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长春市产业结构研究

2020-12-07 05:54孙少华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9期
关键词:偏离区位熵份额

摘 要:主导产业的飞速发展能够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并且对于实现人口就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和技术革新等问题都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本文以长春市为例,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吉林为参照区域,利用2013年-2007年、2008年-2012年、2013年-2017年三个时间段数据,对长春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接着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分析长春市现阶段的主导产业,以产业发展入手对长春市主导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偏离-份额;区位熵;长春地区产业结构

一、长春市发展概况

长春市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镇,工业基础十分雄厚。不仅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同时分布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所以长春市的发展一直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此外,在一五期间长春等地区实现了工业的跨越发展,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工业历史较为辉煌。长春自身的发展不仅让吉林因此受益,对于整个东北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从而形成了一个保持联系、共同进步的整体。

长春市产业结构演变成以下趋势:从地区产值来看,长春市第二、第三产业产值逐年增长,而第一产业产值变动相对较小;从三次产业占比来看,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11.45:46.91:41.65调整为2017年的4.44:48.74:46.82。在研究阶段,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但占比变化较小,同时第二产业的比例显然超过了第三产业。这意味着该地区第二产业的运作更加成熟,区域经济发展产业之间不均衡。

二、长春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数据来源

此课题研究中的资料信息都摘选于《吉林统计年鉴》等书籍资料中,数据可靠。

2.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美国研究人员Daniel等人在上世纪40年代创建,经后续众多学者的不断完善以及拓展后日臻完善。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生产总值等量的变动划分成份额分量、偏离分量等,进而更好地评估该范围中的经济结构是否科学,以及区域是否具有较强的发展竞争力,找出区域未来发展可供参考的方向以及產业调整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RS为假定长春地区各产业按吉林省GDP增长率实现增长的生产总值,即地区增长份额。该假定下的增长份额若高于实际增长水平,则长春地区总偏离值为正;反之则为负。

其中,Yi为长春地区第i产业基期产值,R为吉林省GDP增长率。

PS为长春地区按吉林省第i产业增长率与吉林省GDP增长率差值计算的增长额,即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反映了长春市第i产业与吉林省第i产业相比的发展情况,若PS>0,长春地区以快速增长性产业为主。

其中,Ri为吉林省第i产业的增长率。

DS为长春地区按第i产业实际增长额与按吉林省同一产业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即区域增长,反映长春市与吉林省相比在发展第i产业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

其中,ri为长春市第i产业的实际增长率。

长春地区区域经济增长G包括地区增长份额RS、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S和区域增长DS,即:

长春市经济增长率Gr包括地区增长份额R,产业结构份额(R*-R)和区位份额(Gr-R*),即

其中Gr为长春地区经济增长率,R*为长春地区各产业按照吉林省相关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假定地区增长率。

当R*-R>0,长春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反之R*-R<0;Gr-R*<0。

3.实证结果

利用偏离-份额法,以吉林省为参照区,对长春市2003年-2017年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003年-2007年,长春市的实际增长额小于假定地区份额,总偏离为-346.1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吉林省低28.21%。其中,产业结构带来劣势的影响为49.11亿元,影响百分比为4%,区位竞争带来的影响为-395.22亿元,影响百分比为-32.22%。第一产业的偏离为-78.72亿元,产业结构偏离与区位竞争偏离皆为负值,说明第一产业占比在吉林省逐渐减小。第二产业的产业偏离为正,区位竞争为负说明长春市第二产业增长来自产业内部的竞争优势。第三产业总偏离为-158.53亿元,增长率低于吉林省生产总值增长率31.03%。

2008年-2012年间,长春市实际增长额小于假定地区份额,总偏离为-221.04亿元,低于2003年-2007年间的总偏离。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情况与2003年-2007年类似,但产业结构偏离与区位竞争偏离带来影响相对减少。第一产业总偏离为-87.56亿元、第二产业偏离-63.24亿元、第三产业偏离-70.24亿元,增长率分别低于吉林省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40.2%、5.05%、6.8%。

2013年-2017年间,长春地区实际增长额大于假定的地区份额,总偏离为807.98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吉林省高16.27%。其中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为-129.22亿元,影响百分比为-39.87%,区位竞争偏离为46.36亿元,影响百分比为14.3%。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偏离为负、区位竞争偏离为正,第三产业产业偏离与区位竞争偏离均为正,说明长春市第二、三产业有区位优势。

三、长春市主导产业选择

首先明确主导产业的概念,即一个国家或者一定地区可以促进并加快经济发展的产业群。对于长春市而言,工农业始终是支持其发展的关键,而该城市的主导产业也经过了三个主要步骤。在一五时期工农业并举,工业还是较为薄弱;而在下一个五年时期,服务业开始异军突起,工业也愈发成熟。当下,长春二、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相当,不过工业发展的主旋律依然在维持。随着工业动力不足,其发展的前进动力逐渐下降,这正是该城市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

区位熵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部门机构的产值在一定区域的工业产值中对应的比例,和国内该部门的产值情况在国家性总体规模中的占据比例,二者相除形成的结果。结合该指标能更好地研究以及明确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情况,其计算公式:

qxy=(exy/ex)/(Ey/E)

注:qxy为x地区y部门的区位熵;exy为x地区y部门的产值;ex为x地区工业总产值;Ey为全国y部门的总产值;E为全国工业的整体总产值。

当>1时,判定y产业是x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当≤1时,那么判定y产业是x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结合表格2能够观察到,交通制造方面的指标数值远超其它行业,农副食品等相应的指标数值次之,基本可以符合该范围中的民众需求以及相应的生产需求。

从整体看,案例城市需要充分释放汽车行业以及农产品领域的带动价值,努力参与更高水平的竞争。该地区的一汽在规模、技术、基础设施方面都占据优势,配套产业一片繁荣,所以需要进行强化,实现新一轮发展。

此外在光学技术上,有较为漫长的历史积淀。不仅发展了我国首屈一指的光学研发基地,同时形成了相应的生产中心。所以后续时间中,需要更为充分地释放优势基础,提升其高附加值的意义,形成更为合理的产业链。

四、长春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般一个区域选择主导产业是依据这个产业是否具有高创新率并能带动技术革新,对一定阶段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具有导向性和推动性的作用,并且主导产业自身的成长价值需要很高,要能带动和扩散辐射其他产业,从而引导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所以长春的主导产业在选择上要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对于后续的发展,需要做好下面工作:

第一,从长期来看,汽车工业作为长春市主导产业必须靠产业转型升级来改变,在自主研发上要不断推进,加强技术研发。在汽车、轨道客车等相应的产业中,长春市虽不具备原材料方面上的优势,但却可以以科技优势弥补。从主导产业的长远选择上来看,以往长春市一直依靠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传统产业的路徑,应该调整为依靠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的新兴产业上来。

第二,长春市是当下我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玉米基地。在进行加工过程中的很多玉米等原料均出自本地。该地区每年玉米产量很高,所以在价格上具有很大优势;另外劳动力充分,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沉淀,在全国是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但是农业结构方面来看仍然很单一,应该更加全面发展。

第三,在此次课题研究中认识到,化学原料以及光电子设计等行业都具备较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所以需要给予引导,提升政策支持力度。不过光电子等产业想要作为主导产业发挥更大的价值,还有较为漫长的路要走。所以综合产长春的实际情况,对于第一产业,需要朝着集约的方向而进步;二产业维持优势,同时更加关注技术研发的问题;第三产业,强化服务观念以及能力,更多考虑公众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8(1):1.

[2]曹颖轶,金光盛.1981年-2010年青海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偏离份额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4-5.

[3]李钟林,李天国.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延边地区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5):4.

[4]黄春华.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山阴县为例[J].商业经济,2012(8):2-3.

[5]宋扬,左秋月.基于区位熵分析的辽宁省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9(10):1.

作者简介:孙少华(2000- ),男,吉林梨树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2019级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偏离区位熵份额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解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
英文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