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别共殊”思想研究

2020-12-09 00:11
山西青年 2020年17期
关键词:自序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 洋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冯先生于抗战时期连续写了六部以“新”命名的著作,他将之称为“贞元六书”。这六部书的写作体现了冯先生当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六书中和当今中国的文化问题联系最密切,最具现实感的是《新事论》。《新事论》的第一篇首提一个核心观念:“別共殊”,也就是试图超越“西化论”和“中国本位论”的二元对立,为中国道路提供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别共殊——中西文化的超越

中国自近代以来,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争论一直受到关注,直至上世纪中期,这种争论依然在持续。当时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为“中国本位文化论”,亦即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使中国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二为“西化论”,这种观点认为应该全盘照搬西方的文化,对中国文化全面否定;三为吸收了以上两种观点的“中间论”。但是,冯友兰先生对此三种观点都不太赞同。他提出,“如照全盘西化的逻辑推下去,则中国人应一律崇奉耶稣教,长袍马褂也不能穿了,须改穿西服;馒头大饼也不能吃了,须改吃面包”①。这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具有实现基础的理论。由此来看,“部分西化论”的观点似乎更具有说服性。但是,“究竟哪些部分应该西化呢?依什么标准来作选择呢?”②仍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同样的,对于“中国本位文化论”,冯先生也指出了其中问题所在,“‘存所当存,去所当去’这两句话,看起来没有一点错,但这些话都是自语重复,都是废话”③。显然,主张两种观点综合的“中间论”也不免受到质疑,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如果缺乏具体的衡量尺度,那么即使这个理论再全面,再深刻,也只是一个空洞且抽象的理论,没有任何理论价值。

如何确定这个标准使中西文化的融合更具有现实意义,冯友兰先生从“别共殊”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独到而又睿智的回答。他指出中国文化向西方文化进行学习和借鉴主要从其“共相”与“类”的方面,而不是学习西方文化的殊相,如狐步跳舞、说洋话、穿洋服等。亦即:“我们的文化与此类有关之诸性,当改变,必改变;但其与此类无关之诸性,则不当改变,或不必改变。”④这也是其“別共殊”思想的精义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西方文化“共相”?对于这个问题,冯先生得出的结论是:工业化。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造就“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是因为他们拥有了工业化,并先一步进行了产业革命,遂成为了“城里人”,而中国却因为没有工业化,因此还是个“乡下人”,没有摆脱“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因此,从“共相”角度来看待西方文化,“则其中凡与工业文化有关者,都是相干的,其余都是不相干的。如果我们要学,则所要学者是工业化,不是西洋化……即与工业化有关者皆要,否则不要”⑤。冯友兰先生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工业化就是“质”。换言之,从生产关系到经济建设,并非西方国家所独有的,是全世界所共有的文化,只是因为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质”。而社会文化的殊相则体现在“文”上,“文”指得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道德,文人风骨,这是由其不同的民族特色孕育而成的,因此文化只存在形式和花样的不同,并不存在程度高低之分,所以“文”亦即殊相不存在变革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应重在“质”的转变,大力向西方学习其工业化,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并继续保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

因此,以“别共殊”思想为核心,冯友兰建构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的文化哲学体系,并首创性地回答了中西文化论争的焦点。时至今日,冯友兰先生对此问题的见解依旧具有超前性,观点独到,引人深思。

二、由“别共殊”看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纵观冯友兰先生成熟期的作品可以发现,其文章中大量运用了“地”“的”二词,许多学者认为此二词是通用的,无需区分。然而纵观全文,将“地”“的”二词放在一起对比可知,前者是名词所有格,一般用于特指或专指,而后者是形容词所有格,并没有特别所指。当放在现实语境中而言,“地”指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文化所在,“的”表示存在于某民族国家范围之内的,各民族通用的。比如,我们指“美国科学”实际是说美国“的”科学,而不是说美国“地”科学,因为科学不只是属于美国,其他国家同样拥有。具体到哲学上看,“中国地哲学”则是指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而非各民族通用的文学。故在哲学作品中,冯友兰先生用了大量的“地”和“的”的区分,其认为民族文化是有特色的,文化不应只是民族“的”,更应具有民族“地”。

另一方面,冯友兰首先肯定了中国文化具有保持其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他用了“文质”概念的“文”来表示。冯友兰说“清末人常用‘体’‘用’二观念以谈文化。我们于此,可用“文”“质”二观念,以说明我们的意思。一个社会的生产方法、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等,是质。它的艺术、文学等,是文。”⑥可见,“文”是狭义上的文化,但他的外延稍小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因为冯友兰并没有将哲学、价值观、意识形态涵盖在“文”中。“质”指的是生产关系等经济方面的建设。故,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是以“类”为划分的,当从文化本身角度立论,说的则是文化“文”的方面,其重在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特殊部分,即殊相。从共殊两方面相结合的角度来看,中西文化是“文异质同”的。“文”与“质”分别代表这中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体现了其极具有民族性又具有现代性的特征,二者并行不悖,是文化共性与个性的鲜明体现。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价值选择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世界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迎来的巨大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全球化的过程之中,不同国家间、民族间的交流也变得日益密切,文化往来传输也变得日益方便,有利于本民族的文化更好的激发出来,以便去交流融合不同的文化,而相应的有关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更加引发人们的关注。许多人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各民族文化最终会实现同质化,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在不断的交流融合的大潮中失去自己本身的价值,最终成为世界文化熔炉中的牺牲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实现“走出去”目标的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说明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接受世界文化的熏陶才能是更具有现代化的文化。中国文化实现完全现代化的目标,必然要参与到全球化、世界化的大潮中去,否则,尽管我们已经历了百年文化论争,却只能原地踏步,重复前人的老路。但与此相反,只有中国文化参与到全球文化的进程之中,我们才能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自身的文化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即发展了文化的现代化,又使得中国文化更具有民族性的特征,使文化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样态。冯友兰先生的“別共殊”思想为我们认识世界文化大的潮流,打造中国文化的名片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面对全球化,中国文化应坚定的保留自己的“殊相”,于“共相”中寻得发展。

首先,解决中西方文化的问题,必须使其具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具有具体的理论实践性,要更加注重对“质”的学习与转变。然而当时我们的学习,既缺乏大刀阔斧的魄力,又没有取舍的衡量尺度,因而往往是抽象的且无法具体落实的,在具体的文化践履过程中,经常被歪曲,使得辩证法最终成看“变戏法”,无法实现文化的真正创新。其次,文化本身具有一体两面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各民族文化之间得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会通因其文化的共性方面;也是因为共性,人类文化才可能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发展规律,才会使得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文化个性的存在,使得世界文化呈现一种大繁荣的状态,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使得世界文化的大舞台璀璨斑斓,精彩纷呈。最后,认识文化的共性,不管是在研究文化理论究还是在文化的具体实践方面来说,都具有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作用。“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得到对共相的认识。”⑦同样的,把握住文化的共性,才能把握住文化的灵魂,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才能高度把握文化自信。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拘泥于文化个性,我们就无法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后续所谓的文化建设、交流、比较也都无从谈起。

文化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因而也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我们既不能重走“全盘西化论”的老路,抛弃文化自身的特色,更不能否认文化具有的世界性特征。“东西文化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相互统一的。”⑧身处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具有的世界性特征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特点,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坚定的践履文化的民族性时,也要使文化具有世界性,在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绝不可能脱离全球化的背景下去空谈文化的民族性特色,民族文化的殊相更不能逆全球化的大潮而独自发展,我们要积极吸纳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不断推动文化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9.

②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9.

③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5.

④冯友兰.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冯友兰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248.

⑤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2.

⑥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0.

⑦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67.

⑧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2.

猜你喜欢
自序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我不想让你误会
遇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我不想让你误会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略论阮大铖的诗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