处祁连山北麓,马鬃山南麓,境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40~1380米,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日照长、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型荒漠气候。辖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很适宜葡萄、枸杞、桃、杏、李、樱桃等喜温、喜光的落叶果树生长。而且因光照强,土壤含沙量大,无霜期长,降雨量小,灌溉条件便利,且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玉门市特别有利于无公害果品、绿色、有机果品的生产。经实物测定,玉门市产出的果品,色泽艳丽,总含糖量平均在16%~26%之间,比陕西、江浙、山东等地果品高出3%~8%,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果品的生产区位优势。从全国果品生产区域分析,玉门市和新疆同属一个产业带,均为优质水果产区。从区位优势讲,玉门市和新疆的农产品大都销往中东部和南方地区,但玉门和新疆相比,运输距离上少了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在农产品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同时,玉门市果品成熟期与新疆存在时间差,不存在竞争关系。新疆积温高,果品上市早,玉门市积温相对较低,上市时间比新疆晚20天左右,尤其是大田红地球葡萄,正好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上市,正是销售的黄金时期。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时间差上我们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3.树种及品种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引进试验不同树种的多个品种达100多个,其中:枸杞7个,葡萄23个,桃18个,杏17个,枣6个,樱桃5个,苹果27个,梨7个,李8个,蓝莓2个。经过试验示范栽培,筛选出了适宜玉门市栽培的葡萄、枸杞、桃杏、樱桃等优良品种。

葡萄品种:早中熟品种有火焰无核、森田尼无核、里扎马特、维多利亚;晚熟品种有红地球。枸杞品种:制干品种有宁杞五号、宁杞七号;鲜食品种有宁杞九号。桃品种:油桃品种有中油13号、中油9号、超早脆;毛桃品种有北京7号、雪桃、仓方早生。杏品种:李光杏、大偏头、唐王川。樱桃品种:美早、拉宾斯、早大果。枣品种:骏枣、梨枣、青枣。

4.品牌培育的地域优势。玉门市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以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休闲旅游承接地、节会赛事承办地为目标,积极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挖掘资源优势壮大文旅产业,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把品牌培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统筹部署、协调行动,形成了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玉门冻干果品枸杞、人参果、瓜果片等因口感酥脆、不含任何添加剂,备受消费者欢迎。冻干枸杞在制干过程中没有任何添加剂,在零下55℃以下制干,保持了枸杞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同时着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家级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已注册农产品商标166个,小金湾乡被中国农产品流通蔬菜协会授予“中国黑枸杞之乡”,玉门市成功跻身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二、当前的问题及时策

(一)问题

当前,玉门市大力发展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收益的枸杞、葡萄为主导的新兴林果产业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集约经营散乱、生产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产业商品效益不高、对外销售市场尚未打开等明显问题。一是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果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识,集约化经营水平低,缺乏更加行之有效的稳增长举措,限制了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品牌效应功能发挥不足。目前玉门市林果产业面积已突破23万余亩,尤其红果枸杞产业面积已达21万余亩,面积持续扩大,但果品加工技术工艺、分级、包装、保质等环节相对滞后,使产品效益大打折扣,无法进入高端市场。三是企业拉动经济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加工、贮藏企业建设相对滞后,很多产品主要靠出售原料为主,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企业带动力不强,制约了外销市场的拓展。

总之,从资源支撑、市场容量和产业递进规律来看玉门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葡萄产业仍有适度发展空间,但同时必须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进行提质增效,枸杞产业已完成产业面积扩张阶段,应稳定现有面积,快速向提质增效、规模经营、市场导向、龙头企业服务方向发展转变。

(二)时策

以上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玉门林果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为使林果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富民产业,应继续加大林果产业开发力度,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打造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强技术、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和帮扶;进一步提高基地管理水平,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果品品牌,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农民发展林果产业的眼前之难和后顾之忧。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玉门林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抓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玉门市将坚持“发展新产业、建设乡村振兴、培育新农民、推行新管理、树立新风尚”的发展思路统揽乡村振兴全局,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口,统筹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和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以生态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按照“抓点示范、串点连线、折线成面、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创新机制和培育龙头企业、实施特色品牌等战略措施,以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中心村建设、林果产业种植、中药材基地建设、微电水技术应用与产业品质提升为载体,以中心集镇、枸杞小镇、道路沿线、旅游景区、产业园区为重点,在“早、高、实、快”上下功夫,全力推动林果产业标准化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2.抓城乡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结合玉门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在林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中药材连片种植、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新市区为龙头,区域中心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快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划,通过积极发展枸杞、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带动花海镇周边移民乡发展;对昌马冷凉灌区发展有机枸杞、地道中药材、晚熟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玉门中药材基地建设。全面完善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林业生态经济建设,认真实施中药材和特色林果产业种植、“三北”防护林、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加快创建一批生态乡镇和生态村。

3.抓林果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加强林草产业新品种试验研究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广进程,扩大应用规模。按照“规格化集成技术、规范化设置项目、规模化展示效果”的理念,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探讨不同技术措施与综合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采取林草局重点抓示范基地建设、试验研究和示范指导工作,乡镇基层林业服务站重点抓示范区建设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重点推动枸杞、葡萄、中药材基地建设,以促进特色林果产业、有机枸杞、地道中药材的生态绿色防控工作的示范进度和推广力度,提高示范质量,扩大推广规模,使特色林果产业成为玉门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阳光产业。

4.抓龙头企业培育品牌效应。把“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便于整合资金推进玉门林果产业助推下游畅通和乡村振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基地引资、以资源招商,积极引进知名企业投资建厂。引导周边地区的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租赁等方式参与林果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实现资源共享,引导经济实体和广大果农参与加工、运输、包装、贮藏保鲜等林果产品转化升级,扶持中小型清洗、烘干、分级等产后处理生产线,逐步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和产业集群。

5.抓市场流通加快品牌文化建设。加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管理、运营,制定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行为,严格施肥、用药、防虫等投入品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和发掘品牌文化,把自然资源优势植入品牌文化建设之中,打好“生态、安全、优质”牌,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果品牌。加大产地认证力度,重视商标注册,创新宣传载体,提高林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6.抓乡村振兴发挥政府助推作用。进一步加大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林果产业、中药材、有机林果、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不断加大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资金和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确保林果产业示范点和乡村试点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为全省林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县、林果产业发展、戈壁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三、玉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玉门市不断引进培育林果加工、贮藏保鲜企业和林果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依托省市级农业示范区建设,采取政府引导、科技创新、龙头带动、品牌创建等措施,培育龙头企业、公司、大场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成枸杞企业、合作社共计120余家,扶持建设林草加工企业30余家,创建线上销售的企业、林业合作社33家;登记家庭林场224个,核查颁证162个,经营林地面积4.72万亩,建成了5个万亩基地,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良好势头。玉门市全面启动国家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创建,成功注册“玉门珍好”区域公共品牌,对11个农产品组织开展了“三品一标”申报认定,有6个农产品取得了有机产品转换证书,3个产品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1个产品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玉门市通过强化千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名优特经济林果。枸杞道地药材基地认证通过中国中医药药材委员会评审。玉门枸杞地理标志通过国家评审。“马超龙雀牌三微技术富硒枸杞”获第25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玉门枸杞产品远销广东、中国台湾等地及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在新农村建设下大力发展林果技术服务建设,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生产模式,推行新农村经济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够确保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三农”建设背景下广大农民的经济收益,最终实现林果经济与农业主体的共赢发展。

猜你喜欢
玉门林果枸杞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玉门H低渗透裂缝油藏强化泡沫防气窜实验研究
宁夏六月枸杞红
这里是玉门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叩问玉门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
林果的故事一串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