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方法

2020-12-08 16:20
魅力中国 2020年1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常规

(西安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陕西 西安 710000)

幼儿是一个思维活跃、缺乏集体意识、自控力差的特殊群体,做好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工作、通过引导、规范、榜样示范等方法引导幼儿学会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建立起良好的班级常规是每名幼儿教师的“必修课”。但是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时缺乏科学性,有的教师过于放纵幼儿活跃的天性,轻视正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果只能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养成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还有的教师在班级常规教育中过于讲究“教条主义”,看待问题死板,处理问题强硬,这种不科学的班级常规管理方式则很可能引发幼儿逆反心理,影响他们身心健康。要想在不扼杀幼儿天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建立起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就必须结合幼儿身心发展实际,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当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常规制定群策群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班集体不能缺少明确的、具有极强约束性的班级常规。只有制定明确的班级常规对幼儿在园的各项活动进行必要的约束,才能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刚入幼儿园的幼儿的行动随意性强,他们的行事更喜欢按照个人的意愿,因而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规则他们往往缺乏主动遵守的意识。幼儿教师在班级常规制定上可以采取群策群力的方法,与幼儿一起参与到班级常规制定过程中。在共同商讨、思考如何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幼儿会对班级常规的可行性、科学性等进行自发思考,进而共同商讨、制定出合理的班级常规,教师利用班级常规对他们进行约束时,他们不会因为这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规则而产生逆反心理。例如针对最常见的饮水常规,幼儿根据平时积累的饮水经验及教训,从接水、喝水的正确方法、水杯摆放等方面对自己的饮水行为进行规范。由于班级常规是教师主动邀请他们参与制定的,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不仅自己主动遵守,还对违反常规的同伴进行提醒。

二、常规教育重在引导

对于幼儿而言,纵容他们的不当行为或在常规教育中采取说教方式都不如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引导。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遵守班级常规。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班级常规编制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创编成趣味故事,或者在特定的活动之前播放音乐,给幼儿一定提示。另外,教师要善于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针对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提出表扬,引导其他幼儿向他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自行从身边的伙伴当中寻找“行为规范标兵”,并说说他的行为到底好在哪里。对于行为规范的幼儿以及发现别人身上闪光点的幼儿,教师要分别给予不同奖励,可以将小红花、贴花贴在他们的胸前。为了赢得老师的奖励,幼儿的行为将更加规范,他们也更善于从其他伙伴身上发现闪光之处。第三,最好的班级管理方法是引导幼儿自我管理。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治、互相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违规惩罚讲究艺术

违反班级常规的惩罚必不可少,但要想在惩罚幼儿的同时取得实效,则要讲究教育艺术,灵活采取惩罚方法。激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让违反班级常规的幼儿充分发挥小主人的作用,帮助老师一起对事情进行善后处理,可以帮助违反班级常规的幼儿逐渐养成自觉遵守常规的好习惯。在幼儿违反班级常规后,为他们提供多种正确选择,他们在做出正确选择的过程中会主动遵守班级常规,而不是对教师的强硬措施感觉反感。另外,对于多次提醒、多次引导仍旧违反班级常规的幼儿,教师可以将他之前获得的荣誉去掉一项,让他意识到不遵守班级常规是错误的行为,进而在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基础上及时改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例如笔者班级内部有的幼儿经常撒谎却没有意识到行为的错误性,笔者就将匹诺曹的故事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幼儿看到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改掉说谎的坏毛病之后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男孩,他们意识到了说谎是不正确的,都主动改变了这个坏习惯。

总而言之,加强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规则意识,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要想提高班级常规管理实效,幼儿教师应在理解、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班级常规,将刻意提醒、严格督促转化为正确引领、成功激活幼儿心灵中的自律因子,才能让幼儿主动遵守班级常规、严格自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也才能让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变得愉快、有序,才能将幼儿培养成为懂自律、守规则的文明小使者。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常规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常规之外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