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古诗词

2020-12-08 16:20
魅力中国 2020年18期
关键词:时节古诗词变化

(临颍县职业教育中心,河南 临颍 462600)

自然地理教学中,经常用的道具是地球仪、地图和PPT,基本能较为形象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翻开古籍,历代诗人、文学家,往往借助于祖国的名山秀水,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许多古诗词对宇宙天体、自然变化、名山大川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诗词中不仅反映了昼夜更替、地区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景观的不同,也反映了一些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果能在地理课堂中穿插一些古诗词,相信地理课堂将更加活泼生动,更加具有吸引力,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为枯燥乏味的地理课堂平添更多的文化底润,相信会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加深记忆,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有一定的帮助。

一、宇宙环境与古诗词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更是如此,有时借一句趣话,课堂就会增加几分诙谐,用一句诗词导入,就会立刻激活课堂。在地球与宇宙环境一章,讲到《地球运动》时,我喜欢首先引用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我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然后我会问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有同学就会说“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我就会说“其实同学们比孙悟空厉害的可多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候同学们就会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很期待答案。然后归纳出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轻易而举的就理解和掌握了地球自转的特征。

二、天气变化与古诗词

天气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讲到锋面系统与天气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种锋面类型,我给出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边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赵师秀《约客》“黄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问这些诗句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都是描写降水,可各有其特点,差异较大,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些现象?将古诗词作为问题提给学生,可使学生有亲切感和新鲜感,同时也了解并巩固相关知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象说明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雨或雪的天气变化过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象说明暖锋过境时,其移动速度比冷锋慢,多连续性降水,特征是强度小、范围广、时间长。“黄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说明,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并受到地形的阻挡,使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呈静止状态时,会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因此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锋面影响下形成的不同自然景象。

三、季节变化与古诗词

季节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边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来划分四季。全球划分季节的方法有三种,我国最早以四立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讲四季我就会给学生提到很多诗句: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讲的是春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讲的是夏季,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讲的是秋季,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讲的是冬季。讲四季更替,更离不开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2016 年11 月30 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把这些内容讲给学生,势必会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自然景观与古诗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些自然景观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见过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加深对自然观的印象呢?

在讲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时,以水分为基础地域分异规律,我引用岑参的《走马穿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这几句诗描绘出我国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东到西出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这样学生也容易掌握。还有在讲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时,因为我们这儿是平原,没有山地,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于是,我借用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由于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 米温度下降0.6 度,正是由于这种垂直地带性,才造成了山上山下花期的早晚不一。

我国古代诗词作品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因此能够千古流传。在地理课堂上运用这些古诗词,不仅可以增加地理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而且能够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地理有效的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使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时节古诗词变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寄追思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鸟的变化系列
初夏时节要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