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2020-12-07 08:46张纯
魅力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西宁青海省生态旅游

张纯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正处在由“饥渴型”向“温饱型”和“享乐型”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的观光旅游已无法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方面进行了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方面;另一方面对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评价、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青海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本文采用SWOT分析青海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期为带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青海省生态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青海省生态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文化内涵丰富。这里有闻名世界的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有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首的青海湖,有中国最美丽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大草原,有险峻幽深的黑河大峡谷,有全世界最大的高原奇观百里油菜花海,有夏都第一峰之称的岗什卡雪峰等等。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气候优势

青海省省会西宁地处海拔2000-3000米的亚高原地带,植被保护良好,具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对于激发人体生理机能、强化心肺功能、造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西宁因冷凉气候被誉为中国夏都,近年来青海省的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干净水源、健康食品、凉爽的气候等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美誉,已成为中东部地区人们避暑、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

3.文化优势

青海省历史悠久,是古老黄河文明早期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拥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同时,青海省还拥有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等不同文化类型的古文化遗址,千年的昆仑神话、神奇的高原文化、多民族灿烂文化、富有魅力的宗教文化为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注入了思想、内涵和灵魂,成为青海靓丽名片。

(二)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青海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薄弱,景区通达性较差,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尚不能满足旅游旺季游客需求,旅游旺季游客“井喷式”的增长引发的交通、住宿等矛盾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存在“一房、一车、一票”难求的现象,游客数量远超景区承载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

目前,青海省的旅游产品仅限于以自然旅游资源的观光游,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较为匮乏,并且旅游产品体验性较差,缺少休闲、科普、研学、节庆、康养类等中高端旅游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忽视了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导致旅游业难以形成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3.旅游人才缺乏

伴随着青海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在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仍存在很多旅游专业素质的不足和管理不善,缺乏旅游专业性较好的旅游人才,懂青海、懂旅游、懂文化、懂传播、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缺乏。

(三)机遇分析

1.交通机遇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迎来了内通外连的大交通时代。兰新高铁的全线开通使西宁一跃迈进了“高铁时代”。此外,格库铁路、西成高铁、青滇铁路正在规划建设当中,西宁至格尔木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市内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加快建设,“四横十五纵一环”的城市主干网体系逐渐形成,青海省迎来的大交通时代将更加巩固西宁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地位。

2.政策机遇

“丝路经济带”的建设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青海省是古丝绸之路贸易、文化的必经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最具活力的城市,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十三五”期间国家对青海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名城、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务基地”的目标定位,这些政策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西宁对外开放程度,加快开放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旅游消费机遇

近年来,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层出不穷,旅游消费呈现出急剧增长的特点,集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聚越来越多。因此,为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不断丰富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

(四)威胁分析

1.季节性威胁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最大的威胁来自季节性,青海省的旅游旺季集中在夏季而其它季节多为淡季,旅游淡季存在旅游企业倒闭、季节性歇业、从业人员失业、宾馆服务业的不良竞争等诸多问题;而旅游旺季则存在“旺季过旺”的特征,给旅游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尤其在旅游旺季客流量的超载导致服务质量较低,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对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2.竞争性威胁

伴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拉近了各大城市的联系,景区与景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正在加剧。例如,网红景区茶卡盐湖火爆之后,跟随着的察尔汗盐湖、天空壹号等其他同类盐湖景区也在2019年投入营运,但如果只求模仿不求特色,则会伤害到青海旅游形象。

3.环境承载力威胁

2018年,青海接待游客4204.4万人次,同比增长20.7%,青海全境旅游关注度更是高达346% ,位列我国西北之首。青海所拥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开展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来青游客量的持续增长将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如垃圾增加、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负面影响,如果保护措施与策略不到位,将会丧失生态优势。

猜你喜欢
西宁青海省生态旅游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