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常规新品种(系)引种比较试验

2020-12-09 03:30吴周徐济春
园艺与种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庐江县穗长生育期

吴周,徐济春

(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合肥231500)

为提升庐江县水稻产业的发展,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换代[1],促进当地水稻种植向优质稻方向发展,并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2],笔者开展了早籼稻常规新品种(系)引种筛选比较试验,对庐江县引进的早籼稻新品种(系)的生育特征特性及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表现进行了研究和鉴定,从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制度、区域生态条件和产量水平的优质、高产早籼稻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庐江县万山镇水关村一农户承包田内进行。前茬为双晚茬冬闲田,田块形状方正,面积0.1 hm2,排灌方便。土壤为下蜀系黄土母质发育形成的澄白田土种,耕层土壤质地为重壤,肥力水平中等,田块肥力梯度均匀。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系)12 个,其中,嘉早37、嘉早125、嘉早305、嘉早311、嘉早37、中嘉早17 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早籼118、早籼615 由桐城市水稻研究所选育,中早33、中早35、YK19 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浙辐203 为对照品种,由浙江农业大学选育。

1.3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16.0 m2(5.05 m×3.17 m,含边际效应),小区间走道宽30 cm,区组重复间和试验区四周走道宽40 cm。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1.5 m,对应栽植小区品种。水稻栽插密度为45.0 万穴/hm2。

1.4 栽培及管理方法

1.4.1 播种育秧。播前晒种,用25%咪鲜胺浸种消毒,常规催芽。采取湿润育秧,每品种用种量0.5 kg,秧田播种量600 kg/hm2。秧田基肥用量45%复合肥450 kg/hm2。4 月5日播种,秧苗1 叶1 心期用15%多效唑粉剂2 250 g/hm2对水1 125 kg 喷洒化控,2 叶1 心期施尿素75 kg/hm2作“断乳”肥。

1.4.2 试验田准备。5 月1 日灌水泡田,5 月4 日放干田水,基肥施45%(15-15-15)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锌9 kg/hm2,施后旋耕、耙田,达到田平(高差不超过2 cm)、泥烂、肥融的要求。

1.4.3 秧苗移栽。5 月5 日移栽,秧龄30 d,拉标绳定位,人工栽插,栽插行株距为16.67 cm×13.33 cm;每小区栽20 行,每行39 棵穴,共780 穴,每穴4~5 粒种子苗。

1.4.4 分期追肥。栽后5~6 d,追施分蘖肥,施用尿素105 kg/hm2、氯化钾75 kg/hm2。多数品种主茎穗长1~1.5 cm时,施保花肥,施用尿素75 kg/hm2、氯化钾60 kg/hm2。破口前,追施壮粒肥,施用尿素45 kg/hm2、氯化钾30 kg/hm2。

1.4.5 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活棵,薄水和露田分蘖。当多数品种每穴平均茎蘖数达8~9 个时落水烤田,烤至田面人立不陷脚后复水,复水后湿润管理至拔节期。施保花肥后,保持浅水层,收获前5~7 d 断水。

1.4.6 病虫草害防治。以人工除草为主,不使用化学除草剂,病虫害强化防治。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1 可以看出,早籼615 的产量最高,达7 968.75 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浙辐203,嘉早311、嘉早125、嘉早305、中早33、早籼2430、YK19、中嘉早17、嘉早37 的产量为7 331.25~7 793.75 hm2,与对照品种浙辐203(7 518.75 hm2)无显著差异,中早35、早籼118 的产量分别为7 012.50、6 906.25 hm2,极显著低于对照品种浙辐203。

表1 不同品种的产量对比

2.2 主要产量构成性状

从表2 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系) 株高变幅为70.09~84.22 cm,其中,中早35 最高,为84.22 cm,早籼615次之,为81.63 cm,早籼2430 最矮,为70.09 cm。

表2 不同品种的主要产量构成性状

穗长超过17 cm 的有4 个品种,分别为早籼615、嘉早311、嘉早125、嘉早37,以嘉早37 穗长最长(18.19 cm),中早35、YK19 穗长与对照品种浙辐203 接近,中嘉早17 比浙辐203 穗长短,其他品种均比浙辐203 穗长要长。

穗总粒数超过100 粒的品种有嘉早311、嘉早125、嘉早305、YK19,分别为114.89、116.83、112.43、100.61 粒/穗;穗实粒数最多的是嘉早125,为94.07 粒/穗,其次是嘉早305,为86.15 粒/穗;中嘉早17 穗总粒数、实粒数最少,分别为89.53 粒和70.42 粒/穗。

结实率最高的品种是嘉早37,为81.08%,嘉早125 次之,为80.52%。千粒重最高的品种是嘉早311,为29.6 g;其次是中早33,为26.1 g;嘉早125 最低,为22.2 g。

2.3 生育期

由表3 可知,供试12 个品种(系)的全生育期为106~113 d。全生育期最长的是YK19、嘉早37,为113 d,全生育期最短的是嘉早311,为106 d。根据庐江县区域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分析,嘉早311、嘉早305、中早33、早籼2430、中早35、早籼615、嘉早125 等7 个品种应属于早熟品种,其他5 个品种属于中熟品种。

2.4 抗性表现

参试品种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纹枯病,田间未见其他病害。

3 结论和讨论

综合考虑12 个参试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生育期和抗性表现,认为早籼615、嘉早311、嘉早125、嘉早305、中早33 表现相对突出。其中,中早33 已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生育期短,产量中等偏上,可以获得稳产,能够作为当地主推品种;嘉早311 熟期早,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表现较好,适宜在庐江县作早稻栽培;早籼615 在株高、千粒重、产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具有高产潜力;嘉早125、嘉早305 产量较高,具有综合表现优势,建议下一年扩大试种面积。

表3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猜你喜欢
庐江县穗长生育期
全域旅游创建背景下县域多类型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以安徽庐江县为例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新常态下庐江融入合肥经济圈之“工业立县”战略研究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