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的现状、短板及优化策略

2020-12-07 06:01古梦雪孙妍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短板现状

古梦雪 孙妍

[摘 要] 资助育人作为“十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更可以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首先通过梳理资助育人的现状,指出了资助的具体项目、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情况及工作内容;其次分析了资助育人的短板:贫困生认定存在争议、忽略思想教育、勤工助学作用甚微、工作团队建设不足;最后提出了优化策略,精准认定贫困生、强化育人实效、提升勤工助学内涵以及加强团队建设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 资助育人;现状;短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1-0046-02

一 资助育人的现状梳理

经过文献研读、实地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等形式,对资助育人的现状进行了梳理。

1 目前资助的具体项目

我国高校现有的的资助项目统计如下:国家励志奖学金、服兵役国家资助、生源地助学贷款、残疾学生学费减免、临时救助、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学费减免、勤工助学,以及企业设立的部分奖助学金,此外还有部分社会资助。总体而言,资助的种类呈现上升趋势,资助方式日渐增加,覆盖人群不断扩大,资助金额相比以往也在增多。

2 资助工作队伍情况

总的序列上,在教育部设立全国资助管理中心,各省(直辖市)设有同样机构,一般在高校而言,基本设立在学工口,或与学工部(处)合署办公,或作为下属科室。同时在二级学院基本设立由辅导员兼任的资助管理员,并基本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了配套工作量,折算为带班学生人头数50~80人不等。

3 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内容

资助育人工作每年阶段性特征较强,基本集中在每个学年第一个学期,如贫困生认定、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各类数据的总结上报。在第二个学期相对硬性任务较少,主要用于开展了资助育人活动,如书画作品比赛、征文比赛,以及组织参加相关指导机构等开展的系列活动。

二 资助育人的短板

1 贫困生认定存在争议

伴随着国家资助政策日益丰富,资助的人数、金额和方式越来越多,与以往相比,贫困生的认定不仅仅是传统的单亲家庭、孤儿、建档立卡等对象,申请的资格权限放宽,很多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感觉自己属于贫困生,就着手向学校申请认定。2019年认定政策进一步变化,学生只需填写认定申请表即可,以往的家庭所在地的贫困证明无须开具,这就更增加了精准认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发现身边的一些同学仅仅是填写申请表后,就可以获取助学金、励志奖学金或者勤工助学岗位,他们就开始效仿,进一步造成了认定的争议性。在资助名额的公示期,经常会出现学生举报事件,认为班级某些同学使用高档电子产品,平时生活奢侈,无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等资助。

2 经济资助多于思想教育

当前存在一种共识,即所谓家庭困难学生就是经济困难,只需要在金额方面把控到位,就可以迎刃而解,高枕无忧,甚至想当然觉得学生会自然存在感恩心理,进而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因此相对来讲,目前比较注重发放资助,但是思想教育相对较少,精准引领更是少见,比如感恩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立自强教育等方面。已开展的活动如征文比赛、书画作品比赛等,载体还有待于丰富,形式有待于多样化。

3 勤工助学作用甚微

勤工俭学作为“有偿资助”的重要方式,其本意是让贫困学生可以“体面”的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一定的报酬,从而培育其自立精神。相对于助学金等“无偿”的资助,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渠道,减少“等、靠、要”的不良心态。当下很多高校基本是固定的将岗位发放给贫困生,然后用人部门通过记录工作时长报送给财务部门,发放岗位工资。例如我校目前勤工助学标准一般为12元每小时,每个月最多不超过40个小时,即480元。考虑到现在的物价消费水平,这份工资对于维持正常的生活都有所困难,更谈不上去改善学习生活。因此虽然学校统筹安排了很多岗位,但是出现了学生宁可在校外从事兼职,也不愿意在校内进行勤工助学,尽管在校内的工作更为安全、资金方法有保障,而且还可以锻炼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能力。因此高校应该深入考虑勤工助学的实际作用发挥程度,以及深层次的原因。

4 资助育人工作团队建设存在不足

目前资助工作基本在很多高校都是由学生工作部门唱“独角戏”,远没有呈现全员育人的格局。很多师生印象中都觉得所谓资助工作就是学工条线的天然职责所在,好与不好与他们无关,甚至有些部门认为资助“技术含量不高”,从而不重视队伍建设。现有的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以及工作经验参差不齐,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学校未能提供有效而充足的培训计划,进而导致忙于赶进度、填表格等事务性工作,缺乏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度思考。其实资助育人作为“十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牵扯到贫困学生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更是关系到贫困学生对学校的归属、对社会的感恩,对国家的认同,因此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必须提高团队工作能力和疏导能力。

三 资助育人的优化策略

资助育人作为一项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合理统筹,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优化和提升。

1 资助对象认定追求精准

在每次認定的时候,除了必选材料之外,各学院资助管理员老师和辅导员都需要与填写材料上的家庭所在地政府、学生家长等进行点对点的确认再查。要灵活使用大数据,掌握贫困学生的校园消费情况,作为认定的重要辅助凭据。要进行小范围的谈话,了解该生的平时生活学习表现。在初步拟定名单之后,在所在班级进行评议复核,并签署诚信保证协议。同时对学生讲清利害,明确责任,一旦弄虚作假,将没收所获资金,会受到纪律处分,并且信用受到损害。一定让学生树立凡是造假必将严惩的震慑意识,尽可能精准认定,减少人为干扰。

2 强化育人实效

更新工作理念,树立扶贫更要扶“志”的原则。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指引,由于贫困阻滞所带来的学业、心理问题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的新困境[1],这是我们在资助过程中不能回避的必经之路。通过心理疏导、价值塑造等方式,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努力奋斗等精神融入其中,鼓励他们走得更远,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奋进者。时刻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在校园中坚定理想,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感恩、感动、感激为方向,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同时,借助多种媒介与平台,通过评比“自强之星”“资助之星”等典型,进一步弘扬自立自强的向上精神,将同学们身边的感人题材聚焦、挖掘,以点带面,起到应有的正能量示范效应。另外还要注重道德感化,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使他们浸润其中,成为知恩图报、诚信为本的优秀大学生。

3 深化勤工助学内涵

助学贷款、临时补助、社会奖助学金等方式,基本属于输入类的无偿补助。这样的资助方式目前还是属于主流路径,国家投入占据大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勤工助学属于对主流方式的有效补充,属于一种有偿补助,相对而言,有些贫困生通过这种方式,更能觉得体现自身价值。因此要科学设置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加大调研力度,提高勤工俭学工资标准,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实际,以生为本,充分发挥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贫困学生在校内参加勤工俭学。此外还可以将勤工俭学活动与贫困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融入部分的专业实践,不仅可以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收入,金钱上得到支持;还可以使他们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就业砝码。同时,针对寒暑假留校的贫困生,则可以由学校就业部门对接企业,尤其是有短期岗位需求的,谨慎选择合适的岗位,统一发布信息,确保兼职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最后还可以针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创业教育,对发掘创业项目、寻求扶持资金提供协调,激发创新创业的主动性。

4 做好资助育人队伍的顶层设计

学校要通盘考虑,提高站位,科学合理地进行顶层设计。必须设立资助工作的校级办事机构,校领导担任办事机构的召集人,建立健全三级工作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财务处、教务处、团委等多方协同配合,要调动辅导员及专业课老师、后勤等多个条线,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此外要重视制定个性与共性并存的工作考核体系,规范资助、依法资助,时刻倡导良心资助、责任心资助,加强培训和交流,提升理论水平,并在职称评审、职务升迁中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要更新资助育人观念,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难点问题[2],确立贫困生明确更高更好的发展方向,从帮助完成学业,升级为帮助健康成长。应该明确,资助只是帮助学生的手段,为国育人才是终极目的。逐步树立“经济资助是必需、精神教育是必备、成长成才是必然”的工作原则,力求精准资助。多渠道统筹国家、社会资源,将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有机融合,通过“组合拳”,力求满足每一位困难同学的个性需求,实现教育、资助并列,扶困、扶志并重。

参考文献:

[1]楊振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8(5):17-20.

[2]张赛群.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8):33-40.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短板现状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