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高效课堂

2020-12-07 01:01覃玮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音乐信息技术同学

◎覃玮

小学音乐教学是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为主的美育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学生提供别样的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音乐潜能,提高创造能力;在音乐学习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音乐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认识与理解;促进情感沟通及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比传统的音乐教学而言,如今的音乐学科更加丰富多彩,音乐和美术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音乐教学已成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的综合性艺术课程。我们必须把教学内容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因为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具有其他教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音乐课更显生动、直观,增强了音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们在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里,开阔音乐视野,发展思维能力,音乐课中只有利用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才能得到声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信息技术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传统的唱歌教学往往是老师先让学生完整地听赏音乐,形成整体感知,然后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或老师的教唱来学唱歌曲,对于难点部分进行反复突破,这样的方式学生虽然也可能学会演唱这首歌曲,但是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往往扼杀了很多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缺少了情感的体验,不能真正理解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教学《妈妈格桑拉》一课时,我课前要求学生上交一张和妈妈最温馨的合影,然后我用视频编辑软件做成了视频MV,同学们在学会歌曲的同时,真切地体会到了妈妈的爱,一些留守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哭了起来,我把这部分同学召集起来,利用学校的亲情热线和母亲来了一次网上叙情,通过视频把歌唱给妈妈听,亲情在哽咽的视频两端进一步升华。

二、借助信息技术全面调动学生感观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大部分同学对音乐鉴赏课不感兴趣,课堂上学生们不是波澜不惊,就是各行其是,听不懂,也没有欣赏的动力和激情,但是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调动起来,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我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听赏一段音乐就切换一个背景画面,使画面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境相呼应,在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中,孩子们走进音乐所表现的情境之中,自发地跟着哼唱起来,把对日本鬼子的恨和对二小的爱融入到演唱之中,伴随着深情的歌声,同学湿润了眼眶,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内涵。

三、借助信息技术弥补教学器材不足

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并不是很完备,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即使是条件好的学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一些乐器对孩子来说相当陌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更谈不上对乐器音色的认识了,但有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见到这些乐器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材质做成的,还可以感受它们所演奏出来的声音,达到应虚就实的效果。在欣赏另外一些交响乐作品时,学生能准确辨听乐器以及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四、借助信息技术克服教师短板

音乐老师由于所学的专业不同,有的学声乐、有的学钢琴、有的擅长民乐,可以肯定地说各有长处,但无一是全才。比如我自己就不是专业学音乐出身,因为岗位需要改教的音乐,声乐及器乐尚可,但在舞蹈方面确实没有特长,身体不协调,更不用说教学生了。但信息技术帮助我弥补了这个短板,通过搜索网上资源,让网上的视频“替”我教,学生跟着模仿,让做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音乐表现上的“缺项”问题。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运用信息技术,合理选取其服务于教学的最佳作用点,为音乐课堂添彩,为音乐学习助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助推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覃玮,男,1977年生,土家族,一级教师,市级明星管理者,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音乐学科教学,曾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研究,获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称号。

猜你喜欢
音乐信息技术同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音乐
音乐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