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发展的思考

2020-12-06 09:38
北方音乐 2020年17期
关键词:内蒙古艺术文化

周 瑞

(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团,内蒙古 包头 010010)

二人台广泛流传于我国晋、蒙、陕、冀、及至甘宁青等省份,是集西北各省民歌之大成,结合蒙古民族的长歌短调,经过数代人长期磨合共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二人台二百多年的存在与发展是有道理的,两个人撑起一个舞台,传唱到中国西部六七个省甚至更远,从清朝经民国唱到今天,几经风霜雨雪,几番消萧繁荣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究其原因,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中国西部这片热土培育了二人台。

一、二人台艺术的魅力

二人台的音乐魅力,舞蹈魅力,语言魅力,说唱、瓜咀等等,不仅内蒙古人民喜欢,晋陕冀人民喜欢,许多口外来的人也喜欢,以至研究它、创作它、发展它。首先,二人台美就美在一个“土”字上,如果离了这片热土,如果少了这些风沙,二人台就真的没了味儿,没了魂儿;其次,二人台是蒙汉文化相互交融的一个特殊时期的优美剧种,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剧种,河南有豫剧,陕西有秦腔,山西有梆子,内蒙古有二人台。二人台和蒙古民族歌舞绝对是能唱响中国,唱到世界的两大艺术品牌;第三,二人台讲的是西部语言,魅力恰恰是在西部独有的语言上,这也是多少人钟情所在,就比如蒙古民歌用蒙语唱出来才更有味。

二、二人台艺术的意义

首先,二人台艺术是诞生在一个特殊时期,走西口人来到内蒙古地区,蒙汉两族人民共同生活,文化艺术长期交融的产物。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黄河文化和晋陕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晶。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乡土文化,在滋生二人台艺术发展的那个时代,二人台艺术功能价值被一再扩大,是晋蒙陕冀等地区的人民接受文化知识传播和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次,二人台艺术是当地历史和地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间文化部分历史层面的艺术创造;第三,二人台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和研究黄河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于二人台文化视野之外,认识、了解和考量当地民众价值取向、生活习俗、民族关系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重要文化范本。

三、内蒙古二人台艺术的生存困境原因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区域,二人台艺术,它应该是一个多地域,多民族艺术合流、文化交融的产物。解放前,只是局限于在乡间和小城镇演出,难等大雅之堂。1949年后,国家为了繁荣文艺市场,曾先后不不断地组织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调演活动,地方政府也大规模组织过曲目的整理和剧本的挖掘工作,这些努力都极大地推动了二人台艺术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刷下,二人台艺术也不断地面临被边缘化,社会市场不紧气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政府扶持力度小,没有作为当地的主流文化打造;二是群众基础薄弱、艺术传播不力,观众认知下降,在群众中未扎下根,很难有经济效益;三是艺术传承后继乏人,出现断层现象,年轻艺人青黄不接;四是剧本创作是二人台发展的一个瓶颈,所演内容多为历史题材,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不能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缺乏时代感;五是演艺市场不繁荣,艺人收入微薄。

四、新时代下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发展瓶颈

在当今这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大环境下,二人台受到了其它艺术形式的强烈冲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来看,二人台艺术发展的主要瓶颈表现在人们对二人台艺术的认识还留于浅层。二人台艺术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戏曲剧种,是集戏曲、曲艺、歌舞和话剧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如今的二人台已经跟当初的“打玩意”有了很大的区别。但真正能够把二人台认识到这个层面的人,恐怕还不是太多,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二人台艺术魅力的绽放;总体缺乏创新,与时代脱节,二人台作为一种戏曲种类,目前总体还是一脉相承过去的老形式、老内容。传统二人台应该继承,但也需要发展,新时代也需要新形式、新内容,否则就会与时代脱节,与大众游离;二人台艺术本身的弱点没有克服,二人台是一个地域特色极其浓郁的剧种,剧目多数是反映西部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爱情等,这些剧目拿到全国的观众面前不好推广,再加上语言的差异,外地人是看不懂的;缺乏创作团队,纵观内蒙古各二人台专业团体,没有一家有健全的创作团队,现在需要的是有自己的创作团队,只有这样艺术生产才能够持之以恒,才能够精心打造;尖子演员匮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大环境下,作为一个艺术剧种、一个省级艺术团,如果没有一批能够拿出手的艺术家来,再好的剧目,影响力也是会打折的;二人台演员总体文化素养不高,很多走上二人台道路的演员是出于无奈,即使走上了专业二人台的道路,由于文化程度低,又不主动学习,所以很难在艺术上有建树,很多艺术学校存在重专业方面的培训,轻文化课方面的教学,演员的理解能力和舞台创造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唱出的东西没有感情,没有味道,剧情的表达,形式大于理解,甚至自己做的动作都不知道是在表达什么内容。

五、新时代下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发展建议

第一,服务对象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剧场演出的内容和下乡演出的内容是有区别的。比如传统剧目的演出,下乡演出可能就是完整地将原汁原味的内容展示给老百姓。在剧场演出,可能就会利用现代舞台手段,通过几个点来诠释传统剧目的内容,这样从视觉上、剧情上都有一个新的感受。

第二,走出省域界限,面向全国表演。剧目内容二人台是一门艺术,纵然流行于晋、蒙、陕、冀。但二人台要想让四省区以外的观众接受,就不能让仅仅局限于反映当地内容的艺术。艺术无界,所以我认为,只要不丢失二人台元素,比如唱腔、比如服装、比如表演形式,二人台完全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

第三,采众家之长为二人台所用。京剧大师梅兰芳,他把昆曲中的表情、身段、步法以及载歌载舞的表演方法引入了京剧,使京剧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京剧可以借鉴别的剧种的精华,二人台为什么不可以,严格来讲二人台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空间更大、更广。可以在保留二人台本色的前提下,借鉴其它艺术形式,将现代创作理念融入进来,大胆运用现代舞台手段,将二人台艺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最大化展示。

第四,形成二人台特色品牌,树立标志性的概念。目前内蒙古二人台处在一个“两头不靠”的境地。这就需要搞二人台的人不惜余力地、绞尽脑汁地想一些办法,目的就是一提到内蒙古就能想到二人台,想到二人台就能想到蒙族元素的东西,就像山西的羊肚肚手巾形成一个标志性名牌。

第五,运用现代高科技舞台包装手法,丰富二人台的视觉效果。从视觉上增强冲击力是二人台艺术很好的包装手段。在保留二人台固有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灯光的渲染、舞美的诠释、甚至大屏幕的展示等多种现代手段,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留下难忘的印象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不错的。这样演出市场越来越宽,受欢迎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一门艺术的发展,光靠先进包装和手段恐怕还是不行的。归根结底还得从这门艺术本身具备的要素抓起。

六、新时代下二人台艺术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一,树立正确的二人台艺术发展观,大力扶持二人台艺术发展。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二人台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好助力和保障作用。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企业、社会、爱好者个人、传承人共同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及其文化主管部门应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出发,将二人台艺术保护工作纳入工作议程中,确立二人台艺术在当地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应有地位,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二人台艺术剧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群艺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在传承、保护和发展二人台艺术方面的社会功能。通过各项工作的协同开展,共同营造适宜二人台艺术发展演进的良性文化生态。

第二,做好二人台艺术新人培训计划,着力培养青年后备军。出名家、出名品、出名牌:戏扶人,人扶戏,要想出名戏必须有名家。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广泛报道,加大对二人台艺术人才的保护与包装,适当的有一些政策倾斜,为二人台艺术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与一些顶级戏曲殿堂搭建学习平台,为二人台新年人才的学习和深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让二人台艺术焕发新生、活力。

第三,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大力弘扬二人台艺术。二人台艺术的发展与保护需要广播、电视、网络、快手、抖音等媒体的包装和宣传。当前,传统媒体即将被新媒体取代,运用好新媒体来提高广大民众对二人台的文化认知度与保护参与度,是考虑的重点,也是发展好二人台艺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四,在当今文化旅游市场条件下,当代二人台传播应该与当代旅游业挂钩,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断开发出诸如商业演出、非物质文化项目展演、旅游项目开发、文艺汇演、电视大赛、影视剧、百姓大舞台等多种形式。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旅游节、文化节、庆典活动等场合,必不可少地会安排二人台演出团体出演助兴,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他给二人台一个展示的平台。但是还是未能与旅游业充分的融为一体,像广西的《印象刘三姐》等地方戏就很好地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了起来,内蒙古也应该借鉴这样的做法。

第五,借鉴其它姊妹艺术剧种,创造高艺术价值剧本。各剧种是千锤百炼才成长到现在的,那是最好的学校,那里有最好的老师,低下头,走出去,认真低下头来,重新认识二人台,从理论上提高,业务上精练,思想上认可,二人台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要回报给人民,要为他们去演,演他们想听的想看的。没有好的剧本,其他都是空谈,这样是不会把二人台事业做下去的。

猜你喜欢
内蒙古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闫锡聪
荷花情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