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职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12-08 12:46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职

鄢 嫦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档案馆, 湖南 长沙 410116)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习总书记也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如何立足实际,充分挖掘并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育人功能,开展文化传承和红色教育工作,值得探究。

1 红色档案的基本内涵

红色档案具体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个机关、组织和个人在各种对敌斗争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红色档案是根据中国特定的革命经历而提出的特有名词,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原始记录性。原始记录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它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类活动,发挥着“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作用。红色档案真实地再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革命活动,可以充分了解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寻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所做的不懈斗争。二是政治导向性。红色档案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革命斗争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政党成长历史的某个侧面体现和历史缩影,相比于其他档案,具备独特的政治内涵和政治价值,政治导向色彩较强[2],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大众的民族情怀,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

2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习总书记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3]。当前,高职教育积极探究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但对红色档案的挖掘程度不深,红色档案融入高职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红色课程内容需进一步丰富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红色课程主要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是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学习红色文化、领悟革命精神的主要来源。但从课程内容体系来看,主要为理论性、识记性内容,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待加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较低,致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足,对革命精神的领悟不深。事实上,红色档案资源丰富,且具有地域特征,各省档案机构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了挖掘与开发,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档案作品。譬如,湖南省档案馆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策划出台的“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系列视频,讲述了革命伟人的革命故事。这些都是红色教育的重要素材,可以在相关课程中组织学生观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革命文化和精神。

2.2 红色文化熏陶需进一步强化

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长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职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主要有几个途径: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政课程教育,但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兴趣不大,研究不深,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有限。二是针对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党组织吸纳学生加入党组织,通过系统的红色教育提升学生的党性修养,但此类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党员,受众面小。三是通过各类学生活动。如新生军训、新生红歌比赛、国庆节日活动或其他社团活动等,这些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红色情怀,但此类活动具有阶段性,持续性影响较小。总体而言,高职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还需进一步强化。

2.3 红色资源获取需进一步规范

进入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高度发达,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但网络传播内容庞杂,品质参差不齐。部分网络平台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度,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对红色文化进行歪曲恶搞,严重削弱了红色文化的积极意义[4]。高职学生年龄一般分布在17~20岁阶段,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心智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引导学生通过官方权威的渠道获取红色档案资源、学习红色文化。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http://www.saac.gov.cn/)专题热点板块中的档案编研作品;湖南省档案信息网(http://sdaj.hunan.gov.cn/)档案查询、网上展览板块均设有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可以为高职红色教育提供素材。

3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职教育的路径分析

3.1 档案机构:多途径开发红色档案资源

档案机构作为红色档案资源的主管机构,需充分挖掘和开发红色档案资源,为高职红色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

3.1.1 有效整合红色档案资源

红色档案资源是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资源,以湖南省为例,据省档案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省革命遗址总数达到1 832处,红色档案近10万卷(件)。”[5]红色档案资源丰富,但分布广泛,有必要对分散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一是丰富红色档案资源体系。以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红色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彰显地域特色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此外,可以面向红色纪念馆、民间文化组织、政府文化机构及个人等征集红色档案史料,丰富馆藏。

二是开发红色档案文化制品。譬如,出版红色刊物。湖南省红色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组织编撰《湖南省红色档案馆馆藏精粹》,主要对抗战时期的珍贵档案、毛泽东主席系列档案进行编纂,通过红色刊物,传播红色文化、扩大红色文化影响范围及力度。又如,拍摄红色影片。以馆藏的红色素材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以红色影片的形式呈现,“红色原型+艺术创作”兼具真实性和艺术性,更能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共鸣,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再如,打造红色节目。北京卫视开设了《档案》纪实栏目,披露社会传奇、情感故事等。可以打造红色节目,以馆藏红色档案为依据,挖掘红色档案背后的红色故事。

3.1.2 积极建设红色专题网站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建设红色档案资源专题网站,借助网络平台整合红色档案资源、传播红色文化,对于扩大红色文化影响范围、发挥红色档案资源价值十分有利。建设专题网站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建立与高职院校的链接。建设专题网站主要服务于高职院校的红色教育,应与高职院校官方网站建立有效链接并设于学校官方网站首页,方便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利用。或者与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有效链接,借助其力量推行。二是合理设置专题板块。以时间、地点、人物及专题等为分类标准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并设置相应的板块,多形式展示红色档案。譬如,国家档案局官方网站上就设有1945年党旗党歌委员会公布的所征集部分党旗设计式样的图片展;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从“五一口号”到开国大典档案文献专辑》等。此外,设置互动板块,积极吸纳用户的建议和意见以促使网站的不断完善。

3.1.3 有序组织红色展览活动

针对高职院校的红色展览活动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微”展览。开通红色档案微信公众号,利用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功能,将经过后期编纂的档案成品向高职学生推广,如图文并茂的图片展、声情并茂的视频展等等。二是开展红色档案资源进校园展览。借助重要的时间契机,譬如五四青年节,选取五四运动中涌现的优秀青年代表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深刻感受青年心系祖国、为国当担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国庆节,策划相关的红色档案展,回顾革命先烈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热血和生命,使学生深刻领会革命先烈浓厚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珍惜当下。此外,各省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可以联合省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面向高职学生开展红色档案知识竞赛,将红色档案知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提高红色档案资源的影响范围,深化红色档案资源对高职学生的影响程度。

3.2 高职院校:多途径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3.2.1 以思政课堂为阵地

高职教育构建“思政课”为主阵,“专业课+选修课”为辅的红色知识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主抓思政类公共课程。主要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红色课程,这些课程是传播红色文化、传授红色知识最主要的渠道,部分可公开的红色档案,如革命史料,可以作为教学素材直接引入课堂,档案影像资料则可作为辅助素材在适宜的教学时间播放,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此外,充分运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利用红色档案专题网站、红色影片、红色档案纪实节目等资源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知识获得感。

二是抓住档案类专业课程。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普遍开设《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可以借助专业课程平台开展红色教育,主要集中在档案编辑研究这一章节。各综合性档案馆的官方网站均设有档案编研成品展览板块,如国家档案局官方网站中的《档案天天看——毛泽东档案系列》、文献记录篇《新四军》、电视文献片《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等等。通过观看系列红色档案编研作品,一方面掌握档案编研的基本流程与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是抓住文化类选修课程。当前,高职院校构建了“线上+线下”丰富的选修课程体系,文化类选修课程也可以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平台。譬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选修课程《湖湘文化》,可以利用省档案局官方网站的资源系统讲述红色故事,如《血战三湘卫山河——湖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档案展》、《抗日战争在湖南图片展》等等。

3.2.2 以课程思政为契机

习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得到大力推广,时间一般时长为3~6 min,这为红色档案融入高职教育提供了契机。

借助红色档案挖掘、讲述地方革命人物的红色故事,如河南省档案局官网上的《永远的丰碑——张漫萍》、《刘华清将军在方城大地上的战斗足迹》,等等。通过观看红色档案影片了解历史,如央视2011年播出的《红色档案》,以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珍藏的建党以来的重要历史文献为切入点,对现有影像资料重新编辑、配以实地拍摄和解说等形式,客观评价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6]。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平台中的红色档案故事,如《红色档案——陈毅过麻田,浩歌赋太行》、《红色档案——走进南通革命老区:抗战烽火》等。此外,可以关注相关的红色档案公众号,带领学生一起探究红色档案背后的红色故事。

3.2.3 以实践活动为辅助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有效方式,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形式新颖的实践教育活动,促进红色档案融入高职教育,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通过阅读推广活动推广红色档案编研作品。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图书馆每年会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而依托图书馆成立的读者协会,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将各档案机构的红色档案编研作品作为读物进行推广,譬如湖南省株洲市档案馆利用档案文献编辑出版的《红色历程》《新城印记》《特色档案》;再如浙江青田县档案馆出台的一系列红色读本《中国共产党青田简史》《青田英烈》等。红色档案编研作品以原始档案文件为素材,通过后期编辑加工形成红色读物,借助阅读推广活动和读者协会活动,能在全校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

开展针对红色档案的专题调研活动。大学生开设有暑期“三下乡”活动,学校可以以“地方红色档案挖掘与利用”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利用暑期组织学生深入综合档案馆、红色档案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及党史办等各机构阅览红色档案,通过阅读原始红色档案深刻体会红色文化。调研后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分析当前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各文化机构特别是档案馆提供参考。

开展利用红色档案的现场教学活动。目前,档案机构是保存红色档案最重要的基地,如湖南省红色档案馆珍藏各类红色收藏品300多万件,湖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5 006件。高职院校可以将上述机构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精心组织学生赴各地档案机构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通过查找红色档案、阅读红色档案、聆听红色故事等途径,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高职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追忆红色浪漫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