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现质量强党

2020-12-09 08:07齐卫平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党中央从严治党党组织

文_齐卫平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责任编辑 吕红娟)

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把突出党的政治建设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相联系,这构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这个新战略表明,强党要从政治角度进行考量,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把政治建设作为路径依赖。深入研究党的政治建设与质量强党的内在关系,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质量强党的重大举措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党的十九大创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党中央有很多阐述,理论界也围绕党的政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把党的政治建设与质量强党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却还没有引起重视,需要加强研究。

怎样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质量强党的内在关系?笔者以为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一是深入思考政治建设和质量强党两个命题新意蕴的关联性;二是从新时代党的建设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上深刻把握政治建设和质量强党的统一性。

就第一个维度说,党的政治建设与质量强党既是新时代创新党的建设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又是党的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积淀而成的两项紧迫任务。党的建设发展中,突出政治建设和提出质量强党,从概念角度看是最新提出的,从思想内涵说又是传统就有的。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普遍认为事实上从党成立起就在不断推进,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也有直接与政治建设相关的思想理论。党的十九大赋予党的政治建设新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政治建设的独立地位,二是进入党的建设布局之中,三是明确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首要的定位。关于质量强党,目前研究还不够充分。历史地看,注重党的建设质量不是新思想。质量重于和优于数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最具经典性的论点是列宁说的那句“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的名言。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个基本原则,党历届领导人都有许多论述,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的思想非常明确,实践中也是一贯坚持的。但是,过去强调这个思想主要侧重于组织发展的角度,即要保证合格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党的十九大关于质量强党的意蕴不止于党员发展的层面,而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个提法很值得重视,它蕴含着党的整体质量要求,不仅包含党员个体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各方面建设的质量。把握质量强党的新意蕴,必须将关注点放在党的建设各方面质量的全面性。正是党的政治建设和质量强党两个命题的新意蕴,使两者紧密关联,党的政治建设因此而与质量强党形成逻辑关系。

就第二个维度说,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两者关系的内在统一,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向新时代演进中逐渐显示出谋求强起来的诉求。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等发展战略,并逐渐提出把我国从一个人才大国转变成为人才强国,从一个文化大国转变成为文化强国,这样的诉求表现在党的建设上必然形成强党的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同时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世界最强政党。这就鲜明体现了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统一的基本规律。治国必先治党,强国必先强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才能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质量强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阶段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鲜明的和更高的政治站位审视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从重点转变党的作风入手,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政党先进文化等党的建设深层次问题推进。我们完全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一场新时代政治建设的重大实践,就是一场新阶段质量强党的重要战役。

因此,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质量强党的重大举措,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之所以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化,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巨大勇气和魄力使然,而且更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的重大成果,它清晰地体现着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思想逻辑。

二、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现质量强党是确保党政治安全的战略选择

党的政治建设对质量强党具有重大意义,一个主要依据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组织属性的认识。“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作为政治组织,我们党的质量高不高,首先要看政治上强不强。在具有根本属性意义的政治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政党就丢掉了根,失去了魂。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进行定位,表明判断党组织的质量必须把政治标准提到首要位置,淡化、弱化党的政治建设必然降低党的建设质量。

我们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不仅规模大,而且力量强。对于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政党来说,数量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如果块头很大,体力显虚;形式很全,内里显空,就会使我们党处于“大而不强”“软而不硬”的境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重要论述,并从严格把关的角度对党的组织发展采取了一些调适和整改措施,保证了党组织的质量。值得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党组织的质量究竟高不高?这涉及怎样评价我们这个党的问题。诚然,从历史看,我们党是一个强而不摧、历久弥坚的伟大政党,它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其他任何政党和政治力量没有也不可能做到的事。这当然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我们党的质量是高的。但从现实看,我们党又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很严重,因此,对党组织质量的估计不能盲目乐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作了十分尖锐的揭示,比如,指出党内不正作风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必须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治病疗伤。比如,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纪律松懈,指出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践中还指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存在着宽松软的问题,要求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敢于在自己身上动手术,防止不痛不痒地搞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向严紧硬转变。这样认识和提出问题事实上表明,对于我们党的质量存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从党的政治建设认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大意义,要从党的政治安全角度加以审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提高“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必须做到“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坚决抵制”。把党的政治安全问题提出来十分重要。随着党的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党中央已经明确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执政时间越长不等于执政地位越巩固,党的执政实践潜伏政治隐患不可避免,政治风险始终存在。党中央强调,我们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不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党的政治安全就没有保证。

从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看,最先威胁共产党执政的主要危险来自于敌对势力的外部压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当然也有西方国家搞“颜色革命”进行颠覆的因素,但这些国家共产党自身出问题是导致它们垮台的主要原因。苏东剧变的教训警醒我们,党的建设必须树立政治安全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中曾多次强调过共产党建设的主要压力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他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防止自己打倒自己,就要从政治安全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确保党的政治安全的战略选择。

三、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质量强党的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不能有松口气、歇下脚和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推进。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质量强党的新实践,为创造党的建设新气象新作为提供了实践指南。

第一,把政治建设作为衡量党的建设质量的首要标准。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传统,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党的建设不能图热热闹闹的场面,不能搞形式主义的文章。党中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进行“靶向治疗”,强弱项补短板,要以党的建设实绩和实效赢得党心和民心。从现状看,党的各方面建设已经有了全面的部署,但怎样把政治方向、政治要求、政治站位、政治立场融入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还需要努力。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树立清醒的认识,从很多表现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迫在眉睫,许多现象值得重视。如对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观点上的思想统一问题客观存在,对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发扬伟大斗争精神等等,包括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问题,认识上都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都必须加以澄清。这些现象说明,党内思想不统一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政治认识上,不把政治标准树立起来,就会影响党的建设质量。

第二,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在全党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实践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中国共产党无论队伍有多大,无论基层组织有多少,都是一个组织共同体,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组织宗旨、纪律遵循、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个共同体重要的不是体量大,而是质量高。抓住政党根本组织属性,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为了“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就是要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淬炼全体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突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全党在思想、立场和方法上必须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在组织系统上必须统一于党中央,在言行举止上必须统一于党章党规的纪律约束。党的历史实践和现实状况都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统一就有力量,一致就增力量。忽视和削弱政治是党组织涣散的最大隐患,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生命力必然有降低甚至丧失的危险,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通过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坚持和发展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对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提出的要求。党的组织体系指的不只是其组织机构形成的领导体系,而且也指党的全部活动要求的运行体系。党的建设中,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懈等现象,从根子上说都是党的组织体系运行出现的问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能力,端正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树立政治形象,从而以组织体系的严密运行来保证组织力的强大,以组织力的强大来彰显组织体系的严密。

第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解决党的建设深层次问题上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放在转变党的作风上,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作出的步骤选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从重点治标向重点治本转变,必须在巩固党的作风转变基础上进一步挖根刨底,以解决深层次问题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践清晰地体现了这个思路,他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认为这一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可以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重点转变党的作风之后的第二个战役,是党中央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顶层设计的新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必须以着力解决好这些深层次问题作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实践方向和路径。

第五,在提升党的组织力上下功夫,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紧密相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指明了方向。把党的组织力与政治功能相联系,赋予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本质的新内涵,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党中央一直以来的提法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要求,新时代提炼出“组织力”是重大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体现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组织的政治功能来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是发挥内向作用和外向作用的统一,党的组织力内向作用体现为组织成员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外向作用体现为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先进的示范效应。党组织政治功能得到强化,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内在要求。

猜你喜欢
党中央从严治党党组织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