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DNA
——以包装设计专业课为例

2020-12-08 07:27熊翼霄
魅力中国 2020年39期
关键词:专业课中华传统

熊翼霄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具备价值引领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充分认同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各类课程教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二是教师要从政治、思想和文化知识三方面夯实自己的底蕴,提升价值引领的能力。从政治层面看,教师要关注形势与政策,学习党史和国家的发展历史,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结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树立文化自信。从思想层面看,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教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诚实做人,严谨做事,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国家成人成才。从文化层面看,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激发时代创新的火花,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贡献力量。

那么,高校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如何在专业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DNA,就成为了专业课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艺术专业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在专业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DNA。笔者作为普通高校的一名艺术专业教师,现以在包装设计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的切身体会,谈谈专业课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DNA。

一、包装设计专业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包装设计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教学涉及人文社科、艺术、历史文化等知识,具有极强的人文艺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思维。包装设计专业课的内容包含造型、材料、文字设计(中文和外文)、图形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等,是一项整体性、综合性设计,涉及的知识也是方方面面,可以说包装设计实践就是在进行一种文化活动和一种艺术创作,因此,只有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才能为包装设计提供“源头活水”。

二、包装设计专业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途径

(一)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NA。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传统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科技等领域的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NA,为包装设计实践插上“隐形的翅膀”。

首先,专业教师要关注学校优质网络课程和资源库学习平台等信息化资源,根据包装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选定相关的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加大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的选修学习,强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人文智慧、职业素养等方面教育。

(二)用好包装设计专业课“主渠道”,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教师要研究包装设计专业课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领域、学科前沿、国际国内潮流、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等角度,把中华传统文化自然融入到课程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评价等各环节,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1.课前课程目标设计和教案课件编写时,有意识地把中华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设计的考虑范围。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以邓嘉琳副教授为首的教师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上精心打造的《包装创意设计》在线课程中就纳入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包装设计案例,在该课程的国潮包装创意设计单元中邓老师带领学生们在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挑货郎的货担中、商人的店铺中寻找到了大量的商品包装形象。带领学生追溯国潮包装的根源、赏析中国潮流包装的特色,彰显了传统艺术。

2.理论讲授中的自然链接

(1)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为课堂做准备。

对于传统知识匮乏的年轻人,教师提倡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观看如《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高质量文化节目,并在课堂上穿插传统文化知识竞答小游戏,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寓教于乐。在进行包装专业实践之前,提前让学生准备与之相关的传统民俗文化。如笔者所授的包装设计专业课在进行湖南特色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时,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当地故事、当地习俗等,以便设计需要。学生在提交的长沙臭豆腐包装设计作品中,就结合之前的搜集,巧妙的把长沙人用于称赞美食的方言加以拼音和注释,比如“好恰(好吃)”“韵味(很赞、有意思、好吃)”等,融入到了此次包装设计中,彰显了民俗特色。

(2)课堂导语的巧妙引入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笔者通过“云课程”,在包装设计教学实践中导入四个自信,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及传承,同时又肯定现代科学技术在传统文化发展、创新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笔者在课堂中谈到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时,导入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国潮”现象,汉服成为一种时尚,600多岁的故宫成为网红。对于包装上面的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设计,教师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使用传统图案、传统符号、中国传统色的优秀现代包装设计案例。倡导学生用年轻人的语言赋予传统文化现代的美感,将传统文化融入潮流的创意,彰显了传统文化。

(3)实践实训教学中努力做到技术与艺术的自然融合

艺术的表达要靠技术的支撑,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中恰好反映了这种关系。在进行包装结构设计的章节,教师要求学生用AI软件进行包装盒型结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包装结构的尺寸、比例等元素。实践教学中坚持赏析与演绎并重的手法。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能引导学生怎样去赏析一件包装作品,还必须有为学生现场制作的功底。笔者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上演示纸盒的制作,并对学生上交的纸盒一一指出问题所在,现场进行修改。

(4)课后作业评价与考核的适当考量。

笔者在包装设计专业课作业考评中,采用分组PPT演示,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次上台讲解设计思路、设计主题、设计过程、设计亮点、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和创新等,然后师生点评,这种作业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过程性考试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进行评价。教师要按“N+1+1”模式开展过程性考试。N是多种形式的过程考核,包括课堂笔记、讨论、出勤情况、实践实验考核、期中考试、平时测验、作业等,N原则上大于或等于三;第1个“1”是课程期末考试;第2个“1”是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的特色考试。

包装设计实践是一门精细活,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又要求学生不能失去艺术的表现。鼓励学生要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进行包装设计,用技术手段去表现艺术,通过作品的实现,反过来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DNA融入包装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积累、传承、丰富、发展、提升、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元素很好地融入包装设计作品中,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中华传统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