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答题模板”探析内在逻辑的必然性

2020-12-08 02:20于志民

于志民

摘要:以高考化学实验题常考设问为例,阐述了“答题模板”的内在逻辑,正确认识“答题模板”现象背后的本源问题,是备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有效应考的思路。

关键词:答题模板;高考化学实验题;本源性

中图分类号:G63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077-2

在高考“理综”化学实验题中,尤其主观试题的设问,因其学科独特的设问方式,内容往往不是考生熟悉的背景,特别是需要语言表述的简答问题,考查考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也在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令许多考生不能很好作答。于是各种“答题模板”的出现,也引发了“应试”与“培养能力”关系的教学思考。笔者就此结合高考“实验题”的常考设问,即“简答”问题谈谈其中“答题模板”背后的逻辑必然性,以使得高中化学复习备考中的“应试”转变为“培养能力”,希望能够对中学化学教学以及备考有所启发。

一、“答题模板”的“台前幕后”

1.“答题模板”的产生

(1)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考查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如实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观察时不仅关注生成物出现,也要关注反应物的消失;描述时不能将结论当现象,用词也不能出现语句错误。如实准确的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是进一步分析现象得出初步结论的基础。“中和滴定”是中學化学实验中少有的几个半定量实验之一,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记录溶液pH数据变化,体验滴定过程的pH突变,还要观察不同阶段的实验现象,其终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尤为重要,因其关乎滴定终点的判断。如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稀盐酸,用酚酞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NaOH溶液)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不恢复或不褪色即为终点”。一般酸碱中和滴定,其终点判断的语言描述都可“如法炮制”,即“当最后一滴酸(或碱)溶液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хх颜色变成хх颜色,且半分钟不恢复或不褪色即为终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将中和滴定原理迁移到其他“滴定”实验中作为考题的实验背景,进行考察学生迁移能力。

命题者如此“情有独钟”的高频考点,出现“模板”式应考便不难理解。于是就有了语言描述的“答题模板”,即“当最后一滴хх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хх颜色变成хх颜色,且半分钟不恢复或不褪色”。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答题模板”是滴定实验操作加现象的表述,面对具体问题时仍然需要有针对性作答。

(2)化学实验操作及方法描述的考查

高考实验题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背景,考查学生对题设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分析能力。其中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及方法的设问考查已成常态,因而备考过程中对实验操作及方法的描述便成了“实验专题”的“必选项”。近年来常出现的考点主要有“仪器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检验”“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法方法”“沉淀洗涤以及是否洗涤干净的判断操作”“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等等。鉴于考生的化学实验仪器用途不清楚、一些实验仪器使用操作不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以及有限时间内的信息理解产生的惧怕心理,“答题模板”的出现便是自然。例如仪器装置作用模板表述为“有利于 (这样装配的好处),以防止 (不这样装配的坏处)”,就是为了回答诸如尾气吸收装置的作用,即“吸收 气体,防止污染空气”等等。再如沉淀洗涤干净判断的模板表述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 (试剂),若没有 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工艺流程试题”中也会出现上述部分实验内容的考查,如近年来考查较多的“从某稀溶液中析出晶体的实验操作”的模板表述为“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因而我们也不难看出,“答题模板”的产生是源于问题背景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之客观因素使然。那么,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答题模板”,真的就能得高分吗?笔者认为,仅仅记住“答题模板”还不够,需要了解“答题模板”背后的逻辑,才可以不变应万变。

2.“答题模板”背后的逻辑

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作用、实验操作方法以及方法的描述表达,都取决于实际应用背景,否则将是不确定的。如最常见的仪器“烧杯”的作用与用途,通常我们可以用于配制溶液、作反应器,但也可以用于粗量一些液体体积,而在某个实验过程中(如实验室制取氯气),装有某液体(如NaOH溶液)的烧杯在装置的最后,很可能就是为了吸收尾气,防止环境污染(如前所述),这就由具体的实验决定了,即仪器的用途及作用是由具体实验决定的。操作方法亦是如此,如稀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操作方法,如果不了解晶体是从怎样的溶剂中析出,以及晶体的溶解性情况,就会出现“蒸发”与“蒸发浓缩”选择的迷茫。

所谓“答题模板”,是对具体实验背景下设问的解答进行的总结和归纳,其背后的逻辑是它“出生于”实验过程及其方法,重点掌握的是具体的“实验背景”。可简单归纳为如下图示:

那么,怎样将这一背后逻辑变为学生能够掌握的能力,进而去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所有人探究的问题。

二、“备考”的“应试”与能力形成

将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能够迁移解决问题形成素养,这是目前新课改正在实施的理念要求。当“答题模板”现象为某种必然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溯本求源”,进行本原性思考,即提出几个本原性问题,学生在思考、讨论过程中达到深度学的目的。

例如滴定终点判断的“答题模板”,可以提出“为什么特别关注最后一滴标准液进入后的颜色变化?”、“为什么要强调半分钟的等待?”等等,要回答上述问题,自然要思考滴定操作过程、化学计量点、指示剂及其颜色变化等,从而总结出要关注滴定(包括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实验整体步骤,重视操作及现象背后的原因,滴定终点只是其中关键一步而已。

再例如沉淀洗涤方法的“答题模板”,可以提出“为什么要洗涤?”“用什么试剂洗涤?”“为什么要在过滤器上直接洗涤?”等问题,要回答上述问题,必然思考杂质是什么、其性质如何(决定洗涤试剂)、过滤操作的“设身处地”等,从而回归整体实验背景来思考局部问题。

其他类型试题“答题模板”的真正掌握,不妨也这样带领学生走向“幕后”,看清“模板”的真正本原,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即“答题模板”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模板了,而是有“源头”的“活板”!

当将认识问题的视角从局部转移到整体,从浅表深化到本源,才有可能进入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三复习备考时间紧任务重,“答题模板”现象的出现,是追求提高复习效率的产物,无可厚非,只是不能将其僵化的死记硬背,防止出现不会举一反三、生搬硬套现象。

现实中我们无法绕开的高考,必要的“应试”教学无法避免,如何引导学生从“应试”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适合将来发展所必需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是每位高中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甘朝容.浅谈如何正确描述化学实验现象[J].科学咨询,2012(11):130.

[3]田宗学.对化学实验题解题障碍的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09(5):77-79.

[4]郑长龙.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9(9):120.

[5]傅献彩.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吉林 长春 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