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批次白术种子质量评价

2020-12-09 07:53笈文娜
现代园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亳州发芽势白术

孟 肖,笈文娜,陈 娜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 236800)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Compositae)多年生草本植物[1],野生于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白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等,以其干燥根状茎入药,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2]。临床应用广泛,中医内科常用的50多种方剂需白术配伍。

白术忌连作,耐干旱,怕高温高湿。大田生产中,白术一般采用种子繁殖,3~4月进行育苗,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移栽,第2年的10月下旬~11月中旬,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药材。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选择高质量种子,培育优良种苗,是白术生产的关键。通过比较亳州中药材市场不同批次的白术种子,将白术种子进行等级划分,为白术规范化生产提供良种,为后期对白术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优质种苗。

1 材料与试剂

1.1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所使用的5批白术种子统一购买于亳州中药材市场,经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娜老师鉴定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种子,分别命名为BZ-1、BZ-2、BZ-3、BZ-4、BZ-5,购买后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1.2 试验方法[3]

1.2.1 白术种子净度的测定。采用四分法,分别扦取不同批次白术种子样品倒在光洁的桌面上,把净种子、废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分开,分别称重,设5次重复。

1.2.2 白术种子千粒重的测定。种子净度分析后,将净种子用四分法分取,取1000粒为1组,5次重复。

1.2.3 白术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先将5批次白术种子用75%的乙醇消毒40s,纯水冲洗2遍,再用10%H2O2消毒10min,纯水冲洗3遍,每组在阴凉遮光处浸种12h。再将种子放在细沙内培养,开始观察种子发芽情况,以萌发芽长超过种子长为标准,开始发芽后每隔1d记录1次。白术种子的发芽势在16d后测定,第20d记录种子的发芽率,并计算每皿100粒种子的发芽指数。计算公式:

1.3 数据分析

本试验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术种子形态描述

白术种子为椭圆型,表面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外被细绒毛,饱满,长0.8~1.0cm,宽0.3~0.45cm。发芽后,有2片完整紫红色子叶,乳白色圆整胚轴和胚根,无腐烂残缺现象。

2.2 不同批次白术种子净度的差异

如表1所示,不同批次白术种子的净度差异较大,依次为BZ-1>BZ-4>BZ-2>BZ-5>BZ-3。净度最高的是BZ-1,达到88.97%,与其他批次种子在P<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除BZ-4外,与其他批次种子在P<0.0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BZ-3的净度最低,显著(P<0.01)低于其他批次的种子。

表1 不同批次白术种子净度方差分析 单位:%

2.3 不同批次白术种子千粒重的差异

5批次白术种子千粒重均在26~30g之间,依次为BZ-4>BZ-2>BZ-3>BZ-1>BZ-5。其中,BZ-4的千粒重达到30g左右,显著(P<0.01)高于其他批次的种子;BZ-2的千粒重约为29g,与BZ-3在P<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与其他批次种子均在P<0.0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BZ-3与BZ-1千粒重均在27g以上,二者间差异较小,但均与BZ-5在P<0.0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BZ-5的千粒重最低,仅为26.4g,显著(P<0.01)低于其他批次种子。

表2 不同批次白术种子千粒重方差分析单位:g

2.4 不同批次白术种子的发芽情况

对5批次白术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研究,由表3可知:BZ-1从第9d开始萌发,第12d萌发速率最快,第17d萌发速率逐渐降低,至19d停止萌发,发芽率为47.7%;BZ-2从第9d开始萌发,第12d萌发速率最快,第15d萌发速率逐渐降低,发芽率为38.5%;BZ-3从第10d开始萌发,发芽率为34.0%;BZ-4从第10d开始萌发,第13d萌发速率最快,至18d停止萌发,发芽率为48.3%;BZ-5从第9d开始萌发,第13d萌发速率最快,第17d萌发速率逐渐降低,至20d停止萌发,发芽率为39.3%。

表3 不同批次白术种子发芽情况 单位:%

2.4.1 不同批次白术发芽率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5批次白术种子发芽率有较大的差异,依次为BZ-4>BZ-1>BZ-2>BZ-5>BZ-3。其中,BZ-4的发芽率高达48.33%,BZ-1的达到47.67%,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P<0.05)高于其他批次的种子;BZ-2和BZ-5的发芽率均为39.33%,BZ-3的发芽率仅为34%,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

2.4.2 不同批次白术发芽势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5批次白术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保持一致:BZ-4>BZ-1>BZ-2>BZ-5>BZ-3。其中,BZ-4的发芽势为46.33%,BZ-1的达到38.67%,BZ-2和BZ-5的发芽势分 别 为 37%、36.67%,四者间在P<0.01水平差异不显著;BZ-3的发芽势仅为19.33%,显著(P<0.01)低于其他批次。

2.4.3 不同批次白术发芽指数分析。发芽指数可以反映种子发芽的整齐度。通过比较发现5批次白术种子发芽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如图3):BZ-1>BZ-4>BZ-2>BZ-5>BZ-3。其中,BZ-1的发芽指数最高,为21.14%,其次为BZ-4,达到19.65%,而BZ-2的发芽指数为19.24%,三者间差异不显著。BZ-5的发芽指数为15.35%,显著(P<0.01)低于BZ-1;BZ-3的发芽指数仅为10.11%,与其他4批次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批次白术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及发芽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净度方面,BZ-1最高,其次为BZ-4;千粒重最高的则是BZ-4,其次是BZ-2;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一致,BZ-4最高,其次为BZ-1;通过计算分析发芽指数最高的则是BZ-1,其次为BZ-4。综合分析,不同批次间白术种子质量最好的为BZ-4和BZ-1,最差的为BZ-3。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生物量是植物生长状况最直接的反映。种子千粒重用于评判种子大小、饱满程度和充实程度。净度越高,说明混杂物越少,更有利于贮藏和播种。在种子的萌发阶段,发芽率可以反映种子形成幼苗的潜在可能,发芽势可以反映种子发芽速度的快慢,发芽指数可以反映种子发芽的整齐性[4]。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分析以上指标,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白术的种子质量,为白术的良种繁育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亳州发芽势白术
司尔特亳州公司打造谯城区特色复合肥品牌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基于区块链的亳州中药共享物流研究——以白芍共享物流为例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高锰酸钾药剂浸泡处理山桃稠李种子催芽比较试验
白术治小儿磨牙
腐胺和精胺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影响
GA3处理对欧亚种葡萄种子发芽的影响
购买玉米种子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