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尽在灯火阑珊

2020-12-08 02:20肖睿
关键词:独立质疑探究

肖睿

摘要:以《归园田居》教学展示课为契机,探索诗歌有效教学的途径,围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独立、质疑、探究”的要求,大胆将课堂交给学生,信任学生,同时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赏析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关键词:诗歌赏析;独立;质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071-2

“衣带渐宽终不解,为伊消得人憔悴。”

古代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原因在于“认识的局限”。学生需要跨越百年,甚至是千年,去了解、体会他所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和情感。另一方面,教師因为有“认识”,有“体会”,就容易情不自禁地进入“讲解”的状态,从而使得诗歌的课堂呈现出教师“讲学”,学生“听学”的局面。怎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终于在一次《归园田居》教学展示课的机会,让笔者能够静下来,去思考、探求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笔者的课堂设计目标,设置为“透过诗歌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体会陶渊明田园诗歌的风格,并探寻原因”。第一次试讲,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的要求,笔者安排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然后选择他们最喜欢的语句在书上进行批注,之后发言交流。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诗句的解读简单机械,例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就仅仅是“通过写狗吠和鸡鸣,以动衬静,写出乡村的宁静。”试问,这样的答案,学生能走进诗歌,深入体会到诗歌的美与作者的情感?肯定不能。而之后,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陶渊明田园诗歌风格的特点,笔者又列举了其他诗人笔下的田园,又讲述了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最后总结课堂内容。不难看出,后面的设计,基本上是属于“讲学”了,所以,课后自我感觉很不好,一位听课的教师这样评价:“你觉得这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内心有没有感动?”这无疑触发了笔者的思考。

如何赏析?这是诗歌课堂必须解决的问题。除了“品味语言”外,《标准》中有这样的阐释:“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那么怎样触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赏析诗歌呢?笔者想到了“示例”的办法。于是,在第二次试讲的时候,拿出了一段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赏析文字,并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赏析的内容,总结规律,告诉学生,一篇好的赏析,离不开联想,离不开诗话的语言,离不开艺术手法和作者情感的分析。然后,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拿出纸笔,写下对诗文的赏析。这一次,语言的运用较上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学生从诗文全篇入手,讲述自己的整体感受,很少落实在某一具体的诗句上,且内容、情感千篇一律。而之后的教学设计,包括诗歌风格的对比,作者的介绍也基本上是由笔者完成的。所以这一次的尝试,以“对诗歌的解读不到位”,“整个课堂学生依旧参与不多”而失败。“学生能自己得到什么?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笔者手中的工具,是一本薄薄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仔细阅读,发现它是这样来阐释“阅读与鉴赏”的:“独立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根据所学的语文知识,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在“思考与领悟”板块,它又是这样提出的:“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这两大板块的阐释,都提到了三个词,“独立”“质疑”和“探究”。怎么在课堂中体现出这三个词呢?必须进行深刻的思考。

“独立”,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它存在于两个环节,一个是阅读,一个是思考。只有充分地完成了个体的阅读过程,才能实现个体的思考。

“质疑”,是在独立完成个体阅读和思考后,形成的个体观点。只有当个体观点和诗文内容相碰撞后,才会出现质疑;只有解决了质疑,才能使个体思想贴近文本,融入作者的内心。

“探究”,是在解决疑问后,深入到文本语言文字中,去探索诗人情感,甚至是去探求诗人如此这般的原因,从而深刻了解诗人及其创作风格。

基于对这三点的理解,笔者再次重新设计了《归园田居》的教学过程。

首先,“自读诗歌,提疑解惑”。改变前两次一起朗读的方式,突出独立阅读,学生自读诗歌,再在初步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这个环节实现“独立”与“质疑”。果然,学生的问题是很精彩的,“‘归园田居到底该如何断句?”“陶渊明退隐之后,生活应该是很贫困的,为什么他还能‘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鸡为什么是在桑树颠上鸣叫?”“‘虚室有余闲的‘虚室是什么意思?”……这些精彩的问题,恐怕是教师在“讲学”的过程中,无暇顾及到的内容!可见,学生的思想是多么地活跃,他们的质疑是多么的不可预设和宝贵。接下来,笔者又让其他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些疑问,以实现“交流和思想碰撞”。当然,不是所有问题学生们都能自己解决,例如对“方宅”“草屋”的质疑,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笔者这样回答:“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这样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恰与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几笔,就给我们勾勒出了安宁、闲适的乡村景象。同时,在古诗文中,数词一般表示一种虚数,所以……”还没等笔者说出结论,提出问题的学生就脱口而出:“作者这里的描写,很可能就是一种脱口而出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想象中的渴望的田园乡村生活。”这个环节,真正令笔者体会到了什么是“授之以渔”,学生在提出质疑,解决质疑的过程中,已经自发地在走进诗人的生活。

在解决疑问后,笔者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读这首诗歌的初步感受,学生很快完成了这一环节,毫无困难,而笔者也由“读诗”过渡到“品诗”。

第二个环节,“含英咀华,感悟诗情”。进入“诗歌本身的探究”部分。请学生拿出纸笔,写下文字,深入研读,抓住最有感悟的诗句,进行赏析。并且明确提出“深入语句,批文入情;利用联想,走入作者内心;语言诗化”的要求。这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实施,落到实处,学生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悟,从而完成得从容、到位。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为例,学生的赏析如下:“看,那远处的村落星星点点,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披拂,若有若无;听,幽僻的深巷中,隐隐约约传来狗儿断断续续的叫声,而清晨,那如犹如丝般幽微不觉得声音,应是公鸡在那桑树枝顶上鸣叫吧!这让笔者想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对象的选择虽然平常,却给人以万物信手拈来,不着痕迹的自然展现,营造了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这样的短评,实在是不得不令笔者佩服学生的“自主”能力!借着这个契机,笔者让学生顺着感受朗读这句诗句,加深对诗歌风格的体会。当然,也存在分析不到位的部分,例如“久在樊笼里,復得返自然”一句,学生大都强调诗人抒发的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强烈的欣喜。但是笔者并没有马上回复这个问题,而是先肯定,然后让他们用一种欣喜若狂的语气朗读出来,为后面他们自我发现问题埋下伏笔。

第三个环节,“追源溯本,认识诗人”。结合这首诗歌的赏析和原来初中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学生不难自己总结出陶渊明田园诗歌的风格特点。而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探究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首先,笔者展示出两首诗,白居易的《观刈麦》和杜甫的《蚕谷行》,让学生自行简单赏析,快速发现不同诗人借用田园抒发的情怀是不同的,然后进一步探讨原因。学生几乎是不用考虑地回答,是因为诗人的内心和所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可这样的答案远远不够。

可是,要避免笔者来讲述陶渊明。所以笔者选择了陶渊明几个作品中的句子,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行阅读理解,然后说说从这些材料中,他们对陶渊明有什么新的认识。资料如下:“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归去来兮辞》序);“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感士不遇赋》);“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自祭文》)。

经过比对,学生们看到了陶渊明入仕有精神和物质的原因,看到了他决心彻底辞别官场的原因,看到了他本性中的任性自然,安贫乐道,看到了他余生中的洒脱坦荡,回归自然,“陶渊明面对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经过长久的心灵挣扎,痛定思痛,对人生进行了一个彻底的反思,重新发现自我生命的本性,‘性本爱丘山,决意抛弃所有的物质、精神的负担,回归最本真的生活和自我,顺应天命。”……而笔者要做的,就是将学生所谈到的内容概括起来,用简练的句子归结陶渊明田园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叔本华曾说,‘每个人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这样人对世界的理解。所以陶渊明笔下的田园永远是他‘心灵化了的田园生活,他用以描述田园的语言简单、质朴,用以描述田园的诗歌便也呈现出了一种平和、冲淡、悠然,这都是他生命本真苏醒的体现。”

最后,当笔者再次问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诗的情感时,学生们的回答不再是“欣喜若狂”了,而是一种“怡然”“自然”。学生们再次朗诵这个句子的时候,他们是真的体会了这首诗歌,体会了陶渊明,体会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

“独立”“质疑”、“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当然,这对教师的备课、自我探求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教师的预设,而是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大胆的质疑。如何“大胆、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恐怕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功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第二十九中学,重庆 400010)

猜你喜欢
独立质疑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西班牙宪法法院判加泰罗尼亚“独立”违宪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