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背景下: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现状及问题应对研究

2020-12-07 10:55罗星迪
时代人物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宣传部广西马克思主义

罗星迪

摘要:2018年底,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已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周期,开启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2.0时期。该文认真梳理和总结了在前一时期区内部校共建新闻学院1.0版的建设与成果,反思面临的问题,并结合2.0时期的意见精神,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动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部校共建;地方高校;新闻学院

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此后,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项目在全国各地各级深入实施。2014年7月8日,广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宣布与广西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成为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开端。至2018年底,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第一个五年建设周期完成之时,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已与区内12所高校签订共建新闻学院协议,

2018年,总结前一阶段部校共建的经验后,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对部校共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第二个五年建设周期的地方宣传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提供了新的指导依据。在此背景下,广西党委宣传部继续深入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共建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本文旨在认真梳理和总结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1.0时期的建设与成果、反思当前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区内实际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

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已有的成效

部校共建架构基本成型。截至2020年7月,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已有15所,规模范围居全国首位,基本涵盖了区内开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在机制设置和建设方面,一是搭建自治区、各市市委宣传部、新闻媒体与高校共建桥梁,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各市市委宣传部及其分管媒体与共建新闻学院一一对应,通过定期督查机制,明确双方分工和经费使用,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创新性地聘请新闻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新闻学院院长。如广西大学新闻学院聘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华担任新闻学院院长,学院配备常务副院长一名,由院长主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及中国特色新闻思想引领工作,由常务副院长负责日常执行工作。

马新观系列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根据部校共建工作的具体要求,新闻学院应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到的等专门课程,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功能。2014年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办开放式读书教学活动,通过“读原著”深入学习马新观理论知识,2020年,广西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外:开放式读书教学活动)》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伦理与法规》等常规课程外,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新闻名家进课堂”,开展“宣传部长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成为区内马新观课程建设的切入点,旨在部校共建的背景下,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学界和业界联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宣传思想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效对接。让师生了解当今学界、业界的前沿动向,拓宽师生的学术事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从共建新闻学院向共建新闻专业发展。部校共建的总体要求是联合共建新闻学院,广西作为西部偏远地区,在教育水平上相较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区内各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新闻专业,但并未成立独立的新闻学院。针对这样的情况,广西党委宣传部结合区内实际,拓宽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内涵,通过采取部校共建新闻专业的方式,深入推进部校共建工作的深度发展,如崇左市委宣传部共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新闻专业、桂林市委宣传部共建桂林旅游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专业。

这些共建新闻专业的地方高校大多为新型本科院校,虽然在教学水平上不占有优势,但在部校共建新闻专业的政策背景下,它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性优势,因地制宜,结合各自所在的区域特点,培养符合当地需要的新型传媒人才。

广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中存在问题

共建新闻学院单位主客体联动意识淡薄。部校共建的客体是新闻学院,同时有宣传部和高校两个主体,这三者在共建的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缺乏对各自角色对前瞻,多元一体对联动意识淡薄。

各地市宣传部和高校在下拨经费后,除了每年对总结大会外,并没有更多对共建新闻学院进行定期的实地考察调研、也没有定期的会议汇报,对共建工作项目的落实和进展情况,也没有进行及时跟进,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在共建過程中,大多地市的宣传部仅仅是将经费进行单向划拨,缺乏沟通的双向机制,难以真正倾听到对口共建的新闻学院在实际共建过程中的需求与困难。

从参与共建的新闻学院自身来看,大多数新闻学院在共建后,缺乏主动性,缺乏合理的规划发展,在使用部校共建经费上。未将经费真正落实在共建工作项目当中,对经费使用缺乏合理规划。在拥有主动权的情况下,缺乏与共建宣传部门的沟通,无法准确把握共建工作项目的运作方向,在共建过程中,难以形成特色化的产学研实践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不明朗。由于部分高校是与宣传部共建新闻传播类专业,这类专业多是落在文学院名下,或者是文化与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等,没有独立建院,使得新闻专业在共建过程中,呈现边缘化特征。如教师队伍配备不合理、经费到位不及时、新闻人才实践基地较少等问题。

共建新闻学院管理有待优化。部校共建体制机制给对口的新闻院校每年都有一笔教育经费投入,旨在帮助性质上属于应用型的新闻学院添置实验设备和教学实践设备,从而改善区内新闻学院的办学条件,深入落实实践育人的教育方针。近年来,区内大多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都开始建设新闻演播厅、购置高端摄影摄像设备,其教学实践条件相较于县级甚至是地市级电视台都要好。但由于学院为维护这些环境与设备,宁愿将这些闲置和束之高阁,有的是学院教师缺乏最新的新闻一线工作经验,对新设备的使用有困难;有的是学院担心学生对设备的使用缺乏经验,造成设备损坏,对学生设备借用设置重重审批环节,造成设备长期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在“千人计划”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有共建地方高校没有落实教师到媒体挂职、互派的业界人员也没能按时到学校开课或是进行讲座,大多原因都是卡在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走程序”的流程上,根据调研发现,高校教师到媒体挂职,必须要等政府下文,然后再“走程序;互派的挂职人员也是同理,有时会因为派前工作无法完成而延后到位。

专业教师队伍共建意识欠缺。少数教师对共建新闻学院持保留意见,认为党委宣传部作为行政部门因不懂高等教育规律而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学院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接受完本科教育后,只“红”不“专”,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能力诉求,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实践、轻理论,忽视了对马新观的培养,只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此外,自2014年开始实施的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初衷是充分发挥受聘人员的有时,推动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使互聘单位和个人各施所长。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实际问题:一是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共建意识,不愿意到媒体去挂职锻炼,一些教师从学校直接到学校,没有实际到媒体工作经历,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时,也不愿从基层的记者编辑做起,难以胜任所聘任的工作,无法完成岗位职责。二是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到高校挂职,由于缺少教学手段和经验,在讲台上根本站不住,且身兼教师和记者两个工作,导致教学任务一再压缩,难以进行完整授课,教学效果欠佳。

推进广西共建新闻学院持续发展的改进建议

从部校共建到媒校共建。在《意见2.0》中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共建意见中指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也要共建一所新闻学院。目前,在广西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15所高校均有各地市的宣传部进行共建,但由于广西共建学校较多,有的分管的地市宣传部并不在高校所在的城市,如:广西民族大学与柳州市委宣传部共建、南宁师范大学与贵港市委宣传部共建,广西财经学院与防城港市委宣传部共建;有的一个市委宣传部对应两所高校,如:桂林市委宣传部与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旅游学院两所学校共建新闻学院。异地管理和一对多的管理对共建新闻学院监管和实施产生了一定的难度。

结合广西实际,可将部校共建的外延延伸至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结合《意见2.0》的文件精神,要求地方各类媒体也作为共建主体参与到共建新闻学院和新闻专业到队伍中来。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在进行尝试,如广西日报社、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当代广西》杂志社等参与共建了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新闻院系。以上实践均为省级主流媒体参与共建,后续可在地市级主流媒体中进行尝试以提高共建工作的质量,丰富共建的形式。

加强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加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科研队伍建设。一是建立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广西多所共建新闻学院虽然在生师比上达到了教育部的额定标准,但在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是由原有的文学院或是计算机学院等相关专业合并到新闻学院教师队伍当中的,这一部分老师对马新观的理论积累和储备是存在缺漏的。 二是真正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少之又少,教研队伍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马新观系列课程的开设,以及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马新观教研队伍培训方面,可以效仿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人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骨干师资高级研究班”的做法。在区内定期开设骨干师资马新观讲座和高级研修班,以达到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骨干师资和壮大教研队伍的目的。

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学生头脑,适应融媒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传播思想》等课程的建设,在其他课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化、具象化,建立学生独立的新闻人格和健全的新闻理想信念。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瞄准并适应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趋势,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具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传播能力,培养全媒化复合型的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庞书纬.学习共同体视野下的西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0):55-56.

[2]沈正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版的深度打造与发展图景——基于《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養计划2.0的意见》的出台与实施[J]新闻春秋,2019(04):85-91.

[3]马星宇,周宗龙.扩张与深化:部校共建的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19(11):111-112.

[4]曾建辉.部校共建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以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9(11):130-132.

猜你喜欢
宣传部广西马克思主义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8部广播剧入选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3—2006)获奖名单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