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家长的“较量”
--教育随笔

2020-12-07 19:54朱林辉
魅力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训导陈老师刘老师

朱林辉

(广东省博罗县罗阳第二中学,广东 惠州 516100)

在开学第三周星期三上午,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听见八9班班主任刘老师跟八12班小韦同学的姑姑在争论。为了不影响老师们,年级组长陈老师和主管八年级事务的孙主任把小韦的奶奶和姑姑请到隔壁的八年级训导室。在听了大家的讨论之后,我对事情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八12班班主任曾老师指派班干部小陈同学负责美化课室,在小陈同学利用小刀贴墙纸时,小韦同学突然拍了一下小陈同学的后背;出于本能反应,小陈同学手里拿着小刀一转身,不小心割伤了小韦同学的手掌。伤口大概有两三厘米,也不是很深,流了一些血。曾老师及时用酒精帮小韦消毒伤口,在用创可贴贴在伤口止住了血;同时曾老师打电话想告诉小韦的家长,但是打不通(后来了解到原来是小韦的奶奶把曾老师的号码拉黑了)。小韦同学放学回家后,她奶奶带她到医院处理了伤口并注射了破伤风药水,也花了一些钱。第二天早上小韦的奶奶和姑姑就带着小韦到学校找曾老师讨要说法(要小陈同学赔偿医药费),由于小韦的姑姑说话的语气咄咄逼人,所以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作为负责纪律管理的年级副组长,我也到训导室去了。在大家谈话期间,我刚开口说:“其实在整件事中,小韦同学也有过错。”小韦的姑姑一听我这样说,她马上站起来对我说:“你说什么?我家小韦的手掌都被割伤了,怎么还有过错?”听到她的语气,我心里咯噔一声:碰上“硬茬”家长了。这时候年级组长陈老师用脚轻轻地踢了我一下,暗示我不要继续往下说;同时他也转移话题去关心小韦同学的伤口和治疗情况。趁着陈老师说话的空隙,我轻声叫曾老师一起出了训导室,大致了解了小韦同学的家庭情况:原来小韦一家是外地人,她的爸爸是残疾人,妈妈也外出打工,家里的日常大小事情都是由小韦的奶奶和姑姑负责,所以每次有什么事情都是她们来学校。听完曾老师的话,我心里已经有了“对付”这类家长的“招式”。

回到训导室后,我在讲话时也注意了语气和策略:先表扬小韦同学是一个有礼貌的同学,然后也说小韦的奶奶是一位有原则而且是讲道理的人。听了我的话,小韦的姑姑不再黑着脸了。就这样,我和陈老师本着先共情(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即家长和老师就能找到交流的共同话语。)后讲理的原则,认同她们的道理(小韦同学的确是受伤了),让她们内心的安全感获得满足。这样她们才能平静地听我们分析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谈话按照我们的处理方向发展,最后小韦的奶奶和姑姑也对我们处理结果(学校负责小韦的医药费)比较满意。在她们临走时,小韦的姑姑还特意到办公室向刘老师及其他老师道歉,剧情出现了与开头一百八十度的逆转。

待小韦的奶奶和姑姑走后,曾老师和刘老师两个人在办公室开玩笑说我和陈老师是两只“老狐狸”,能让蛮不讲理的家长这样闹腾,还陪着说好话。听了她们的话,我笑着给她们一一道来:“小韦同学的奶奶和姑姑因为小韦的爸爸是残疾人,她们怕小韦在学校受到别人的欺负,这类家长的护犊之心尤为明显,很多时候很难接受别人(哪怕是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负面评价。另外小韦的奶奶和姑姑也懂得一些教育法律法规知识(事情是发生在学校上课期间),所以她们一来到办公室就以受害者的角度提出赔偿医药费(甚至是营养费)的要求。如果得不到令她们满意的答复,她们就会利用时下发达的网络媒介发朋友圈;在政府信息平台进行网络问政,并且指名道姓地夸大事实。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化解她们心中的怨气,肯定会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因为这件事,弄得我们学校全县上下都知道,名誉扫地。我们陪着说些好话,让家长慢慢地平静心情,放下对立的情绪,才能心平气和去了解事情的经过,听取我们老师的建议和处理意见,最后才能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努力得到家校双赢的结果!”

其实我是因为在暑假读了《做一个家长喜欢的班主任》这本书,书的封面上郑立平老师的一句话“埋怨家长太难沟通,常常是因为我们自己不知道改变。处理家校关系,比较有效、比较好的做法,是从改变自己做起。”给我的感悟很深。所以自己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改变,才能更好的与各种各样的家长“较量”。

猜你喜欢
训导陈老师刘老师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黑子,对不起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我的科学老师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