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要点

2020-12-09 23:27保丽花
关键词:病患肾功能血液

保丽花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南通 22600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诱发原因涵盖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而临床上现今主要运用血液透析的方式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案具备一定疗效,患者的血液能够得到净化,并且对酸碱平衡的维持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是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躁、紧张等心理,而患者的治疗成效也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1]。所以,应该运用科学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现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进行观察研究,探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阶段化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并通过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0~87岁,平均年龄(62.83±3.94)岁;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60.26±2.7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进行治疗有关理论知识与注意事项等宣教,实时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体征及症状。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服务:(1)心理干预:和患者展开积极的交流,针对病患的情绪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联系病患的个性化特征,采取有效的方式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问题,并且指导病患掌握缓解消极心理的有效方式,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血液透析的方式能够使得患者的肾功能问题得到有效改善。(2)环境干预:强化病房环境管理工作,使得患者能够在温馨并且舒适的地方接受治疗,定期采取通风措施,科学控制病房内的光线,主要采取柔和的光线,并且以相对轻柔的动作为患者提供服务,使得患者不会因为噪音的存在而影响患者休息及治疗。(3)膳食干预: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结构,并且保证摄入的营养能够满足患者治疗所需,多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热量的食物,进行饮食宣教,使得患者能够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不能吸烟、饮酒,尽量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以科学的规律进食。对钠盐以及糖分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在患者进食之后进行血糖水平的检测[2]。

1.3 观察指标

针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病患并发症汇总及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者的出现心律失常、低血糖、高血压以及凝血的患者分别为0、2、3、0例,总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低血糖、高血压以及凝血的患者分别为3、4、3、4例,总发生率为3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114)。

3 讨 论

临床上,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相对较高,通常运用血液透析的方式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费用也相对较大,患者本身就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很多患者因为并未深入掌握疾病诱发机理,患者出现焦躁、抑郁等消极心理的几率较高,而病患的耐受性较差,这就会导致治疗成效不能得到有效保障[3]。因此,在血液透析期间,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护理服务方案,有效减小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几率,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存质量也能因此得到显著改善。

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估分数明显较优,并且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高,这就表示护理干预方式在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的治疗过程中尤为关键,并且具备较大价值。

简而言之,若是针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方案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采取科学并且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不但能够使得患者的生存水平显著提升,减小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护理满意度也能显著提升,具备较大的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患肾功能血液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