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结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2020-12-08 02:08贾逸文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31期
关键词:炎症性结肠镜螺杆菌

贾逸文,唐 阳,彭 琼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安徽合肥230001)

0 引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黏膜中,该菌可分泌尿素酶、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并以此诱发人体一系列胃肠道症状[1]。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2]。它被认为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罪魁祸首。Hp 除了能引起胃肠道疾病外,还被认为具有胃肠外效应,Hp感染还可能和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荨麻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3]。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Hp 感染可导致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由以下主要成分组成:腹部肥胖、血脂异常、葡萄糖耐量异常和高血压。结肠息肉作为一种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与肠道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关联。研究证实代谢综合征诱发的肠道上皮炎症改变是结直肠癌的一个危险因素[4-5]。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结肠镜检查和Hp检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旨在探讨Hp感染与结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内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结肠息肉的患者679例,并对上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大于18岁;(2)同期通过14 C 尿素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且检查前一个月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组胺2 型受体拮抗剂(H2A)、抗生素、铋或硫糖铝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癌症病史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2)胃肠外科手术,包括部分或全部胃切除术或结肠切除术;(3)炎症性肠病史;(4)肾脏疾病;(5)怀孕和哺乳;(6)使用已知能起作用的药物血液凝固,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者。本研究共纳入结肠息肉患者512 例。并纳入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473例作为对照组,要求上述患者为同期进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无结肠息肉病史,同时完成Hp 感染检查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结肠息肉的诊断

结肠镜操作由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过6个月或更长时间培训并进行过500 次以上结肠镜检查的医师进行。插入盲肠的成功率为97.6%。进镜到达回肠末端后,缓慢退出结肠镜,仔细观察结肠壁黏膜,撤退时间不少于6 min。检查结束后,记录所见结肠息肉的镜下表现,包括息肉部位、息肉个数及相关病理情况。根据息肉个数,分为单发息肉组和多发息肉组;根据息肉病理类型,分为炎症性息肉组和腺瘤性息肉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是空腹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或胃镜下快速尿素酶实验的结果。上述检测手段任意一项检测为阳性者认为Hp感染者,检测为阴性者认为无Hp感染。

1.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 版(SPSS Inc.,芝加哥,IL)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定义为P<0.05。连续样本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与结肠息肉发生相关的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按照分组对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正常组(473例,男性192 例,女性281 例),男女比例为1∶1.46,平均年龄(53.7±11.5)岁。结肠息肉组(512 例,男性327例,女性185例),男女比例为1.77∶1,平均年龄(58.1±9.9)岁。结肠息肉组中,按照病理类型分组为炎症性息肉组(245 例)、腺瘤性息肉组(267 例)。按照息肉数量分组为单发息肉组(337 例)、多发息肉组(175例)。

2.2 正常组患者的Hp感染情况

正常对照组473例健康查体人员中,使用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法测得Hp 感染发生率为41.4%,其中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的Hp感染发生率分别是37.5%和22.4%,统计分析发现Hp 感染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χ2=16.3,P<0.01),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

2.3 结肠息肉组患者的Hp感染情况

2.3.1 结肠息肉与Hp感染的关系

结肠息肉组的Hp 感染发生率57.3%(293/512),明显高于正常组Hp 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结直肠息肉患者相对正常对照的Hp感染发生率的校正OR=1.33(95%CI 1.14~1.42),P=0.02,如表1所示。

2.3.2 结肠息肉数量与Hp感染的关系

结肠息肉患者中,息肉数量≥2个的患者396例,其Hp 感染发生率为67.5%。与单发息肉患者对比,Hp 感染发生率的校正OR=1.15(95%CI 1.00~1.32,P=0.05),息肉数量≥2 个的患者Hp 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单发息肉的患者。

2.3.3 结肠息肉病理类型与Hp感染的关系

结肠息肉患者中,腺瘤性息肉患者228 例,其Hp感染发生率为45.6%。与炎症性息肉患者对比,腺瘤性息肉患者Hp 感染发生率的校正OR=1.47(95%CI 1.15~1.32,P=0.03),腺瘤性息肉患者Hp 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炎症性息肉的患者。

3 讨论

结肠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其中腺瘤性息肉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因为增生过度的上皮细胞可以从腺瘤期向大肠癌期转化[6]。腺瘤性息肉的早期诊断依赖于结肠镜检查。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可以对结肠腺瘤性息肉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从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针对肠道腺瘤性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肠腺瘤性息肉有关,这与Sonnenberg 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Hp 感染与结肠息肉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以下机制可能有助于解释该项发现。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这可能不仅参与了腺瘤性息肉的结直肠癌的发生,而且参与了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级联的启动。其次,Hp 感染可导致胃黏膜中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分泌异常,生长激素释放肽可预防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发生[8]。第三,幽门螺杆菌通过释放细胞毒素、脂多糖(LPS)和其他有毒物质影响肠道的炎症状态,这些物质参与了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形成[9]。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1)本研究通过仅考虑Hp感染与否,未考虑Hp感染时长对结肠息肉发生可能的影响。(2)未考虑多种混杂因素,如Hp既往感染、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

总之,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有关,因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助于预防结肠腺瘤性息肉。

猜你喜欢
炎症性结肠镜螺杆菌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