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改良后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对幼儿镇静效果的影响

2020-12-09 23:27刘飘娜崔素娟
关键词:灌肠品管圈用药

刘飘娜,崔素娟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水合氯醛为儿科常用镇静药物,起效快且安全性高,可口服或灌肠给药,无明显后遗效应。受年龄因素影响,口服用药会对幼儿胃肠道组织产生刺激,易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灌肠给药操作相对简单,患儿家属接受度高[1]。但灌肠后腹压增高、躁动等可导致药液溢出,致使药物肠内保留时间缩短,影响镇静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对幼儿镇静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9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取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儿47例作为参照组,另选取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儿47例作为研究组。参照组男21例,女26例,月龄3~36个月,平均(9.26±0.24)个月;研究组男20例,女27例,月龄4~32个月,平均(9.33±0.22)个月。两组基础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开展品管圈活动:(1)组建品管圈小组:由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共同组成活动小组,1名主管护师任圈长,负责统筹各工作,邀请护士长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每周定期举行一次圈内会议,讨论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开展进程及遇到的各项问题,集思广益寻求护理对策。(2)问题确立:明确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常见问题,灌肠管插入深度、灌肠后患儿体位保持、用药前排便等,依照上述突出问题进行流程图改进。(3)策略制定:首先为排便问题,灌肠前可对4 h未排便患儿实施开塞露通便,以减少肠道粪便对药物的影响。其次,灌肠管插入深度保持5~10 cm,灌肠取患儿左侧卧位,灌肠后捏闭肛周5 min,且避免竖抱。第三为药物恒温处理,采用恒温箱进行药物保温,温度设定38°接近肠道内温度,利于药物保留及吸收。第四,于治疗室内张贴宣传文字、图片,便于患儿家属直观了解灌肠过程,利于家属更好的配合进行患儿灌肠操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1次用药镇静效果:用药后30 min,患儿安静入睡,无躁动及药液溢出,可顺利完成后续检查,判定显效;用药后60 min内,患儿安静入睡,可完成后续检查,判定有效;用药后60 min,仍呈兴奋状态或伴有躁动等,不能完成检查,判定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处理,(±s)表示变量数据,t检验;(%)表示无序分类数据,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镇静效果:参照组有效率46.81%(22/47),研究组总有效率85.11%(40/47),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 论

水合氯醛催眠作用起效快,且同其它催眠类药物相比,对睡眠时相的影响小,可引起近似正常的生理睡眠活动,苏醒后无困倦、乏力等后遗作用,且灌肠给药安全性高。但报道称传统水合氯醛灌肠法在1岁以下婴幼儿中的实施成功率低,首次失败率高达51.9%,多次用药或大剂量用药势会增加药物毒性反应,影响用药安全[2]。

品管圈为同一单位或相关联人员自发组织进行的了以提升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活动小组,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于建组后明确了“提升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的活动目标,积极寻找以往进行该项灌肠操作的共性问题,制定了以开塞露通便、药物恒温保存的应对的措施,同时统一明确灌肠管插入深度并于治疗室内张贴流程图,实现了对常规问题的有效规避,结果显示研究组镇静有效率高于参照组,1次灌肠成功率得到了保障。

综上,品管圈活动在改善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中的作用显著,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灌肠品管圈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灌肠疗法在犬病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