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12-09 05:24张萌
商情 2020年44期
关键词:国际收支

【摘要】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各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国际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通过对一个经济主体分析其对外经济交往的详细记录,并在这一过程中准确的分析了该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并把握外汇的运用与管理,更好的发挥外汇在国际间交易的重要作用,也为本国分析内部经济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群体中之最,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其国际收支反映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走势。通过国家外汇网站找到了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

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中国的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差额从近五年看是呈现了一个凹字形态势,最明显变化的是2018年的经常项目差额,仅有255亿美元。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根據我的分析,发现2018年的上半年出现了严重的逆差。根据近几年的经常账户差额可以看出,从2015年以来经常项目每年都呈现下降态势,另外通过查资料我了解到2009-2010年中国经常账户差额与GDP之比平均值为4.5%,2011-2017年间的平均值为2%,这7年间的高点是2015年的2.7%,低点是2017年的1.3%,这也侧面说明了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上半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只不过前几年的逆差变化幅度较小,2018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幅度较大。查找相关当年消息可知,是当时消费率的上升,储蓄率的下降,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缩小导致经常账户差额与GDP之比呈下降趋势,我认为消费增高主要是目前数字化技术提高了,各种产品的制作成本也下降了,导致线上购物成为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加之假期多,促销活动多,激发了人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上升同时,肯定会带动储蓄的下降,另外储蓄下降也和城镇化及人口结构有一定联系,还有当时国家制定的精准扶贫政策。

接着从经常项目中,我发现经常项目下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变化要更大,从2014年开始,旅游差额破千,之后一路增长,一直到2019年的-2188亿美元,尤其是2018年的差额最高达到-2369亿美元,这也说明近五年中国在出口旅游上有很大的数量,2015年是旅游最热的一年,走在银座的繁华街道如同逛北京王府井一条街的感受,随便走进一家大型商场,里面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连街边都停着十几辆旅游大巴车,这个现象也能说明我国在旅游贸易上输出很大,也就导致了我国近五年来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逐年递增。最后从资本和金融账户总差额来看,从2016年以后总差额均为大于0,即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72亿美元)。总差额为正值表示中国的资本与金融资源流入大于流出,最终获得净盈余。可以看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在逐年递升,一般来说经常项目的差额与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是数量相等,方向相反,也就是他二者之和等于零。单从资本账户看,2016年之后是处于一个逆差状态,说明近几年中国没有购置太多海外资产,从国家政策角度看,当时国内正处于刚换届,许多国内问题有待解决,对国外的交流要少些。而金融账户则是顺差(276亿美元),我认为可能和15年人民币入选SDR有关,2016年中国的外资流入增大,更多的投资者愿意用人民币去进行买卖投资,增加了人民币使用率和人民币这一货币的认可度;除去储备资产是非储蓄性的金融账户,其差额为负(-4161亿美元),表明从对外投资角度来说金融账户仍处于逆差状态,我国所进行的外商投资、股票投资流出较多,流入很少,主要还是集中在储备资产的增加上,这也侧面说明了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是很完善,才导致资本外流。之后的17、18、19年的非储蓄性金融账户呈现顺差,分别为1095、1727、378亿美元,说明我国的外资流入增加,一方面是一带一路的建设、亚洲博鳌论坛的举办,还有相关国际性会议的开展,给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形势以信心,所以外资流入有大增长,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货物贸易具有相对优势,这也说明我国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这也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由此我们提出一些对未来国际收支的发展建议。

一、改善经常项目,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应该转变在国际上的发展模式,打破人们心中固定的思维“Made in China”,吸取国外的相关经验,改变出口导向,转变发展思路,完善进出口政策规划,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企业进行整改,还有对有限资源损耗严重的企业进行限制,提高国内的科学技术,打造更多的中国创新或者是中国设计产品,不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此外,中国应该对相关进出口产品税率设定合理界限,可以更好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并且重视第三产业服务贸易的发展,保证我国的服务贸易差额的稳定。

二、改善资本和金融项目,完善国内资本制度

我国应该严格审核外资的质量,改变一味地引进资本,一方面可以减小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认可程度,我国可以引进前沿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发展。

三、与国际接轨,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机会

中美国际收支的差异反映了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还有待提升,尽管2015年人民币进入一揽子货币,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在逐步推进,但发展是缓慢的,同时还有美元和其他处于领导地位的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的压力,人民币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但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亚投行、博鳌亚洲论坛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给我们获得了很多国际伙伴,同时为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和在国际金融的秩序维护上的话语权,并为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优化上提供更合理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陈雨露,王芳,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刚,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特征、根源与调整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8 (12).

[3]宋晓东,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纵横,2010(2).

作者简介:张萌(1996-),女,汉族,吉林白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证券投资与资本运作。

猜你喜欢
国际收支
国内外金融市场变动对汇率、外汇市场和国际收支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浅谈我国近期外汇储备变化问题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