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安徽优势,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020-12-08 03:44周挺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发展优势长三角一体化

周挺

摘要:当今世界是经易全球化的地界,当今时代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今世界,世界经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退去,疫情的蔓延给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当今时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增长缓慢,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客观上需要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整合本国经济发展资源,打造布局合理,分工科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际性经济圈。安徽省与沪苏浙经济发达地区一衣带水,各具优势和劣势。中国的发展需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的更高质量上的发展,安徽省有广阔的面积、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基础、众多的人才等,可以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势;发展举措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160-02

1 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必要性

1.1安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融入长三角。安徽相对落后,需要借助发达地区经济科技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徽本地资金相对缺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福利待遇等相对于发达地区比较也比较低,发展资金财政支持力度较小,安徽虽然是科教文化大省,各类教育机比较多,优秀人才比较多,但由于经济处于欠发达位置、体制机制相对落后等原因,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存在大量人才在本地因没有合适的工作而外流到京广江浙沪等地。安徽融入长三角,可以抓住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在高质量实现产业转移的情况下,可积极利用发达地区的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施、优秀的人才、先进的科技等优越条件来推动安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安徽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1.2长三角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需要安徽融入长三角。沪苏浙地区面临劳动力资源匮乏、厂地紧缺、环保压力、原材料供应、销售网络组建等一系列的瓶颈,成为扩大规模和产业升级的瓶颈,制约了自身的再生产、再发展和再提升。安徽省的产业规模较小,发展相对较慢,但安徽省在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交通便利等方面具有优势。安徽省与沪苏浙一衣带水,可以发挥安徽优势实现区域合作优势互补。

2 安徽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说到底就是指在四省市经济区域中,各行政区的政府之间不断消除各种阻碍资源和要素流动的障碍,实现各自针对外部的竞相开放和市场充分竞争的过程。” [1]

这也需要四省市发挥各自优势,进而迸发整体优势。安徽作为四省一市的组成部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2.1区位优势独特。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腹地,与湖北、河南,、江西、江苏、浙江、山东相邻。安徽是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可以连接两个地带,学习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安徽省河网密布,铁路如网,公路如麻,航空发达,交通十分便利。全省以长江淮河为主干,通航里程6737公里,铁路正线长305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5807公里,拥有6个航空港。

2.2综合资源丰富。全省现已发现138种矿藏,高等院校80多所,科研机构多达200多家,专业技术人员110万人以上,省会合肥是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安徽也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等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省。

2.3产业基础雄厚。安徽科技创新力势头强劲,工业体系完善,原料产地资源丰富。安徽已形成家电、原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能源、化工及工程机械等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产销量、挖掘机及叉车产销量均为全国前列。全省电力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以上,煤炭产量7000万吨以上,家电综合生产能力稳居全国前列。

3 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3.1推动协调发展建设合肥都市圈,加快发展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作为安徽的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合肥铁路公路交通发达,有密集的铁路网线和公路网线,河网密布。水路交通方面,河网密布,北有淮河南有长江,是安徽省的两条主要水上运输线,合肥新桥机场的建设,空运能力较强。合肥工业体系较为齐全高校云集,以合肥为龙头,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经济都市圈,既有利于发挥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又有利于带动安徽各地及中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发挥好农业大省的优势发展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发挥好人口大省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安徽特色旅游。“上海、苏州、南京、无锡、杭州等城市2018年人均GDP均超过了2万美元” 安徽省离沪苏浙较近,长三角地区的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比较高,安徽旅游业的开发有助于满足长三角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安徽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富有安徽特色的旅游经济。

3.2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创先需要平台,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及力量,发挥整体力量,发挥好整体优势面对重大科技难题要组织专题组联合攻关,做好即学技术成果转化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比率,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良好契机,创造良好环境,让优质企业落户安徽。走工农业联合的道路,强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力度,让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科技的支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推动力,进一步发挥好第二产业的作用。安徽融入长三角,要发挥好自身优势,与沪苏浙三区优势互补在发展自身同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现推动推动安徽带动周边省市高质量发展。

3.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增加消费人口数量,发展各地優势产业,推动各地经济发展,通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发挥好安徽农业大省优势。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科技、资金上的投入力度,把土地流转与科技兴农,通过科技投入、完善设施、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我省农业发展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安徽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量大类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4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要立足安徽省情实际,立足安徽与沪苏浙一市两省的差距的实际以及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深化安徽的改革,让安徽的发展步调进一步与长三角一致同中国发展步调一致。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形成开放自由包容法制的良好局面。安徽在保护好已有的优质生态环境,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居住的环境,实现既有青山绿水又有金山银山。通过完善法制及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生态保护方面的联防联控,切实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3.5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长三角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十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劳动力资源成本已经逐年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2006年安徽人口达到6593万人,其中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300万,安徽省正是要充分利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地缘优势,为长三角经济圈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廉质优的劳动力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及产业合作发展,加强在科教文卫方面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提升区域整体科教文卫水平。

3.6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创新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特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加强区块链建设推动长三角建设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构建长三角统一有序健康法制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强组织协调,健全推进跨区域协调机制,完善规划政策,强化项目支撑,抓好督促落实。

结语: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安徽省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既要利用长三角经济圈的各方面优势发挥,借助长三角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又要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安徽特色,逐步小缩安徽与沪苏浙之间的差距。在融入的过程中,不仅要在优势互补中加强合作,还要强化自身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创新上的自主性。既要学又要赶更要超,抓住机遇奋勇拼搏,努力把安徽省由农业大省变成工农业和服务业都强劲发展的“三强”大省。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徐宁,孔令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发展优势长三角一体化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互联网+农业”视野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探讨
普惠金融视角下社区银行发展的优势、借鉴及建议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