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芭蕾发展的趋向

2020-12-07 02:31
魅力中国 2020年25期
关键词:芭蕾编导古典

(辽宁芭蕾舞团,辽宁 沈阳 110000)

在中国芭蕾舞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芭蕾的民族化,本土化在几代芭蕾人的不懈努力中成果显著。无论是在古典剧目复排,还是在传统剧目创新等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显的成绩。在世界当代芭蕾飞速发展信息交流的今天,有多少中国的芭蕾人梦想着原创作品能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能够成为世界同行竞相流传上演的经典。世界各大芭蕾舞团,强势在确保古典经典剧目继续发扬光彩的今天,仍然不忘时代更替所需做出的当代姿态。如果我们还想站在世界的当代芭蕾平台与之对话就势必拿出我们自己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作品。

在西方现代作品中甚至将情节,情绪这些我们视为舞蹈表达的重点条件也都推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无意识无情节的表达几乎被视作现代艺术形式的审美先锋,以致将艺术种类本体语言的表现形式放在了凸显的首位。这样作为艺术作品承受者的观众才可能在该类艺术的表达传递中,得到本体形式表现能力所激发出的审美愉悦。这也就是我们需要将舞蹈语言的本体研究和探索作为中国当代芭蕾当前发展的研究重点的原因。

从严格意义上说当代芭蕾和现代芭蕾的发展脉络是一脉相承的,当代芭蕾的提法也只是个时间段落上的划分。所以要分析当代芭蕾作品之前我们要了解现代芭蕾的发展脉络和语言形成。西方的芭蕾发展从1909年谢尔盖佳吉列夫(1872-1929)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开始就明显地将芭蕾的语言风格和舞蹈思想区分为古典”和现代两种风格。舞蹈语言的使用上不再是编排已有的古典芭蕾动作语言而是创新。以被后人称为现代芭蕾之父的米歇尔福金为代表开始相续涌现了大量的现代芭蕾编导。他们在舞蹈语言的设计上不再满足单纯的古典语言安排而是努力开拓更多的动作空间。二十世纪初期现代舞开创者依萨多拉邓肯带着自己的新舞蹈,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轰动一时。邓肯舞蹈的思想看似是对古典芭蕾语言的彻底打破和风格的无情反叛,但对于当时的芭蕾编导来说却是获得了突破古典芭蕾传统语言的宝贵例证和拓展空间。

这样我们看到了福金全新开创现代芭蕾的剧目《阿尔米选之宫》(1909)《仙女们》(1909)《火鸟》(1910)《玫瑰精灵》(1911)和《彼得鲁什卡》(1911)等新作让西方观众感叹不已。此后西方涌现出大量的现代风格的芭蕾作品和编导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在发展的前期还有瓦斯拉夫尼金斯基(1890-1950)的《牧神的午后》(1912)《春之祭》(1913)。发展的中期出现乔治巴兰钦(1904 1983)的《小夜曲》(1934)《主题与变奏》(1947)《辉煌的快板》(1956)《珠光宝气》(1967)《有谁在乎?》(1979)等;弗雷德里克·阿希顿(1904-1988)的《约会》(1933)《溜冰者》(1937)《希尔维娅》(1952)《茶花女》(1963)等。在现代芭蕾发展的后期代表人物更多作品也更加丰富。莫里斯贝雅(1927)的《孤独者交响曲》(1955)《春之祭》(1959)《波莱罗》(1960)《现代弥撒》(1967)《舞之祭》(1971)等.罗兰佩蒂的《流浪艺人》(1945)《年轻人与此神》(1946)《卡门》(1949)《巴黎圣母院》(1965)等,约翰克兰柯(1927-1973)的《士兵的故事》(1942)《个主题与多种变奏》(1954)《罗密欧与朱丽叶》(1958)《奥涅金》(1965)《驯悍记》(1969)等.肯尼斯麦克米伦(1927-1992)的《舞蹈协奏曲》(1955)《协奏曲》(1966)《帕凡舞》(1973)《曼侬》(1974)《梅亚灵》(1978)等。

我们可以从上面列举的代表人物和创作清单中发现,浪漫芭蕾和古典芭蕾已不再是一统天下的风格,而是不断增添着现代的当代的芭蕾包括有情节的芭蕾更包括无情节的表现哲理的抽象作品。正是这些新的现代作品,为那些曾以跳古典作品闻名于世的著名舞团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浪漫芭蕾和古典芭蕾尽管具有那种千锤百炼出来的夺目光彩,但毕竟与现代人的思想情趣相距甚远。随着时间的推进在芭蕾的发展历史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编导大师,他们继承和发扬着前行者的创作理念但又不甘与完全的模仿不变,他们加入自己时代的特征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创作经验。其舞蹈语言特点与前面的现代芭蕾发展特性,同样是古典芭蕾与现代舞的创作语言与技法的融合,不同的是当代芭蕾的创作观念更为直接有效,动作语言的视觉效果更为震撼,舞蹈动作的本质特性也更为凸显。其中有两位大师级的现代芭蕾编导从这个时代的众多芭蕾编导中脱颖而出。荷兰舞蹈剧场的伊口吉利安和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的威廉福塞斯他们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由于他们的成名作品都出现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距离今天的时间不长西方的评论界为了区分他们与前者的显著地位和成绩就用了当代艺术的时间划分概念称之为当代芭蕾。从此西方芭蕾的发展历史就将这样的当代创作的具有现代性特征芭蕾作品和芭蕾舞团体,都统一冠以当代这个时尚的单词,以彰显出当今社会为芭蕾艺术做出的发展递进前行的姿态。

中国的芭蕾从建国之后的苏联专家扶持建立开始。除了在芭蕾古典经典舞剧的复排上与西方芭蕾的舞蹈语言使用相同以外,中国在原创剧目的舞蹈语言创造使用上在不同的时期也在不断探索着前行。随着西方现代舞技术在中国的逐步推广我国的现代舞编导专业也渐渐走向成熟,其舞种在中国的建立和成长同样也给中国的当代芭蕾舞创作注入了活力。使编导们慢慢的开始使用现代编舞的手段和技法对中国的当代芭蕾操刀动手术。中国芭蕾在六十余年的短短时间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创作剧目的数量也是其他的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的几代芭蕾人在管理和创作中都努力探索。我们喜爱芭蕾,我们需要芭蕾,我们需要将舶来的艺术转化为自己的利器。当然我们作为地大物博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大国,也更希望我们的睿智能在世界芭蕾的大格局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中国芭蕾的民族化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芭蕾风格一直是几代芭蕾人追求的目标和梦想。这也是中国芭蕾观众和舞蹈评论界长期索要和祈盼的一个结果。中国芭蕾人在这一点上努力了近六十余年,显然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人可以说是获得了真正的成功。可见只有梦想和激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认真的继续去思考并找寻到达目标的途径,以及逐渐培养和建立稳步向前的能力。芭蕾既然是西方的艺术我们就需要从西方芭蕾成功的例证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现代舞蹈的编创观念去重建当代芭蕾语言。西方当代芭蕾在语言结构上基本采用了古典语言的现代改进方式。他们将古典芭蕾的审美特征和运动法则剥离出来,再用现代舞的编创理念将其发展到芭蕾审美原则本应达到的审美极致,从严格意义上说芭蕾舞做为舞蹈门类最成功之处,就是为人类提供了抽象的想象空间,用人体语言传达出抽象的符号去满足人类对于抽象美的审美渴求。至二十世纪初,邓肯开创现代舞蹈以来,貌似对古典芭蕾的反叛。实质却为当时被剧情结构哑剧化的动作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舞蹈编创观念的加入,为芭蕾语言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现代舞蹈的审美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突出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直接去表现创作者自身或社会群体的思想面貌和环境空间。在现代舞蹈的发展道路上,涌现了大量的优秀编导,他们追求个性突出的形式语言,建立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编创观念。当代芭蕾的编创必须由芭蕾舞编导而不是现代舞编导去完成。尼金斯基巴兰钦,吉利安福塞斯都是由优秀的芭蕾舞者转变为芭蕾编导的。这个现象表明在当代芭蕾的作品中对芭蕾传统语言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当代编导都是在把握丰富的传统芭蕾语言之后,用现代编创理念对它加以修饰,重构组合和创建具有现代特征个性鲜明的当代芭蕾舞语言。

时代的发展将中国的当代芭蕾推向了一个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境地。深入的去探索研究中国的当代芭蕾发展的现实问题,然后提出合理性建议并进行理论创新。不仅可以为以后的中国芭蕾编导人才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还可以推动中国芭蕾界创作的国际间交流。一方面了解和研究国外发展水平和方向,同时也让国外的编导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的才能和姿态。

猜你喜欢
芭蕾编导古典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试析新时期的电视台编导工作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阿里文化的使者——访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舞蹈作品《甲·宣》编导白芨、《果沃情》编导次旦达瓦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我爱芭蕾
怎样读古典诗词?
论电视编导艺术的创新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