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活化路径

2020-12-07 10:55褚珂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褚珂

摘 要:文旅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产生的一种新业态,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进方向,它的目标和使命是以文化促进旅游业繁荣,以旅游彰显文化的内在精髓。南京城墙作为南京市重点文物遗迹留存,其文化底蕴和遗产价值丰厚。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视角,分析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及活化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促进“资源活化”的路径。

关键词: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资源活化路径

1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研究价值

南京城墙是明代于公元1366年定都南京后在历代建造的城垣基础上,历时28年修筑而成。它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原真性最好的都城城墙,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267千米,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千米,是中国筑城史上的伟大杰作,是世界城垣文化的重要遗产,是古都城市记忆的典型标志。650多年后,受外界因素影响,现遗存城墙仅为25.091千米。南京城墙依山傍水,因势而建,在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中串联周边景区,形成独树一帜的“山水城林”风光带。1988年南京城墙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2006年、2012年两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南京城墙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城砖、墙体、城门、瓮城、水关、藏兵洞等本体资源,以及护城河、桥梁等关联资源,同时蕴含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独特的建造思想、珍贵的城砖铭文、厚重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等,其显现出考古挖掘价值、历史人文价值、观赏品鉴价值都将无可比拟。

2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2019年1月,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此后的南京市旅游发展主题为文旅深度融合。南京城墙作为文化遗产景区,不仅是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的文化场所,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行业标杆。自2014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成立之后,实行对现存城墙的统一化管理,通过丰富旅游服务项目、提升旅游品质、完善旅游内容等举措,游客量从2014年100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242万人次(均含免费段落),南京城墙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近年来,南京城墙文旅发展迈出了一大步,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了配套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公共服务得到初步改善,带动周边景观环境的逐步优化。总体来看,城墙的资源活化正处于起步阶段,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资源活化形态有限,不具有代表性,文化与历史的彰显力度不足。②旅游产品业态不丰,缺乏高等级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③文创研发联动性不强,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品牌效应与市场地位尚未凸显,导致城墙文化资源在活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自主品牌形象以及独立文化IP的缺失,很难将可利用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新时代的文旅品牌。

3 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对于南京城墙的首要意义

3.1 以文促旅,塑造南京城墙旅游品牌

南京城墙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无论是其长度、规模、原真性以及观赏性都极具代表性。现存的城墙本体基本上保留明代城墙墙体,城墙上的城砖记载着明代严苛的责任制文化,研究价值丰厚。深入挖掘城墙文化内涵,升级文化活化方式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注重品牌推广与宣传,使城墙文化与创新手段相结合,持续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塑造“世界最大城垣,美丽古都根脉”旅游品牌形象。

3.2 以旅彰文,激发南京城墙文化活力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到来,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更多的游客在旅游中希望寻求身心的放松和文化的熏陶,因此具有文化IP背景的文旅景区成为年轻人的首选。以景区旅游空间为载体,创新南京城墙文化符号的表达形式,打造虚拟动画、VR眼镜、文创商品等体验式、沉浸式的文旅场景,提升旅游体验感的同时,深层次地梳理、挖掘南京城墙历史传说、名人典故、人文古迹等特色文化内涵,发挥文化遗产的衍生价值,为南京城墙申遗助力。

4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路径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南京城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应充分发挥其遗产价值,转型成为“走进来”“带回家”的文旅场所,其文化资源活化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1 建造智慧型文旅空间,满足个性化需求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拉手,加强与互联网的联通融合,逐步提升城墙景区以及博物馆票务系统的性能,加入智能门票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检票。启用网络购票分散化处理,疏导高峰客流。通过智慧型票务系统满足园区游客量实时掌控,严格控制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高承载量,实现“进园有序、管理清晰、有据可依、信息管理完善”的优质化旅游体验;通过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娱乐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搭建“飞跃南京城墙”“城墙的前世今生”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从“观看”转变为“参与”,以互动的形式加深游客对城墙的关注;打破传统博物馆及景区的展陈方式,结合“以人为本”的展陈初衷,以游客的感观体验及现实需求作为转型点,通过数字媒体、AR、VR等技术实现景区内全方位、多角度、声光电一体化的文化资源共享,打造线上线下互通的“云游览”模式,让游客待在家也能享受到南京城墙的文化盛宴,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城墙故事,景区沿线以及博物馆内配套智能化语音导览系统,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设定个性化游览路线,在重点段落、重要节点依托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将城墙的历史文化呈现给游客,包括“里城门十三”故事、“城砖责任制”故事以及四重城垣所发生的故事,让游客“知城墙、懂金陵”。随着智能化手段的不断普及,在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城墙的文化资源利用率也在持續上升。

4.2 依托城墙文创,将城墙“带回家”

深入发掘南京城墙馆藏文化资源,提炼南京城墙设计元素,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将南京城墙的独特文化内涵与时尚创新相结合,以产品设计的创意性与可行性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将南京城墙文创塑造成有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来南京城墙,将博物馆“带回家”。①依托馆藏资源,结合城墙自身实际,采取独立开发、合作、授权、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多种模式进行产品研发。同时开展众创、众筹等文创征集活动,利用限量复制、版权成交加大文创开发力度,打造城墙“明星”产品,塑造南京城墙文化IP。②建立系统的商标保护体系,积极打造南京城墙文创自主品牌并进行商标注册,对自主文创产品进行系统化版权注册。③以特色文创活动为载体,开发配套文创产品,融入文化、旅游、体育、研学等多样元素,借助城墙旅游资源,带动城墙文化的跨界融合。④在景区重要节点及博物馆内设立城墙文创展示中心,南京城墙可在内部空间搭建文创展示柜台,同时与周边的重点旅游景区协调联动,形成“城墙礼物”系列文创展销,并建立城墙“微店”,开启线上文创产品销售。⑤发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牵头城市的示范作用,建立明清城墙文创联盟,开发城墙申遗系列文创产品,为申遗工作助力。⑥与国际国内知名的化妆品、服饰、皮具、首饰、玩具、文具等品牌合作,共同设计推出“跨界合作限量款”特色商品系列。

4.3 开启“微演艺”场景,打造文旅演艺品牌

夜间旅游消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南京城墙应发挥自身的场所、空间资源、历史和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和推动城墙夜间文旅发展模式,开启以城墙为主题的“微演艺”场景。以城墙历史文化为载体,整合当地特色非遗、地方戏曲等文化艺术资源,开创“大明武士会”“烟笼台城”“狮子山下出狮仪式”等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微节目,形成定期公益性巡回展演。同时结合节假日、城市重要节庆活动同步举办活动,力争将城墙演艺与南京市以及关联景区的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如“千古情系列”“印象系列”等旅游演艺品牌,通过发展城墙“微演艺”打造南京城墙文旅品牌。

参考文献

[1]徐慧,沈怡丽,陆星良,等.文化创意视角下博物馆文化历史价值活化研究—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6):80-83.

[2]刘博.文旅融合发展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创新理念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33):226-227.

[3]周洲,李长奇.文化导向下的区域旅游文化产业活化与再生[J].安徽建筑,2013(6):9-10.

[4]贺嘉鸿.试论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0):357-360.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ask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