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中的读书人
——论《沧浪之水》的话剧改编

2020-12-05 10:08李小雨
影剧新作 2020年2期
关键词:沧浪厅长原著

李小雨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自2001年出版后,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热议,随后历经多次再版,而围绕《沧浪之水》所涉及的“知识分子精神退化”和“官场生存指南”两个维度的讨论至今仍受到评论界的持续关注。十七年后,2018年6月6日话剧版《沧浪之水》(编剧毛剑锋,导演刘锷)在湖南省话剧院的创作编排下成功上演,再一次点燃广大民众对于原著的热烈讨论。池大为,这一个知识分子的官员形象在新时代的话剧舞台上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他的人生选择和命运转折也引起了观众的深思。

一、话剧对于原著小说的取舍

小说《沧浪之水》由一个序篇和四个正篇组成,共计94节,长达38万字。剧中人物繁多,情节丰富,矛盾突出,细节详实。编导在改编中采取了“抓大放小”创作原则,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据该剧导演刘锷介绍,话剧《沧浪之水》“初稿48920字,共计十三场+尾声,人物50余个,场景27个,定稿剧本29798字,导演台本38360字”[1]。

首先是在人物选择上。话剧保留小说中主要的人物池大为、丁小槐、晏之鹤和马厅长四人,辅助角色为池大为的妻子董柳,马厅长妻子沈姨,以及同事小莫和司机大徐。删除了主人公池大为的初恋许小曼和第一个相亲对象屈文琴,两个女性角色身上的一些世俗化倾向和功利化的启发作用,被丁小槐和董柳二人分担。删除了董卉和任志强二人,将故事的中心放在池大为夫妻二人的前后变化中。另外删除了池大为跟他的两位高中同学胡一兵和刘跃进大量关于生活困顿和官场抱负的争论。割舍二人之后,关于池大为个人心理困惑的辨析和对于社会现状分析点评的功能则被晏之鹤一个人承担了。

话剧改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保留基本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维持小说的戏剧性冲突。话剧上半部分集中展示一个典型“知识分子”碰壁史,初入职场的池大为在一场民主生活会中,面对着一群只言成就不提缺点的同事,奋而提出了“宾馆起草文件”和“公车滥用”两个问题。因矛头直指最高负责人马厅长,池大为遭到冷落和排挤,被“发配”到中医学会坐了冷板凳。结婚生子后,池大为开始面临着住房等生活琐碎问题,在与步步高升搬入新家的丁小槐处长的对比中,愈发地显示着自己的凄冷。在和精神导师晏之鹤的多次交流中,池大为梳理了自己的价值操守,也开始认知到官场的游戏规则和运行秩序。池大为此时选择出世,不再关心厅里的政治局势,而是读书、下棋、清谈,退守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照此发展,他将成为另一个晏之鹤。可儿子烫伤事件打破了池大为的回避状态,使其开始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力和可怜。在一场视觉化的枪毙行为中宣告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的死亡,池大为的权力意识开始复苏。

话剧下半部分提供了一个“官场生存指南”的活生生样本,也即围绕着权力的最高持有人马厅长展开。以马厅长孙女住院为契机,扎针高明的妻子董柳得到了接近领导的机会,从而带领着池大为再一次走进马厅长的视野。在举报信事件中,马厅长重新审视了池大为坚守底线的为人原则,开始提拔重用池大为。历经申报国家课题、获取博士点和防洪救灾几件事后,获得充分信任的池大为被马厅长选为接班人,成为卫生厅最高的负责人。获得最高权力后,池大为开始给遭受马厅长打压的一帮医生恢复荣誉,同时彻查本地区血吸虫发病率的真实情况,并予以治理。似乎池大为所有的忍辱负重,都是为了自己登上权力最高峰,也只有这样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话剧对原著采取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删除大段涉及对人性、官场和社会现象的议论性、评论性话语,选择了更适合舞台表现效果的情节事件和动作戏。保留了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尊重人物性格的渐进发展,注重矛盾冲突的戏剧性营造。将配角人物融入到几个辅助性角色中,推动故事发展。保留民主生活会提意见、儿子烫伤、厅长孙女烫伤、举报信事件、防洪救灾事件、恢复遭打压医生荣誉和调查真实发病率等几个事件。以事件发展推动人物行为,进而促进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转变。从保留的几个事件变化中,可以看到主人公人物性格的成长变化,从一腔热血讲真话被冷落,到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四处碰壁后寻求改变,在机遇和能力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获得信任,走上权力巅峰,从而开始执行自己内心所坚守的正义。

二、话剧对于原著小说的改写

对于原著小说,话剧做出的最大的一个改动:池大为不是靠着向马厅长揭发举报获得重任,而是坚守内心原则,拒绝在举报信上签名,从而获得马厅长的欣赏。马厅长认为他是一个牢守底线,具有高贵品质的人,因而开始提拔重用池大为。这一改动实际上洗涮了原著中池大为靠举报他人而发迹的人生污点,从而变成光明正直的化身,整个人物形象变得正面、积极。原著中作为主人公的池大为身为人民公仆,靠举报而被重用的人物形象显然不符合当下的社会形势。

小说中另外一处成为池大为人生污点的行贿情节,也在话剧中得到了改造。为了获得行医资格的苟医生,把两万元现金和一壶茶油送给了池大为,从而成功获得了审批。小说中的处理是:池大为将两万元现金入股苟医生的医院,期待的则是未来的分红。在话剧中为了塑造一个内心正直、坚守原则的官员形象,池大为拒绝了现金行贿,并且给了苟医生一百元算作两壶茶油钱。在剧中池大为做出的解释是:拒绝收礼会坏了官场规则,成为人民公敌,收下茶油而又付了钱也算是默认这种规则。在自己没有能力对这种腐败行为做出整改之前,最好不要显得自己独树一帜,从而遭到集体的抛弃,这也算是池大为的韬光养晦之举。

话剧的结尾相较于小说,也进行较大改动。剧中池大为历经困顿与挣扎,最终坚守底线,秉承着父亲和历代先贤“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教诲,达到权力巅峰后开始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着手改革,清除卫生厅内部弊端,积极为人民办实事。小说结尾,池大为则是一个愧对父亲、自感羞愧的儿子形象。小说中池大为在父亲坟头剖析自己的心路变迁:“在一条有着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的道路上。您的儿子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请原谅我没有力量拒绝,儿子是俗骨凡胎,也不可能以下地狱的决心去追求那些被时间规定了不可能的东西。”[2](P552)最终,池大为再也没有勇气面对父亲坚守一生的精神支柱,选择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焚毁,意味毁掉了那个曾经对这些人生信条无比坚守的自己。“他到这里来是和父亲的精神告别,和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告别,因为他已经走上他理性选择的另外一条道路,并且不准备回头。这种决绝的姿态和它的象征意味都给人造成强烈的心灵震撼,让读者产生和池大为同样苍茫沉痛的感受,和寻求精神出路的冲动”[3]。这是一个失败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池大为成为了“胜利的失败者,又是失败的胜利者,是儒雅的俗人,又是庸俗的雅人”[2](P519)。

小说面世是2001年,时过境迁,社会经济形势和政治制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公消费、私设小金库、统计数据造假等现象都得到了有效整治或革除。小说中一些不符合社会形势,不符合官员晋升提拔的公务制度等情节势必会遭到观众的抗拒,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删除。

三、池大为的两幅面孔:从道与世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一贯穿全剧的警句,在池大为每一次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候都会反复出现,如在父亲葬礼、提意见遭打击、告密时内心的挣扎以及最后结尾升华等部分。“生存是绝对命令,良知也是绝对命令,但这两个绝对碰撞在一起就必须回答哪个绝对更加绝对。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一生中都会碰到的问题,都要做出抉择甚至是艰难抉择的问题”[4]。当池大为一步一步偏离父亲的教诲,偏离先贤们的精神准则,步步沉沦,成为自己所讨厌的“猪人”时,又以“曲线救国”“不可为而为之”为自己的“叛逃”行为做出辩解,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时候,一个内外矛盾,精神和行为相悖的知识分子形象便呈现在观众面前。

剧中的主人公池大为信奉的道德准则皆出自于父亲生前精心保存的那本《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并且时刻以书中人物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每当自己面临人生选择,每当自己遭受到打击失落,每当自己内心无法平静,主人公总会去书中寻求精神安慰。然而细读文本,却发现主人公并不十分认同书中人物的主张。儿时当池大为为父亲不公的命运叫屈时,换来的则是父亲的责骂“你还没学会如何做人”。此时,池大为后悔的是戳到了父亲“视为神圣不容亵渎”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开始领会到书中人物的神圣。出于对父亲的屈服,他从此开始敬重这本书,以及书中的人物。当池大为长大成人后,开始重新审视父亲的一生,再一次为父亲感到委屈,“做个好人,鼻子下面那张嘴吐一口气说出来了,可做起来容易吗?”“父亲他值得吗?”[2](P9)

正是秉着这样的精神追求,初入职场的池大为清正无私,公开提出卫生厅存在宾馆起草文件和公车滥用两个问题,力图找到自己知识分子“履行良心责任”的方式。为了避免和那些“猪人狗人”们一样,为了避免失去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为了寻求自己的优越感,所以池大为选择了发声。可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摹仿性欲望,带来的结果却是越来越艰难的现实处境。被“发配”到清水衙门中医学会坐冷板凳,等于被整个体制所抛弃。刚开始,池大为甚至为自己的被边缘化而感到庆幸。一方面不再面对着卫生厅那么多行政任务,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无人打搅;另一方面,也确实证明了自己的清高和与众不同,仰慕陶渊明归隐之心,安守内心的宁静。但是生活的困境,迫使他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妻子的工作问题、住房问题、孩子的入学难题,妻子对于清贫生活的抱怨。孩子受伤住院,最终摧毁了池大为最后一点清高。池大为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坚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也才真正感知到权力的好处。

勒内·基拉尔的三角欲望理论认为,现代小说主人公的欲望并不是自然产生的,主人公的欲望和其欲望目标并非一种直线关系,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欲望介体”,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主人公的选择。“现代小说的演变规律表明,现代主体的欲望对象其实是介体,现代主体其实是一个摹仿者”。[5]如果说《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中的十二位先贤是池大为想要效仿和追求的,作为他的欲望客体有着年代的疏远感,因此在剧中特别安排晏之鹤作为池大为的欲望介体,成为他想要效仿的现实对象。通过和晏之鹤的多次交谈,池大为发现晏之鹤就是这些圣人们的现实存在,一样的清高而不合群,一样的高贵而不低头。因此通过效仿晏之鹤逍遥遁世,与世无争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内心的致圣之道。可是池大为很快意识到,“从屈原到曹雪芹,没有几个不是命运凄凉一生潦倒的”[2](P19),“一种放弃责任良知,退守个人生存空间的世俗化价值选择”,从来没有成为知识分子的主流选择。“但正是这种真诚和坚挺,使他们不容于世俗社会,给他们带来了命运的凄凉”[6]。也许池大为过于看重那十二位圣人留下的显赫名声,忽略了他们凄凉的现实处境,可是眼前这个活生生的清高晏老师不就是他们的现实翻版?更重要的是,从晏之鹤身上,池大为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模样:刚正不阿得罪领导,坚守原则失去同伴,逐步被边缘化被冷落,进而分房提升等一切现实福利皆无可能,最终几十岁不上不下处在尴尬的位置,整天只能喝茶看报。经历了儿子烫伤事件之后,池大为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此时他的欲望介体慢慢地变成了自己曾经瞧不起的丁小槐。开始效仿丁小槐,处处站在领导位置上想问题,时刻以领导指示为中心,努力亲近和接触领导,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突围。丁小槐其实是池大为欲望的另一面,只不过初入社会的池大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将丁小槐那些对于权势的媚俗行为嗤之为“猪人”行径,源自于内心不与权势为伍的清高。当池大为以一个象征性枪毙动作,宣告了清高自己的死亡,同时也是自己对于世俗权力的觉醒。此时的池大为,开始抛弃了书本的教育,接受了生活的教育,选择了自己的突围行动,也就是自己向权力的媚俗行动。

通观全剧,我们会发现池大为在现实生活中绝非圣人准则的践行者。他会为了妻子的工作而找熟人帮忙,会为了房子问题找老同学求助,会为了孩子入学问题表露自己的政治身份,更会为了孩子的治病问题而一再哀求医院以及寻求丁小槐的帮忙。他是一个关心个人得失的世俗的人,一个关心粮食蔬菜的人,对着那些自己无力解决的大事,会拿着圣人标准来进言一二,碰壁之后立刻缩回去修身养性。池大为是一个慕圣,而不从道的人。“《沧浪之水》,表现的是信念坚守的艰难和不可能性,表现现实对人的强制性同化和负面改造”[7]。池大为本身就兼具丁小槐和晏之鹤二人的性格和能力,二人无非是他性格的两个方面。面对晏之鹤,池大为与之做了多次的促膝长谈,更似对自己性格来进行剖析,对自己不同的人生可能做出种种分析;面对丁小槐,更多的则是现实生活上的一些比较,分房、升官和涨工资,这些现实存在的好处是池大为确确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正如梁振华所言:池大为一方面出于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的信仰和身份敬畏,不愿“太扭曲了自己”,“要走自己认定的道路”,一方面又察觉在这个速朽的时代,权和钱是世界的主宰,是“绕不过去的硬道理”,于是产生了普遍的人格分裂。这是小说揭示的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悖论[8]。

分析知识分子骨子里面的摹仿性欲望的深层欲望,可以发现他们努力做的是在与众不同中找到自我,在众人注视中找到自我。只有自己显得与众不同,才能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才能够站在舞台中央。而这欲望之源也正在池大为所未察觉的情况下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对他的命运产生影响。剧中池大为之所以在民主生活会中大胆提意见,无非是看到现场众人装聋作哑皆沉默,只有自己才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他追求的不是意见之内容,而是意见之行为,以此和众人做出区别。在后期的逐渐攀附权势的道路上,即使他利用的是自己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所谓知识内容,他追求的也是成为这个系统之内最有话语权、最受瞩目的一个人。渴望被凝视,来自于主人公自认为自己某些优点应该引起别人的重视。在最后,池大为终于成为权力最大的那个人,进而能够实现自己为真理、为苍生的人生信条,以此和世上那些只知道满足个人生理欲望,只知道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猪人狗人”做出区别。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遭受到排挤的屈原面对着污浊的政治格局发出的感慨,同时也是阎真创作小说的思想指导和书名来源。伴随着市场化的改革,面临着商品经济对知识和真理的侵入,在这新时期的“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人物池大为到底该何去何从,是作者阎真想要在书中展示给每一个读者的。而话剧为了更适应舞台艺术表现和顺应时代环境的变迁,对原著小说做了删改和改写,以两幕结构将原作分为两部分,使得观众更能看出舞台上的主人公池大为的两幅面孔。“池大为放弃了所谓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物欲和权欲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却又为自己的行径辩护,这是因为他的腿坚决地走在这条路上,心却仍不能安妥,不能对自己的选择作完全肯定的评价”[9]。精神追求的纯粹性和崇高性,与世俗生活的庸常性和媚俗性碰撞在一起时,一个人便到了人生选择的关键点。与池大为类似的知识分子群体,其实意识到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是水火不容的,非此即彼的。于是他们想努力的掌握两者,或者寻求一种平衡,当必须只能选择一条路的时候,往往在内心隐藏自己放弃的那条路,但在现实生活中坚定不移地走上另一条路。每当自己内心难以平静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安慰自己:我是被逼的,我也是为了追求那条放弃之路而不得不这么做。因此,当池大为在父亲坟前痛斥自己的堕落之心后,为自己内心寻求解脱后,擦干眼泪,继续着自己的“池厅长”之旅。

“剧作在写出人物真实的同时,入木三分地剖析了每个人的心理,深入开掘每个人的行为动机、人生愿景与社会大环境的密切关系,在复杂中寻找事物发展的合理性。剧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和人生追求发展的”[10]。看完话剧后,我们似乎理解了剧中每个人的选择,认可了每个人行为的逻辑,甚至不能够批判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可是每当想起那些被放弃的一个个精神坚守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猜你喜欢
沧浪厅长原著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刘志杰接受采访时说 汲取奋进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岁末感怀
坚定文化自信 彰显文化陕西新形象——访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
当老同学成为上级
水家乡
琵琶记
只见沧浪不闻君
绿牡丹(下)
标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