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课程、新高考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2020-12-07 09:32胡鹏
魅力中国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考试改革

胡鹏

(江西省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江西 彭泽 332700)

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之间存在互动关系。高考目的、内容、形式的变化会影响到高中课程改革,同时高中课程的变化也会对高考变革产生新的要求和期许。通过对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历史演变、高中新课程改革分析,探究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分析新高考在文理不分科、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为配合高中新课程所做出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趋势,以期实现二者共同促进教育发展,促进人的发展【1】。新高考的方案从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同新课程统筹设计,两者高度匹配,体现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的价值追求。学校组织开始实施新课程与新高考的改革方案,合理规划学校的课程,推进教学改革,完善考试评价制度,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新高考,高度匹配新课程

(一)三类课程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新的课程方案表明,普通高中课程的内容必须由必修、选修一、选修二三类课程组成,这也给学生极大的选择空间。其实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基础,这也是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统一进行设置的。选修一课程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是国家为学生的专业选择而设置的。选修二课程同样也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这作为提高性课程,只有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程和选修一课程的基础上,才可进行学习。选修二课程同样也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开设的课程,必修课是学生必学必考的课程,也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选修一是学生选考科目,也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依据;选修二则列入综合素质评价,暂时不列入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中,学生可以将选修二作为兴趣进行学习,可以作为备考、助考之用。

(二)课程与考试评价科目设置的对应关系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当中有两块内容引起大多数教师的关注,第一就是“学业水平考试成为检测学生学习程度的主要依据”,同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第二就是高考考试科目的变化,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成绩再加上学业水平考试三门学科的成绩。并且外语科目考试提供两次机会,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成绩还是原来的150分,而外语学科从两次考试中选取分值较高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学科中选取三门学科计入高考成绩,很多教师称之为“七选三”。这样的高考方案与之前的高考方案有非常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也增强了同新课程方案的匹配度。

二、研究新需求,设计新课程规划

(一)研究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的要求

当下社会属于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专业性知识、精湛可靠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作为社会人士非常关注的一块内容,学校的相关领导一定要引起重视。所以在课程规划当中,学校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非学科课程,以此帮助学生全身心的进行发展。

(二)研究学生对学业和职业规划的需求

新高考实施之后,学生的选考科目同未来职业规划的选择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高中阶段选考的科目对高校的专业也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学业和职业规划非常茫然,这也就需要学校开展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新高考的改革变化,同时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高校选拔人才的需求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现在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鉴别。这也说明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对此也应该引起重视。高校选拔人才的新变化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具备学科的特长和创新潜质人才,采取了特殊招生的方式,高校慢慢的也开始重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所以学校要设计一些方案来指导学生分析并且找到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方式,以此适应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变化。当然,学校也要针对于有兴趣爱好和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课程方面的单独辅导,给他们打造适合自身的个性化课程,以此适应高校的特殊招生政策。

(四)研究当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研究当下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校高层领导最需要考虑的内容。相关领导要研究本校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比如:师资力量的结构和能力与当下新课程改革是否相适应,学校的功能性教室等教学设施的现状能否满足新课程的需求,同时学校相关领导对校本课程也要引起重视,学校的品牌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否能适应新课程的需求等等。这就需要学校高层领导研究出适合学校的发展之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新组织,推动新课程实施

(一)开展模拟实验

学校可以首先展开模拟实验,采用走班教学和行政班并行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就是必修课按照行政班教学,选修课实行走班教学。这样的模拟实验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又可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教务处教师可以先在一个年级进行选课模拟实验,然后对2018年之后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预测,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情况大概的了解学生选课情况,然后进行试验,制定走班方案,组织实施,从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所在,同时进行改正。当然学校也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实验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新事物带来的弊端,通过小规模实验探索走班教学的方法,逐步进行推广,能将走班和行政班进行有效的结合。

(二)研究分步分层

选课走班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是新鲜事物,所以学校要谨慎操作,学校可以采取分步分层走班的形式。分步就是选修走班要在时间安排上进行逐步推进。同时学校在高一下半学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选修课程,实施走班教学,总结经验。同时在高二上半学期指导学生开始选修课全部走班,不是一刀切,而是逐步推进。当然学校也要考虑一个年级的班级数量和学生人数,如果班级较多,学生发展的差异比较大,可以只允许学生在同一个年级选修资源,必然会增大管理的难度。当然学校为了方便操作,学校可以尝试分层走班。分层就是一个年级的学生根据文化课成绩或者兴趣特长进行划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指导学生在同一个层次内走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试行校际走班

如果学校有多个校区,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校际走班,共享校际资源。如果附近有知名企业或者职业高中学校,也可以尝试着研究创造条件,支持部分学生到附近企业和职高选择学习,或者采取其他方式。组织学生到高校参加学科特长培养课程等等。学校的高层领导可以与附近的知名企业以及职业高中学校的高层领导进行交谈,告知其新高考与新课程的改革,增强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两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试行校际或者校企走班,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课程资源,降低学生课程开发的成本,提高课程实施效益。

四、研究新机制,深化教学改革

(一)合理规划学校课程

新课程的改革赋予学校非常大的课程开发,课程的实施、课程管理的自主权,需要学校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加强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统筹,合理做好学校的课程规划。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普通高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深化的必要手段【2】。学校要保证开好国家开设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结合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创造性地落实国家的课程方案,制定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计划。当然学校也要满足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鼓励指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实施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与志愿者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学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理解国家的课程方案,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宽松、互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深度应用。教师也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水平。当然在教学改革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在不分文理科的情况下,语文、数学教学的难度把握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发展需求,这也需要相关教师加强研究。发挥选修二课程的调节作用,这也许是一条新的路径。

(三)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新高考和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也会对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学校需要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相对应的教学管理规范。首先学校要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学校应该组建专业队伍,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并存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当然学校也要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学校可以提供课程说明和选课指南,安排班主任或者导师与学生建立相对稳定联系,指导学生进行选课,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课程选修方案,引导家长正确的对待和帮助学生进行选课。选课突出问题就是要克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盲目性主要表现于学生没有选择意识,不明白为何要进行选择;功利性则主要表现于学生根据学习、考试的难易程度选择课程。盲目性和功利性的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国家的人才结构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会给学校教务处的教师对于安排课程带来困难。所以,学校既要确保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这也是一个非常需要研究的问题。学校也要实行学生自主选课和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制度,走班教学肯定要成为常态。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制度,统筹课程安排、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资源和条件,为选择性课程走班教学实施提供保障。当然学校也要注意研究解决走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一门课程,只有少部分或者几位学生选择,学校是否要为学生开展这门课程,是否也要和其他课程采用一样的标准和配置。再如:一门课程学生选择的人数过多,学校是选择一位教师进行分时间教学,还是选择两位教师进行同一时间的教学,这都是需要学校高层领导进行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的改革即将开始,新课程的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在新高考实施之前,学校要研究新课程面临的问题,挖掘问题的本质,提升学校课程建设力,同时也要研究新的需求,设计新的课时规划,研究新的组织,研究新机制,推动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新课程考试改革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改革之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瞧,那些改革推手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设计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