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教学中非技巧因素的培养

2020-12-08 09:34董蓉蓉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琵琶弹奏乐曲

□董蓉蓉 北京师范大学

琵琶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琵琶弹奏出的乐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引发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演奏琵琶乐器时,不仅要注意演奏技巧,最重要的是要带着感情进行演奏,并在演奏过程中传递某种情感。

一、琵琶教学中非技巧因素

琵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如果想让学生在弹奏琵琶时充分掌握技巧,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对琵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提高学生演奏琵琶的水平。在弹奏琵琶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用三根手指快速、均匀地弹拨同一根丝弦,弹奏琵琶时,手需要做的姿势及弹挑等基础知识。琵琶是一种艺术乐器。琵琶演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在琵琶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等非技巧性因素。琵琶演奏的技巧因素和非技巧因素相辅相成,唯一的区别是技巧因素和非技巧因素使用在不同的演奏阶段。但是,非技巧因素会使学生对学习琵琶演奏产生浓厚兴趣,并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琵琶的有效性。如果要在学习琵琶演奏的过程中使用非技巧因素来进行演奏,则此教学过程就将非常漫长,教师要有耐心,并逐步教会学生,也可以在学习某种乐器的过程中加以强调,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

二、琵琶教学中非技巧因素的培养方式

(一)加强情感教育

在进行琵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某种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利用琵琶的演奏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在演奏琵琶时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对琵琶演奏的作品产生兴趣,了解琵琶作品中的含义,通过科学、正确的演奏方法,利用琵琶的材质、构造以及振动等演奏出浑厚、明亮等原生的主音色和通过各种演奏技巧调整和改变原有的主题音色,从而对产生变化的音色进行区分。使学生可以投入自己的情感来进行琵琶演奏,从而提高学生弹奏琵琶的水准。

(二)重视审美意识

在学习琵琶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弹奏琵琶的技巧,还应当注重审美意识。在琵琶教学中,审美意识可以让学生对欣赏琵琶作品产生兴趣,而不是沉迷于演奏琵琶时所用的技巧。教师应让学生体会琵琶演奏作品的情感表达,并激发学生与作品产生心灵共鸣。许多著名的琵琶演奏乐曲都表达了不同的内在情感。有些作品所表现的风格可能是气势恢宏,例如,楚汉战争中我国最著名的乐曲《十面埋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弹奏的,这首乐曲运用巧妙的方式,让听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战争中壮士牺牲沙场的画面。还有将项羽命运作为乐曲进行演奏,可以让人感受到项羽悲惨的一生。在演奏过程中,所弹奏的旋律更加悲壮。所以每种乐曲,在演奏过程中以不同弹奏方式,和演奏者产生心灵共鸣,使聆听者仿佛置身其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告诉学生每一个琵琶演奏曲的背景,然后欣赏乐曲作品,并谈论琵琶演奏的技巧和旋律。让学生充分注意到审美意识与演奏技巧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演奏琵琶时的审美意识。

(三)注重乐感教学

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乐感,可以使学生演奏技巧在演奏琵琶的过程中突飞猛进。但是在琵琶教学中形成乐感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逐渐让学生身临其境,并感受乐曲中的情感。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乐感,在学习演奏琵琶的乐曲前,学生可以先进行旋律的歌唱,按照五线谱可以准确地进行演唱,如果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存在乐感问题,或者歌唱有误,教师可进行指导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对乐曲背景和当时演奏者心情,并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基本演奏的基础上,演奏出更加具有感染力的乐曲。

本文详细介绍了琵琶教学中非技巧因素,可以看出,非技巧因素在琵琶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首好听的乐曲需要演奏者在演奏琵琶时能沉浸其中,使聆听者和演奏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猜你喜欢
琵琶弹奏乐曲
琵琶老店琵琶声
动人心弦
交响曲
父与子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悲伤的乐曲
“琵琶”和“枇杷”
我的“反弹琵琶”
小星星
钢琴弹奏中三度音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