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街区行道树存在的问题及修正措施

2020-12-09 02:49王清茹
现代园艺 2020年22期
关键词:行道树羽化株距

王清茹

(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93)

行道树种植于道路两侧,具有遮荫、降尘、降低噪音、美化街景、串连各类绿地等一系列作用,构成城市的绿色系统。北京城市街区行道树主要以国槐、白蜡、千头椿、栾树等树种为主。老旧街区行道树胸径大多在30cm 以上,树龄30a 以上。一般街区行道树胸径平均在15cm 左右。树龄都不是很长,因地下水位埋深太深,雨水大多流入地下管线,人工补水又因树池容积过小而达不到树木所需的水量,苗木经常处于干渴状态,久而久之大多数行道树长势都非常弱,观感效果逐年在降低;全市隶属于优质健康等级的行道树占总株数4.8%;隶属于健康等级的株数较多,为全部行道树的24.99%;超过了半数的行道树的健康情况处于亚健康状态,所占比例高达52.54%;不健康的比例为17.43%;0.24%的行道树生长状况恶化,处于濒死状态(此数据已过多年,仅供参考);又因道路的特殊原因,深根性树木根系的深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m,有些浅根系树木的根系更浅,且侧根生长长度也受限于道路的各种垫层、建筑基础等,长度一般在3~5m,“树有多高根有多长”的老话对城市街区行道树不适合。

1 街区行道树长势弱的原因

1.1 地下水埋深过深

北京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虽经治理年年在回升,但2020 年1 月据北京市水务局的资料显示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约22.59m,一般行道树土球底部埋深也就是1.0m 左右,深根性树木根系的深度也不超过2m,行道树基本得不到地下水的滋养,不能从地下供给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近些年北京地区雪松等高大乔木干尖等原因跟地下水埋深过深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吸收不到地下水,树木极易发生干旱。

1.2 树池小、容积小,人工补水量少

人工补水,也就是人工浇水。一般街区行道树树池内径在120cm×120cm 左右,树体较大的树池内径170cm×170cm 左右,深度不超过10cm,树木根基部直径大多在20~60cm 不等,个别老旧街区行道树还有裸露根系,容积更小,浇水量不及正常树池的1/3,甚至更少,人工补水量不足,达不到树体所需的要求,尤其在高温季节,树木的需水量更大,只有增加浇水次数来保持吸收与蒸发的平衡。

图1 裸露根系(作者自摄)

1.3 得不到雨水的补充

北京地区夏季多雷电、多强降雨,城市街区路面铺有水泥或沥青混凝土,近些年新建街区的人行辅路铺有透水路面,老旧街区人行辅路铺装的大多还是不透水的方格砖,且路两侧的人行辅路向道路方向还有一定的坡度,透水路面虽有透水垫层、透水砖,但底下还有三七灰土、素土夯实等层次,真正下渗到地下的雨水少之又少,大部分雨水都来不急下渗就流入排水系统排走了,老旧街区大多数没有铺透水垫层和透水砖,下渗的雨水更少,根系很难得到雨水的补充。

1.4 得不到天然养分

因环境卫生的要求,落叶一落到树池内就被环卫工人扫走,天然养份得不到补充,虽有人工施肥,但因树池容积小,施肥时又怕伤及根系等原因,养护公司很少施肥或不施肥,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经过多年的吸收和流失,留下的很少,造就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匮乏,土壤肥力减弱,土壤质量下降。

1.5 树池周边土壤质量差、养分少

土壤和根系情况是影响树木健康生长的最关键因素,而恶劣的土壤状况又是导致根系死亡的主要原因。道路在建设时,进行了高挖低填,填入了大量沙石、生土,上面又做了素土夯实、三七灰土、垫层、面层等,基本没有营养物质,种植池内土壤虽有改良,但种植池类似于花盆的环境,营养面积小,且被路基等间隔,使土壤层次破坏、土壤联结断裂,树木根系难于向更深层次伸展,造成树木根系局部过多过密,或使根系向地面生长,或造成一侧根多、一侧根少,根系多的地方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还容易造成风倒。

图2 路面层次(张俊民摄)

1.6 土壤通气性差

土壤的通气性对树木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土壤通气性良好,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难溶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如果根颈周围土壤板结严重,土壤通气性差,根系与根际微生物因窒息而死亡;由于气体交换困难,厌氧环境下厌氧细菌数量骤增,厌氧细菌的繁衍产生有毒物质会毒害极系。植物叶片需要氧气,根系也要进行呼吸,根系要消耗大量的O2,同时也积累很多的CO2,当土壤的通气性能较差时,土壤中的空气与大气交换变慢,土壤中的氧气得不到补充,植物根系会发生无氧中毒,根系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严重时根系腐烂,植物长势不良,最后枯死。这种情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城市内人员流动性大,对树池内的踩踏严重,使土壤板结严重。(2)行道树一般种植于人行辅路上,人行辅路铺有水泥垫层、各种方格砖,路面铺有沥青混凝土,使土壤通气性、渗水性都较差。(3)在施工时,对土壤进行碾压,压实度达到93%~95%,使土壤非常紧实,造成通气透水能力减弱,树木根系也不能展开生长,还易被风吹倒。

1.7 横净距和株距均小

行道树横净距、株距对通风透光、冠形、侧根的生长、采光都有较大的影响;北京城中有些老旧街区较窄,行道树的横净距在15m 左右、株距在5m 左右,如西黄城根北街横净距14m 左右,株距4m;西直门内大街横净距约14m,株距大多数是5m 左右,裸露根比较多,树体病虫害比较多、偏冠比较多、树型比较差;新街口南大街横净距约15m,株距大多数约6m;魏公村路横净距约17m,株距约6m;这几条街的行道树都是国槐,胸径大多在30~50cm,树池内径120cm×120cm,个别根基部较粗的树池内径是170cm×170cm。

横净距、株距过小,使得冠幅横向、纵向均交叉生长,形成一个近乎封闭的走廊,郁闭现象严重,大部分风、光都进不去,且受过往行人和汽车尾气的影响,温度较周围环境高许多,长时间的高温对树木枝叶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易滋生病虫害。

图3 横净距状况(作者自摄)

1.8 电力部门的砍伐

城市街区的步行道上大多都有架空电线经过,电力部门为了电线的畅通和安全,不管什么季节(尤其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都要砍伐线路旁边的枝条,使行道树顶部成倒人字形,树型相当差,且不处理伤口,使营养物质损失较多,并招来病虫害,使树势减弱。

1.9 病虫害严重

北京街区行道树大多都是单一树种,尤其老旧街区行道树更单一,不管是国槐还是其它树种,一段距离就种植一种,近几年新建或改建道路连接了方形树池,种有乔木、灌木、绿篱、地被等。单一树种的缺点是病虫害自我调节能力和抗逆性都低于复合型树种,因为每一种病虫害都有寄主,只要一株树木感染病虫害,会非常快得感染其它树木,所以,街区行道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是专业绿化人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1.10 污物

城市中人口密度大,摊贩多,小饭馆多,夏季大排挡也多,食后的各种污物更多,一部分被倾倒在地沟里,一部分倾倒在树池内被树木吸收,这些污物以油性污物为主,还有一些高温的麻辣烫等,这些高温的污物对根基部和根系的烫伤非常严重,破坏了根系的吸水性能,导致树势衰弱以致死亡。由于倾倒时间不固定,且都倒在远离自己摊点的树池内,管理难度非常大。

2 解决方法

行道树虽是城市景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因其特有的功能使其历经风雨,又因其处于沥青、铺装、人流、汽车尾气等嘈杂的特有环境中,日常养护难度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2.1 扩大树池、地下补水为主人工浇水为辅

2.1.1 扩大树池。街区行道树的树池多是方形,树池内径在120cm×120cm 左右,人行辅路都是铺砖处理,为扩大根系呼吸的有效面积,可将树池连接起来,加大自然土壤面积,增加营养面积,乔木间可以种植灌木或花草,一是可改变行道树单一树种的缺点,丰富各个生态位的景观因子,搭配组合乔、灌、地被,形成具有复合结构的街道生态绿带。二是可以增加整体绿化的美观效果。

2.1.2 浇水。(1)新植方形树池的浇水,一是在树池4 个角下盲管至土球底部,在小水儿慢灌的同时也往盲管里注水,让水慢慢流入土球底部,引导根系往土壤深处生长。二是栽植前先在人行辅路行道树的位置挖沟,沟比土球深20~50cm,树体越大沟越深,之后下花管,直径10cm 左右,每隔20m 左右做一水井或下1 个直径30~50cm 的立管与花管连接,做好后上边留1 个注水孔,平时浇水时往立管中灌水,通过花管流入土球底部,类似于地下水的方式来滋养树木根系,水管做好后再在上面做树池种植苗木,能让根系往深处生长,还能在雨水多的年份从管道中往外抽水,使根系不会长时间被水浸泡,不破坏渗透压,不会产生生理性干旱使苗木死亡。(2)已植方形树池的浇水:在树池四个角用洛阳铲挖探坑,深于土球50cm 左右,下花管或盲管,在树池浇水的同时也往花管或盲管中灌水,让水流入土球底部,引导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

2.2 中耕除草,存留天然养分

在雨后或浇水后的2~3d 等土质稍微干燥时进行松土、锄草,以增加土壤中空气的通透性和防止营养水份的流失。松土时将落叶、锄掉的草叶等埋入土中,使其腐化成为天然养料滋润树木,或将松柏类的枝叶投放在树池内整平,既美观,又能补充松柏类特有的养分。

2.3 老旧街区行道树利用打孔、挖沟等措施复壮

一是根部复壮,在树冠投影的下方挖沟或打孔,施入牛粪、草炭土等进行土壤改良,要把沟挖深一些,让根追肥,但肥不见根,引导根系往深处生长;二是枝干复壮——重修剪,街区行道树因特有环境的影响,一般生长30a 左右会出现未老先衰的情况,可以在距地面3.5m 左右(根据当地园林部门的要求)的地方重截,只保留枝干,让其重新发枝生长。

2.4 修剪

行道树修剪是日常养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树冠的形状、枝条的生长方向会影响行人车辆,观感质量跟修剪也有直接关系。修剪是剪除乔木分枝点以下的萌蘖枝、根蘖枝等,剪除干死枝、病虫枝、过密枝、折断枝、遮挡枝等,因行道树特有的土质结构,根系不能展开生长,为防止连阴雨时风倒,要经常修剪侧枝,不能让侧枝生长过长,修剪的剪口、锯口均应平滑无劈裂,剪除2cm 以上的枝条时要涂防腐剂。横净距、株距小的老旧街区行道树更要经常修剪,剪除交叉生长的枝条,不能让其形成封闭的走廊,从枝条中释放热气、汽车尾气等,让空气流通起来,不能形成局部的热岛效应。整形修剪时还要充分考虑架空电线、变电设备、交通信号灯等所处的位置,要经常跟电力、交通等部门沟通,规划好架空电线、变电设备、交通信号灯等周边枝条的生长,并剪除对其有影响的枝条,让树木与这些市政设施和谐相处、共同生长;灌木修剪的措施是,有明显主干型灌木修剪时应保持原有树型,主枝分布均匀,主枝短截长度宜不超过1/2,多干型灌木不宜疏枝;绿篱种植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形修剪,修剪时要挂线修剪,剪后要面平角直。

2.5 加强病虫害防治

北京大多数街区行道树种类单一、病虫害严重。病虫害伴随植物整个生长季,主要以预防为主。虫害方面,蛀干害虫防治难度较大,主要防治成虫,在羽化期重点防治,其它如食叶害虫、吸汁式害虫防治上相对容易,但同时需要防止药害;病害以真菌性病害为主,根部病害防治较难,以预防为主;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所需检疫的病虫一定要多加防范。

2.5.1 虫害。街区行道树的树种比较单一,虫害主要防治直翅目的蟋蟀、蝼蛄,半翅目的蝽象,同翅目的蚜虫、蚧壳虫,缨翅目的蓟马,鞘翅目的臭椿沟眶象、天牛、小蠹、吉丁虫、蛴螬等,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螟蛾、尺蠖、美国白蛾等,以及蛛形纲蜱螨目的螨虫等。蛀干害虫非常难防治,主要有鞘翅目的天牛、小蠹虫,鳞翅目中的木蠹蛾、透翅蛾和螟蛾等等,多数枝干害虫在皮层里面危害长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树木,以幼虫钻蛀树干为主,植株被这类害虫为害后,直接影响主干和主梢的生长。这些蛀干害虫防治有一定难度,要掌握各种害虫的生活习性和羽化特征,最好在成虫羽化期喷施杀虫剂进行预防,如星天牛主要为害杨、柳、榆、刺槐、悬铃木、樱花、合欢、海棠、紫薇等,5 月下旬左右开始羽化;双条杉天牛是柏类树木的主要害虫,成虫在9 月初开始羽化;双齿长蠹主要为害海棠、紫荆、合欢、槐树和法桐等,6 月下旬起成虫羽化;国槐双齿长蠹在4 月下旬及6 月底7 月初在成虫出坑交尾期和夏季出穴僻署时进行防治;木蠹蛾类主要为害白蜡、柳、国槐、悬铃木、海棠、银杏、白玉兰、丁香、樱花、榆叶梅、紫薇、黄刺玫、栾树、五角枫、山楂等,6 月上旬将会有成虫开始羽化;臭椿沟眶象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红叶椿等,6~7月成虫羽化,7 月为羽化盛期;桃蛀螟为害石榴、桃、梅等,北方越冬代成虫一般于4 月下旬开始羽化,5 月下旬~6 月上旬进入盛期,1 天内羽化多在上午7∶00~10∶00,以8∶00~9∶00 最盛;杨干象主要为害北京杨等,6 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盛期在7 月中旬,7 月末羽化终了;松梢螟幼虫主要为害马尾松、油松、黑松、赤松等,5 月下旬、8 月上旬成虫羽化;了解了这些蛀干害虫的羽化时间,防治上相对容易一些,用药也简单一些,不仅杀虫率高,还节约了成本。除了在羽化期打药防治外还可以用树干涂粘虫胶、树干涂毒环、树干涂白、树干注药、塑料环阻隔等方法,还可以在幼虫为害的时用注射器往虫孔内注射敌敌畏等熏蒸型药剂或在树木根基部埋施呋喃丹等内吸性强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图4 塑料环阻隔

2.5.2 园林植物病害主要有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包括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性病害、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等;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由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引起,主要有营养失调、土壤水分失调、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通风不良、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有毒物质的影响等。一般园林绿化施工养护中主要在前期进行土壤改良,因养护期短,以后很少再做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后期的防治主要以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为主。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1)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的白粉病、花木煤污病、叶斑病、果腐病、烂皮病、根腐病等,半子囊菌纲的桃、梅、杏缩叶病、花木丛枝病,盘菌纲的月季黑斑病、多种植物菌核病、草坪币斑病等。(2)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的锈病,层菌纲的紫纹羽病、根朽病、草坪蘑姑圈、木腐病等。(3)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的炭疽病、月季黑斑病、褐斑病、杨树溃疡病、干枯病等等,丝孢菌纲的灰霉病、各种林木叶斑病、樱花褐斑病、丁香褐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月季灰斑病、芍药褐斑病、香石竹叶斑病、根腐病、槐树溃疡病、草坪镰刀枯萎病、合欢枯萎病等等。

细菌病害主要有土壤杆菌属的樱花根癌病,假单孢菌属叶斑病、枝枯病、萎蔫病等,棒杆菌属瘤肿、萎蔫等,黄单胞杆菌属桃、梅、李、杏、樱桃等细菌性穿孔病,欧氏杆菌属软腐为主,少数枝枯,萎蔫。

街区行道树因树体弱非常容易感染病害,且这些病害又影响着树体的长势和生命,常见的有根朽病、根腐病、根癌病(又称冠瘿病、根瘤病、根头癌肿病)、白纹羽和紫纹羽病等根部病害,干腐病、腐烂病、木腐病、流胶病等枝干病害,枝枯病、丛枝病等枝部病害,白粉病、锈病、煤污病、炭疽病、叶枯病、细菌性穿孔病等叶部病害,其中腐烂病和根部病害防治上难度大一些,平常巡查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树体的变化,除了平时预防外,最好把病害治疗在初期,一旦到了后期就很难治疗了。

2.6 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成品保护

由于城市园林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常的施工、养护中不但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还要根据行道树的特点,加大巡查力度,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及时制止踩踏树池、毁坏树木、往树池内倾倒垃圾和污物、融雪剂的行为,做好成品保护,同时,还要做好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让景观靓起来,让街区景观成为主宰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行道树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一个窗口,又因其生存环境的特点及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在管养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加大管养力度,做好水肥管理、中耕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成品保护等工作,让那些未老先衰的树木焕发新的生机,延长其生命周期。

猜你喜欢
行道树羽化株距
悼留民兄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行道树
弯道
弯道情结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芒果行道树,宾川亮丽的風景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