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表演课程中歌剧演唱的融入—以排演歌剧《运河谣》为例

2020-12-08 09:34彭迎春湖南信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乐厅排练运河

□彭迎春 湖南信息学院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声乐课堂学习发声技巧,但是结合舞台表演时常常存在面部表情僵硬、声音起伏明显、发挥失常等现象,与声乐表演这一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相去甚远。《中外歌剧演唱》这门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从一名“琴房歌手”逐渐向“歌剧演员”这一身份转变,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学习动力。因此,本文研究了歌剧《运河谣》在排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帮助学生解决从声乐课堂转变到舞台表演中的难题。

一、歌剧排演的重要步骤

(一)解读剧本内涵

歌剧是一门涵盖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的综合艺术。它有丰富绚丽的舞台布景、庞大的演员阵容、严格的乐队结构等,集服、化、道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效果,充满了文学的积淀和高难度的表演技巧。那么,在排演一部歌剧前,首先就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例如,《运河谣》这一歌剧,其故事发生于明朝,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社会背景和风土人情,从而增进对歌剧的了解。

(二)找准剧中人物形象定位

在对歌剧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需要对剧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分析,明确歌剧中各人物的角色定位,深入了解各角色本身的年龄、职业、性格和身份。比如《运河谣》的主要人物之一——水红莲,她是一位由于逼婚而被迫出逃的卖艺姑娘,由此可以看出水红莲是一个敢爱敢恨、聪明机智又不失温柔善良的女孩儿。角色解读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角色定位,也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根据学生自己的认知重新设计和感知舞台效果。

(三)准确塑造人物个性

排练初期,由于学生对表演的基础经验欠缺,因此教师需进行耐心的讲解与示范。在排练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角色的动作表演设计中,充分挖掘人物内心的想法。比如《运河谣》第二幕剧中人物恶霸船主张水鹞出场时对水红莲唱道“我看见你就高兴”,而回头对秦啸生唱道“我看见他就讨厌”,这两句歌词既能表现出张水鹞的谄媚好色,也能看出他的凶狠恶毒。在反复排演中,要求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调整演唱时的面部表情和塑造鲜明的人物个性。

(四)结合音乐进行表演

在完成了表演动作排练和音乐内容的理解与学习后,再将音乐与表演相结合,这一过程学生需充分把握音乐的力度和变化,伴随音乐表达肢体动作和人物情绪,重视舞台的戏剧性和舞台的表演力,从而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

二、排演歌剧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构想

(一)对整部歌剧压缩删减

就歌剧《运河谣》而言,全剧时常约2 小时30 分钟,高校的音乐会排演一般需要在音乐厅中进行,表演全剧使学生的压力过大。因此,需要重视对这部歌剧的压缩和删减,在不影响剧情走向、人物关系和音乐冲突的条件下删除歌剧中无关紧要的段落。例如,删除《运河谣》歌剧中的选段:回到北京城后的《大豆白米花生》。

(二)科学安排有限的舞台空间

歌剧不仅包含表演和音乐,还需要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灯光、化妆等多种艺术相结合。此外,歌剧在表演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舞台空间,来实现合理安排,高校音乐厅的格局相对较小且十分平面化。因此,为了让舞台的利用率最大化,让整个舞台看起来不是一个长方形而是一个菱形,应该让高校音乐厅的上场与下场的区域充分发挥其作用,让整个音乐厅的舞台效果更加明显。

(三)借鉴戏曲表现手法

在歌剧表演过程中,由于受到舞台场地的限制,许多表演道具无法在舞台上使用,音乐厅的灯光操作也无法满足歌剧演出的需求。《运河谣》这部歌剧的部分选段可以利用戏曲的表现手法来满足《运河谣》的音乐会表演效果。例如,在角色上场后利用旁白、演唱的方式交代角色所处的地理位置、时间和故事背景,从而简化舞台布置,以增加观众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通过《中外歌剧演唱》这门课程,给学生排演了歌剧《运河谣》,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歌剧排练环节,最终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了歌剧《运河谣》。演出当晚,学生们高度投入、热情高涨,甚至比在平时的课程排练中更有激情。可以看出,把歌剧演唱融入音乐表演课程中,激发了学生对歌剧表演艺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从而提高学生今后在演唱歌剧或其他风格作品时的表演能力。

猜你喜欢
音乐厅排练运河
舞动未来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两个大忙人
如泰运河谣
音乐厅声频工程设计与应用
一座史诗级音乐厅的前世今生
汉堡音乐厅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