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钢琴曲剖析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的创作

2020-12-08 09:34南京市文化馆
艺术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钢琴曲作曲家民族音乐

□马 晨 南京市文化馆

钢琴本是西方乐器,但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开始用钢琴弹奏中国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民族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民族音乐与钢琴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钢琴乐曲,加入了传统音乐元素,拓宽了当代音乐创作范围。

一、中国钢琴曲音乐风格创作来源

钢琴音色优美且多变,能够涵盖交响乐团全部音区,是广受大众喜爱的乐器。自17 世纪后期钢琴被传教士带入中国,我国作曲家便开始不断探索钢琴曲创作,探索出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方钢琴曲相融合的钢琴曲创作,中国钢琴曲由此诞生。中国的钢琴曲作品不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其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纵观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之路,其创作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音乐的节奏音型

节奏是连接音乐元素的桥梁,在中国钢琴曲创作中,体现出民族音乐的节奏韵律[1]。如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该作品创作时引入陕北地方锣鼓音乐节奏,民族特色鲜明。钢琴曲与民族节奏的融合,在20 世纪末期的运用则更加成熟。如权吉浩的《长短的组合》,该作品中融入了延边朝鲜族长鼓舞的节奏,凸显弄弦的韵律。作曲家采用融入民族音乐节奏的方式创作钢琴曲,更易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在艺术审美上是钢琴曲追求民族化的重要体现。

(二)民族音乐的乐曲旋律

钢琴乐器的演奏的风格与内容,通常体现在音乐旋律中,是钢琴曲的创作基础。中国钢琴曲融入了民族音乐旋律,由此展现其民族化特征,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改编传统民族乐曲。中国传统乐器奏法、韵律、曲调独特,独具韵味。在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中,对于中国传统器乐曲目的改编则多遵循和声简单化、模仿乐器特殊奏法、模仿独特曲调等。如在钢琴曲《二泉映月》中,开头部分通过钢琴,模仿了原曲中二胡乐器演奏中的滑音、颤音奏法等。二是作曲家通过体验民族原生态旋律,为其提供了全新创作思路。如黄虎威的《巴蜀之画》,取材于四川民歌中的原生态旋律。三是在创作作品中,突出呈现了我国特色乡土气息,如《摇篮曲》《牧童短笛》《春之旅》等钢琴作品。

(三)民族音乐创作手法

在中国钢琴曲创作初期,作曲家改编或创作钢琴曲多采用和声方式。如在20 世纪初期,基于欧洲大小调体系,中国作曲家的钢琴曲创作主要是将民族音乐旋律与之融合,作品采用民族化创作手法。典型代表作品有陈培勋的《平湖秋月》,在该作品中,采用纵向分解和弦的五声性特征进行作曲,和声形态对比三度和弦,产生优美律动的意境。诸如《梅花三弄》《夕阳箫鼓》等音乐作品,在同一曲调上多重变奏,但较为朴素的创作模式,却恰好突出呈现了中国钢琴曲的民族化特色。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钢琴曲逐渐摆脱西方钢琴曲风格,以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为代表的钢琴曲,运用对偶、重复手法,结合了三度、四度音程,将中国思维与欧洲复调充分融合,加之乐曲中声部间的衬托,将鲜明浓厚的民族化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基于钢琴曲角度剖析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的创作

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结合是必然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为现代艺术创作赋予了艺术生命,也为自身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2]。基于中国钢琴曲角度,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现代音乐创作中继承了传统音乐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音乐家逐渐走出国门,前往欧洲深入学习音乐,此时,音乐家对我国传统音乐以及西洋音乐均有深入了解,提出利用西洋音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改进中国传统音乐,由此开始,我国音乐逐渐呈多样化趋势,中国音乐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国家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使得众多音乐家深入群众,体验基层民众生活,也因此诞生了许多传唱度极高且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音乐家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民族音乐各自的音乐特点相融合,如钢琴曲《小奏鸣曲》,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音乐事业的高度。改革开放后,更多来自西方的作曲技巧、演奏方法、西洋乐器流入中国,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样发生转变,作曲家的创作也从单一地模仿西方乐曲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开始继承并发展传统音乐,实现了传统音乐思想与现代西方技术的融合。

实际上,中国音乐较之西方音乐追求“新”“奇”,在美学思想及审美追求方面,则追求中国式“深沉、厚重、大气、圆通”,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气质和审美品格。而其形成是需要建立在对中国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信息涵摄与积淀的基础上。在中国当代作曲家群体中,不乏具备较高文化素养、文化追求、历史责任感等特性的作曲家。该作曲家群体一致认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需要“继承传统”“传承文明”,遵循“互文性”创作思维。一方面是在音乐创作中,灵活“引用”历史经典文本,另一方面则是根据作曲家的自身思想观念解读历史文本,通过借助新载体的形式将历史文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尽可能全面、丰富地涵摄到创作作品中,即实现现代音乐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

(二)当代音乐创作融入传统民族音乐

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乐器种类较多,常见的如古筝、琵琶、二胡等,当代流行音乐中,以《东风破》为代表,其创作时期正处于流行乐坛一片西化的背景下,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洋音乐结构的交流,是一种平衡性尝试。在乐曲中,加入了传统乐器伴奏,同时中国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在演奏过程中,我国传统乐器更注重旋律层面上的处理,极易在歌曲中表达出含蓄等情感。对于复古乐曲这一类的音乐创作,则通常是在传统音乐编曲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当下流行的音乐元素,由此为听众呈现双重感受,即古典音乐的含蓄以及现代音乐的热情,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从最初的“习作式”作品到现代的钢琴曲,完成了巨大转变。中国钢琴曲多取材于中国民族音乐,再进行移植、改编和创作。因此,在我国钢琴曲发展的几十年间,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内涵深深根植于中国钢琴作品中,最终创作出民族特色鲜明的现代钢琴曲。能够体现出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情的中国钢琴曲,包括《浏阳河》《彩云追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泉》等。

(三)当代流行音乐结合传统戏曲音乐

中国传统戏曲可谓人民群众重要的娱乐形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文化逐渐得到发展,并与现代音乐艺术相融合[3]。优秀的传统音乐,与经典的古典艺术相同,即使在当代社会,也不会失去其现实审美意义。现代音乐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当代流行音乐集合传统戏曲音乐的创作不再稀奇。随着“中国风”的兴起,两者的结合备受听众欢迎。

如《新贵妃醉酒》,就是典型的流行音乐风格搭配传统戏曲风格。而在钢琴曲中融合传统戏曲音乐,可促进戏曲元素与钢琴艺术的共同发展,既能够传承并发展中国文化,同时可拉近中华民族与西方钢琴艺术之间的距离,促进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创新。如《中国民歌七首》为钢琴独奏改编曲,根据各地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作为题材进行的钢琴曲目改编,钢琴声音作为和声,发挥了强大的音色呈现魅力与能力。其中不仅包括京剧、昆曲等地方性曲目演唱特点,还大胆尝试了对戏曲音色进行运用,并获得了成功。如《北京一夜》,在创作上,突破了对戏曲与当代音乐结合的原有认知,实现了与摇滚音乐的结合。在作品中,传统戏曲中的京剧元素与摇滚曲风完美结合,为整首音乐作品增添了京剧唱腔的独特韵味,使表现力更为生动,歌曲也同样感到回味无穷。例如,以周杰伦早期音乐作品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国风音乐作品,实现了传统戏曲与Rap 的融合,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式说唱”。从传统文化层面来看,传统戏曲与当代流行音乐的结合,影响了大批年轻人,使得戏曲的受众群体范围扩大,使其深入了解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四)传统音乐影响当代音乐作曲思维

在作曲家的精心安排下,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特有的形式不断发展,并得到了有效应用。一些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作曲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源泉。除了在创作思维层面,拥有深度思想的作曲家,将眼光聚焦于哲学层面,以在创作作品中融合深层次中国文化,表现出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化以及中国民俗。尽管可能在作品的命名上无法直观体现其深厚的哲学内涵,但当乐曲奏响,流转出的“音势”将时刻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特有的思想内涵。以道家“天人合一”为例,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中具有普遍性、永恒性特点的基本命题,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音乐艺术中,并作为作曲家思维和情感的源泉,成为一种传承惯性。如叶小纲《纳木错》《玛旁雍错》等“湖之系列”,与秦文琛共同创作的《大地·云影》《太阳的影子》等“草原系列”,等等。它们不仅蕴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还借助自然元素展现了对生命理解的态度及宗教敬畏感,在生机符号中融入主观思想意识,为静态对象赋予动态生命。

结 语

从中国钢琴曲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的融合,不仅能够发扬、继承传统音乐文化,更有利于向世界呈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未来将有更多机会使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碰撞与融合,这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钢琴曲作曲家民族音乐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大可当作曲家
夜的钢琴曲(六)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