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共生德育理念指导下的班级建设

2020-12-07 20:47钱慧芳
赢未来 2020年2期
关键词:班会课学法共生

钱慧芳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中学,广东佛山 528000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1 理论基础

1.1 第斯多惠的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须遵循自然和遵循文化的原则。他宣称:"人的本身特质,就是人的自动。一切人的、自由的、独创的东西,都是从这个自动性出发。"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现自动,而自动的目的即教育的目的就是"真善美的思想,也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自动的认识以真为目的,自动的感觉以美为目的,自动的意志以善为目的。

遵循自然的原则就是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即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高一学生面临初高中学习状态的转变,班主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就更显得重要。我带班理念强调诚信做人,踏实为学,调动学生自主管理。希望学生在高中阶段在学习能力和处事能力更稳重踏实。

1.2 学校办学理念

共生教育理念是指老师、学生的共生发展,即共同生长,多元发展。共生教育理念是要有力地促进共同生长,就是要构建多元教育共同体,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在共生文化的浸润下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成就。

促多元发展,就要开发多样化特色化的共生德育课程,为学生成长营造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体验,为学生发展创设多条成才途径。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在高一级班级创建中记录了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2 班级建设具体途径

2.1 思想引领行动,创建合力的集体

(1)理念指导行动

思想上的自觉是主观上的自觉。从本质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共生教育理念是要有力地促进共同生长,班主任正向积极的引领是班级前进的重要源泉。理念指导行动。厚望我的学生成长为积极奋斗的高中生。

(2)向你介绍我,初建新班级中的同学友谊

新的班级,相互认识是首要环节。在军训期间,我班开展了自我介绍,同学互识活动。我给出发言的建议内容:自己的姓名,分享给同学们的话语,给大家的祝福。

同学们欢快的语言道出了年轻朝气的梦想,在同龄人心中传递。”

赞赏的目光,热烈的掌声,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在语言和掌声的交流中,新班级建立了,同学们也有了初步的交流。

2.2 组建班委会,热爱大家的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核心之一是班委会。身处同一个班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班里的一份子。在班级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班级管理因时而动,班级监督互相辉映。

我班设置班级常委会6 人,正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考勤委员,卫生委员,班级工作岗位设置有40 个,包括九大学科代表18 人次,还有文娱委员、督察员,各项评分员等,基本上人人负责岗位。“班级管理,人人有责“,”班级建设靠大家“,同学们因自己的职责自豪,因自己的岗位而成长,责任心,工作能力都逐渐开始了培养。

共生德育理念提倡每个人的发展是集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共生文化体长相互成就,相互成长。

2.3 集体活动中的凝聚力和成长力

精彩,从来都伴随汗水与努力,军训中的毅力养成建立在苦、累,练,韧基础上。开营仪式后的上午,队列训练才半小时,小米同学就要求请假出列了,还想不参加军训。我耐心的询问,她直言不讳:“军训太累了,怕晒黑“。我不言语,让她自己先观察。

同学们体会最深的是站军姿,要抬头,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大拇指靠在食指的二关节处,双手夹紧,脚跟靠拢,身体前倾,规范稳正。累,苦,汗流浃背,但是,“我还可以坚持”这个心中的声音在同学们心中传递,没有同学请假出列。小米同学看到同学们的力量,似乎有归队的想法。我便适时教育启发:“军训是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样迎接挑战,怎样吃苦耐劳,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要用心融入到学习与训练中。”小米同学归队了,在训练中更显出坚持与韧性。自我成长的力量是强大的。

2.4 坚持个人初心: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熟悉高中学科学习新方法,掌握高一新生的入门学习法宝。初中与高中相比,所学学科门类基本不变,但是,知识量明显加大,理论性、综合性、系统性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加大。教师留给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空间也会加大,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更善于学会自我管理。学生要适应高中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的改变,拓展知识,要能拓展知识,并且积极思考,内化知识成果。为此,主题班会中开展了学科学法交流,数学老师讲数学学法,同学们竞相提问,对自己的学法反复思索,评价,指出优缺点,扬长避短,后续学习习惯培养中积极上进。

2.5 智慧课堂中的自主管理

高一级全面引进睿易平板教学,通过智慧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

小组对智慧课堂的管理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思想重视。明确平板是教学辅助工具,不是娱乐工具。

第二,自主克制。在学习资源和作业提交上放开使用平板的空间,在娱乐玩耍上严格控制使用甚至禁止使用。组间监督,引进评价机制。

第三,小组合作。加强小组和班级内对平板合理使用的方法交流,科学方法引导,提升高效学习方法。

班长和纪律委员督促全班同学坚持改进,一段时间后,各小组学法学习风气日益改善,较好的利用了平板智慧教学的优势。

2.6 群体的创新思维

2.6.1 用合作的力量引领小组创建与成长

小组合作化的班级管理方式,是新课程下一种较便捷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各小组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进行竞争,它能使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一体化,具有管理和教育的双重功能。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我想,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这种心理倾向是可以信任的。”

2.6.2 特色班会课的开发

在共生德育理念的指导下,笔者从两类班会课出发,尝试多元化的班会课形式,在温馨的班会课氛围中,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提升了德育实效。

研讨活动型班会课。第2 周班会课。我班开展了《高手修炼手册》的主题班会探讨课程,从理念和方法高度指引,1 何谓高手—2 高手是如何修炼而成—3 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4 培养自己的高度。这四个环节,促动同学们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个高手修炼计划。看着组内欣欣然的讨论与笑颜,我深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欣慰。

学法指导型班会课。如前文所述,学法指导是高一年级重中之重,这也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数学学法指导,英语学法指导,语文阅读指导,系列组织的开展。学生开始积极争相面对所有学科的新奇与奥秘。

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班会中,记录了自己的心路成长历程。

3 实践意义

3.1 班级建设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进步

班级智慧管理是一种态度,蕴含着对事物的深爱。

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个并不神秘的秘诀!习惯是一种能左右我们的神奇力量,它决定着我们的成败。

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有着表现才智的想法与勇气,更有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精神,只要教育引导得当,他们能创造出卓越的成绩。

我班实施了“值日班长制”,具体做法是:全班同学轮流做一天的值日班长,值日班长的具体职责是:负责叫“起立”,课前纪律,课堂督促,自习课维持纪律,每日课间保洁等。有一位同学在感悟中写道:“我认为做值日班长是件非常艰巨又责任重大的任务,因为当天同学们的情况由自己管……在这天,我也学到了很多:第一,使我提高胆量,在同学们面前叫“起立”;第二,明白到做班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学会热心帮助。第三,使我对同学们有更多机会沟通”。这位同学在全班同学给他的值日评分中获得了最高分。

从这件事,我深深懂得给学生锻炼实践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哪怕是一件看似普通的工作,对他们的成长进步也会起到弥足珍贵的帮助,因此,我们要能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更多机会,而这项工作对班任来说,就显的更加重要。

3.2 有效的班级管理,构建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智慧管理是一种创新,蕴含着熟能生巧的飞跃。

“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系列班级建设活动的开展,课室环境越来越窗明几净,学生愈发明理守信,言行规范,小组学习秩序井然,班级学业常规更加有序。各小组名富有个性,卢智洋小组是“国士无双”组,郭俊鸿组是“乾清坤宁”,学习委员虹桦组是“北斗天枢”。小组课堂发言,作业表现,班会课组织都各有特点。朝气蓬勃的高中生正用自己的力量茁壮成长。

当然,教育是需要过程的,更需要教师的耐心。班级管理教育中,仍有极个别同学持观望态度,还有少数几位同学励志活动不规范。我指导学生:“享受学业的过程是正能量”,班主任积极引导学生享受工作与学习的参与过程,在过程中欣赏自己的价值,提升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完美;让你生活中认识的每一个人从你心灵得到最美好的东西。”

教师工作是清贫的,但是又有哪份工作能让人赢得如此厚重的精神财富。

我自豪,我是平凡的教师。我欣慰,在班级建设中,师生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班会课学法共生
“花样”班会课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共生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