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时尚摄影课程教学转型

2020-12-08 09:34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艺术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媒介时尚摄影

□张 弢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 网络的低成本运营,基于纸质印刷的时尚出版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尚媒体纷纷寻找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从2015年至今,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康泰纳仕持续裁员,并于2018年宣布停止发行《Glamour》纸质印刷版,在持续亏损的同时将康泰纳仕国际与康泰纳仕纽约进行了合并;而中国的时尚传媒集团在2015年一次性裁员20%,并于2016年筹备了360 度数字及平面媒体《Vogue Film》的上市,以时装电影作为主要载体进行内容革新,彻底拥抱数字化浪潮[1]。

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时尚行业的话语权由杂志向意见领袖转移,而人们消费媒体的方式也发生了快速改变,重构了整个时尚出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由纸质媒体时代单一的平面图片需求向数字媒体时代集合图片、声音、视频的跨媒介内容过渡,这也促使了具备时尚影像创意思维和创新技术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高校时尚摄影的教学理应顺应数字浪潮,集合视觉传达设计、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传播学等专业的技术和内容优势,变革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从时尚摄影师到时尚影像内容聚合者——转型时期的人才需求

(一)从时尚图片到时尚影像

美国著名时尚摄影师尼克·奈特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时尚杂志已经过时了,它们已经不再被需要了。杂志一期能卖5 万本、10 万本,当有人像金·卡戴珊这样有过亿粉丝,能有力量的就不是杂志,而是他们这样的名人。杂志不再能决定谁是时尚界最有话语权的人了,社交媒体改变了一切。”尼克·奈特作为著名时尚摄影师和时尚电影的早期实践者,在2000年成立了Show Studio 来展示和推广时尚电影[2]。

关于时尚电影我们有两种理解:一是站在品牌传播的角度把时尚电影理解成时尚品牌的微电影广告;二是站在时尚摄影的角度,把时尚电影理解为时尚类图片的动态化,是一种媒介手段的拓展。以上两种理解都可以视作在时尚工业体系的数字化浪潮下,品牌方和时尚媒体的影像传播手段。

从时尚媒体的内容呈现和媒介平台的需求角度来看,单一的、程式化的时尚摄影图片已经使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兼具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跨媒介影像内容成为更加有效的沟通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时尚摄影课程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时尚影像制作人才培养的转型

北京服装学院利用专业多样性和在时尚教育领域的多年积累,把摄影、传播学、广告学、服装表演专业整合成时尚传播学院,面向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时尚影像的教育上富有前瞻性和示范性。但这种“内容+技术”的学科整合在国内并不多见。

在国内的大多数艺术类高校中,提供传统时尚的摄影课程的摄影专业、提供视频制作课程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提供时尚传播课程内容的传播类专业一般分属于不同院系,学生很难有足够的课时去学习相关专业类课程;而摄影和电影又有各自的语言体系和技术标准,专业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面向未来的时尚摄影教学则在锻炼学生时尚影像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之余,还要求学生根据受众、媒介平台的不同进行创意内容的生产。

二、在高校时尚摄影教学转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时尚品牌的形象塑造作为架构课程内容的基础

当下,时尚品牌形象的塑造不再完全依托于具有时尚话语权的少数时尚媒体,更加依赖于品牌自身在社交媒体中与年轻消费者的互动关系。品牌方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建立若干个账号,并根据平台的传播属性生产和分享创意内容,包括文案、图片、插画、视频等。

教学环节可由品牌形象调研进入,充分分析品牌属性和品牌诉求,根据受众特点生产特定内容。时尚摄影的创作不能完全依赖于对时尚摄影史的了解,即通过对摄影史上重要的摄影师作品的视觉语言的分析与模仿来拍摄自己的作品,其本质上仅仅是一种摄影技巧的学习,但是长此以往也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深学生对时尚文化的理解,重视时尚文化内容建设。

(二)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跨学科的教学内容

多学科教学内容的高效协作。新媒体时尚摄影教学内容分属于传播学、电影学、美术学等多学科,各学科内容的课时分配成为难点。在学分有限的前提下,要依据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充分挖掘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连接点和交叉点,建立作业共享机制和集体作业制。如在本校某学期的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先由《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研究时尚品牌的传播策略并生产创意方案,在《时尚影像》课程里学习时尚摄影的审美要点和表达方式等。各任课教师可站在所授课程的角度考量已完成的图片和短片,从而在有限作业量的前提下有效训练学生的能力。

重视时尚影像的视听语言训练。以往的时尚摄影教学更多地探寻了时尚图片的审美属性和表意功能,本质是二维平面下的视觉呈现。时尚影像的视听训练,一方面要充分借鉴电影成熟的视听语言训练体系,充分认识声音在叙事、情绪渲染上的作用,以加强声音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实现时尚影像在影像实验中的可能性,可以充分借鉴实验电影和时尚图片作品在影像形式上的探索。

(三)根据受众和媒介形态制定影像标准

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分众化成为时尚影像传播的新趋势。时尚影像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智能手机上的社交媒体或视频平台。要全面适配主流高端手机的影像技术标准,如三星S20系列手机屏幕最大分辨率为3400×1440p,120Hz 刷新率,并支持HDR+和杜比全景声。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智能手机、电视、激光投影仪等播放设备的技术标准会趋向高度统一;5G 的宽带将允许高品质的时尚影像在移动端的传播。另外,传统的制作流程需要摄影机、电脑、智能手机的相互配合;而随着苹果、华为等智能手机在影像制作技术上的升级和移动端专业剪辑软件的优化,利用智能手机完成“拍摄—后期制作—发布”的流程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媒介手段和媒介渠道的统一,并大大降低了影像制作的技术门槛和成本。

三、媒介融合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时尚摄影的影像化、时尚媒体的数字化成为大势所趋,时尚影像内容聚合是将来时尚摄影师或影像工作者的主要目标。而时尚摄影课程教学也面临着师资、设备与实践平台不稳定等难题。

(一)师资结构调整

现有时尚摄影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多围绕平面摄影而构建。其时尚摄影的审美特征、评判标准如色彩、光线、构图,均建立在静态图片的美学基础之上。在时尚摄影教学的转型中,如果固守传统观念将会使培养的学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知识体系落后,动手能力弱,成为当前不少艺术类院校专业教师的真实写照。

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现状。一是敦促现有教师进行知识结构更新,充分发挥教师在视觉造型语言积累上的优势,强化针对时尚电影视听语言的学习,并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充分挖掘时尚品牌在视听传播上的可能性;二是补充具有时尚影像制作能力的、有充分实战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二)硬件设备建设乏力

国内多数高校的相关专业在硬件设备的数量和技术标准上都难以满足课程的需要。设备采购周期偏长,硬件设备往往在采购完成时便已经落后时下的影像标准;二是忽视对声音制作实验室的建设,无法从整体上提高影像质量。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各高校可以考虑采购轨道、LED 灯、三脚架、录音机等可以长久使用且不易淘汰的辅助性设备。在数字相机和电脑方面,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甚至是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

(三)实践平台的搭建

实践平台已由原来的纸媒逐渐转向网络媒体。首先,综观中国时尚杂志的微信公众号或视频网站的账号,它们在时尚类影像的制作和发布方面也处于探索期,难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其次,较为成熟的时尚影像作品往往需要专业团队的合作且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学生作品往往难以达到时尚工业的影像标准。

一方面可以与当地有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校建立密切联系,依托于时尚美学体系使学生树立美学观念,并为服装设计专业同学的作品集和毕业展拍摄时尚类影像,用于毕业展、大学生时装周等平台展示,拓宽时尚影像作品的展示渠道。

另一方面,与图虫、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或时尚类自媒体建立广泛合作。自媒体对影像的需求量大、更新周期短,内容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在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开拓和媒介平台的快速演化的大环境下,探索新型的合作关系成为课程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也是时尚摄影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 语

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培养符合时尚工业影像标准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要想成为跨媒介时尚影像制作人才,不仅要掌握包含图片、视频、声音的数字影像制作流程,还需要突破艺术创作的思维局限,把控全新的传播理念、创意思维、文化视角。为了满足传媒行业、时尚行业、艺术行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时尚摄影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媒介时尚摄影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