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劳动教育的新特征与实施路径

2020-12-08 07:27王婧
魅力中国 2020年39期
关键词:劳动专业大学生

王婧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背景意义、总体目标、基本内涵、实施途径等,为学校全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提供了总体部署框架。

当前,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还具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于高校而言,劳育是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高校劳育的目的,即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积极劳动意愿、实干劳动态度、创新劳动理念、专业劳动素养、大局劳动情怀的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新特征

高校劳动教育,既要突出时代赋予它的新内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旨,又要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劳育,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征与素质需求的教育体系。根据《意见》中对确定劳动内容的相关要求,本文认为针对大学生的劳育须呈现新特征,表现为与开展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与培育公共服务意识相结合三方面。

(一)与开展专业教育相结合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劳动不仅限于体力劳动,更应是体力与脑力的有机结合,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内容,与今后学习、就业方向密切相关,任何专业教育包含劳动特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能更好地激活带动劳育,是高校开展劳育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渠道上,劳育融入专业教育当中具备可能性,首先在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这一重要载体,实现课程劳育,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性,传授基本劳动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劳动价值、增强劳动意识。其次是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引导大学生组织或参与各项实训学习、教学见习实习、专业学科竞赛等,促进他们从亲身经历中获取劳动体验,深化劳动认知、提高劳动技能。同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也能为高校施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提供有效手段。

(二)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

《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提倡在劳育过程中融入新知识、新业态、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以培养创造性劳动人才,这既符合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规律,又契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供应需求。劳创结合,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劳动内容、灵活劳动形式,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热情,打破原先“劳动既体力劳动”的认识局限,同时也有利于将坚持不懈、严谨细致等优良劳动态度运用到创新创业的探究当中。另一方面从长远而言,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成为创造社会效益的职业劳动者,高校劳育突出创新创业特征,符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客观要求,是高校劳育与社会接轨的着力点。

(三)与培育公共服务意识相结合

在“五育并举”理念中,劳育具有树德的育人价值。在高校,劳育的实施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始终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犹如《意见》中提到“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长久以来,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中存在功利、短视等一些误区,缺乏锻炼意识与奉献精神,高校劳育应正视这一问题,并将之纳入劳动教育的重点内容,着重从日常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课余或节假日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项目等各项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不易与帮助服务他人的愉悦,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意义与举措,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端正就业价值观,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二、“三位一体”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一)开设劳育课程,实现课程劳育

根据《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这一要求,课堂教学是教育主渠道,劳育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开设劳育公共必修课与选修课。高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与需求,制定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开设劳动理论课、实践课与专题讲座,发放劳育课程教材,设置劳动教育学分,实施运行、评价等相关配套制度,在尝试实践中探索劳育学科建设与理论体系。引进或培养一批具备一定教学水平的专业老师,组建劳育师资队伍,着重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了解劳动是人的立身之基,劳动创造人类、推动社会进步;树立尊重劳动与劳动者,依靠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

第二,劳育融入其他学科课程,实现课程劳育。任何课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能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其中的劳动态度、劳动行为与劳动品质,具备劳育功能。因此,实现课程劳育,一方面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相结合,理解劳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增强课程劳育意识,重视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劳动能力、塑造劳动精神。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课程劳育的能力,主动学习、发掘本课程教学资源中有益的劳育因素,并思考如何将之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化。例如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上,就可以重点将我国古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简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朴实忠厚等传统优良劳动品质,于教学过程中进行点拨;在科学技术类课程中,注重强调专家学者们进行科技探究时严谨细致、勇于创新、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等劳动态度与精神,激发学生对劳模、工匠精神的敬畏感与学习动力。

(二)注重第二课堂,有效开展劳育活动

高校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开展课后教育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筹划组织有目的有意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劳育活动,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吸引学生们自主参与其中,是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

第一,开展劳动模范及其典型事迹学习,可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交流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时代劳模的先进典型事迹,邀请行业劳动模范走进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分享劳动经验体会,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做一名社会劳动者,来深化尊重劳动、诚实劳动的观念。

第二,筹划组织劳动周、劳动月等系列活动,重点从教室、宿舍、校园各功能区的净化美化等方面,增强大学生自觉参加劳动、担当劳动职责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拓展活动形式,例如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空间美化大赛、演讲征文比赛、短视频直播大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促进大家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劳动意愿。

第三,设置勤工俭学劳动岗位,鼓励有服务意愿、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兼任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绿化园丁等岗位,以自身劳动完成工作职责,体验辛勤劳动的不易,进一步明确劳有所获、不劳无获,劳动创造价值等观念。

第四,以创新性学习活动,构建新型劳育平台。一则结合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组织开展创新性劳动活动,激发学生创造潜力;二则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项目,以赛促学,提升专业劳动素养。

(三)社会实践是高校劳育的重要载体

劳育的目的是协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人才,人才最终需要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大学生要实现从学生到社会生产者的过渡,融入社会实践的劳动行为具有很大作用。高校开展劳育要发挥协同育人功效,获取家庭与社会支持,集聚统筹社会地方优势资源搭建劳育平台,将学生参与劳育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第一,筹划组织结合专业学科特色、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渠道。一方面注重建设校外劳育实践基地,联系协调当地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单位,定期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田间、工厂车间、高新科技区等区域,开展劳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组织集体性专业见习、实习,或指导学生主持参与具体专业实践项目,因地制宜结合地方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底蕴、社会经济条件等,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类劳动活动,在专业实践中学习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

第二,注重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普遍参与其中。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是目前大学生热情高、意愿强的社会实践形式,高校劳育要牢牢把握这一途径。高校应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凝聚群众的功能,以先进思想为引领,组织开展主题公益活动、联系参加校外正规公益组织发起举办的区域性社会公益活动,如寒暑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文明城市创建、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福利机构、特殊人群中去,以自身劳动帮助弱势群体、服务民众,积累多样劳动体验,树立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等时代所必需的公共服务意识。

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同多方力量,构建保障机制。除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内容外,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置、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调整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设置计量考评、形成激励机制等,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教育问题。

猜你喜欢
劳动专业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热爱劳动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