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2-07 01:01王媛媛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核心

◎王媛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思维。

一、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指:在以时间和空间两大要素为基础的前提下,时空紧密结合,对事物的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及教师的意义

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历史知识。这是因为,在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注意一定的线索和规律,能够把历史发展的前因和后果理解透彻。这样学生能获得全面的、整体的而非孤立的和零碎的历史知识。

通过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的落实,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手段、评价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使得教师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自己在时空观念培养问题上的方法。

三、目前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形成的概况

从平时的上课和座谈交流中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多数学生停留在对知识的浅显理解,忽略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学生对历史课本中的图片、图表等仅存在表面的认识,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学生难以把握历史时空观的变化和阶段性发展特征。

四、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认真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设计《元朝的统治》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应该将其设计为:“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结合地理知识掌握元朝统治的相关措施”。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的指向性明确,而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通过课上的学习便可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历史事实的发生都依托于具体的地理位置,培育学生基本的地理空间素养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联系起来。

(二)联系现实导入新课,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比如《盛唐气象》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出示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图片,讲述唐人街的形成等。由现实走入历史,学生很感兴趣,就能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的教是辅助,关键是学生怎么自己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从而构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中,通过设置几个自学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既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类处理,逐渐形成知识体系。

(四)关注历史知识的补缺,创设历史情境

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要适当补充典型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用丰富的史料、图片、视频等,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精心设计思考问题,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时空观念思考理解问题并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进而全方位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感受和思考,获得更加贴近真实历史的评价。在《北宋的政治》一课,我先展示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料,然后提出问题:重文轻武政策有哪些影响呢?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以此来培养学生思考联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唐朝的相关内容得出结论。

(五)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历史大事年表、制作时间轴等

历史知识长河的标志就是时间,只有按照严格的时序学习历史知识,学生才能明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经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如在学习《探寻新航路》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时间轴,将几位航海家的航行时间和取得的成就列在时间轴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航行的先后顺序,在历史时间中建立时空观念。

(六)对历史阶段进行划分,总结历史阶段特征

如在初二下学期开学第一课中,先对中国现代史的分期进行介绍,进而引导学生概括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构建中国现代史的时空坐标。这样,在具体分析这一时期的某件事件时,就能以此为切入点。

五、结语

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短时间的指导和训练,往往属于量上的积累,而质的飞跃与突破,还期待于学生们日后持之以恒的自觉和努力。时空观念培养可挖掘的史料资源空间很大,需要我们教师今后大量阅读、汲取相关成果和理念,深入课堂研究,随时为时空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维生素的新观念
跨越时空的相遇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