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美术造型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2020-12-10 14:03戚思思湖南科技大学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9期
关键词:油画家线条油画

◆戚思思(湖南科技大学)

一、造型的夸张化特点

纵观中国美术可以发现,中国人在意识形态的方面自我表达性特征非常强烈,夸张化的造型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塑造手法。出土于汉时期击鼓说唱俑,整个俑席地而坐,人物矮小,头部硕大,肚子丰腴如鼓,四肢粗壮,表情夸张诙谐。看似不合比例的造型,作者却把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农民形象的欢乐表现得生动灵活。这种夸张造型,打破了时空桎梏,将事物的主要造型特点提炼并加以适当变形的创作手法,使作品更富个性和情趣性。中国著名油画家罗中立后期油画作品,表现人物置身于原始状态下的生活场景或自然场景,可以明显感受到民间艺术的乡土气息。

二、造型的平面化特点

我国的民间美术中的造型形象多数选材从日常生活中提取而来,造型不拘于规章法度,却独具匠心,通常选取对象的正面或者正侧面为表现方面,省略复杂的转折与装饰,做完全扁平化的平面处理,利用线条粗细疏密等直接勾勒对象主要特征,以此表达圆满和均衡,展现简约大气之美。在中国现当代写意性油画家王克举的风景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传统意识形态向现代化的观念的融合发展。在他的画里,大大小小的形状和色块全都实实在在地罗列在画面当中,物像被保留了原有的最单纯的形象。同时,王克举擅长塑造具有抽象画的意像图案来强调点、线、面的组合关系来展现绘画的力量。这种独到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式都与中国民间美术息息相关。库淑兰在其剪纸作品中,完全采用的是扁平化构图方式和塑造手法,无论从画面的哪个角度,都能展现人与自然的独立空间。同时,利用丰富多样的颜色填补造型形象,使整个画面丰富异常。不论是剪花娘子库淑兰,还是油画家王克举,在他们平面化造型的形象下,都是对客观现实的思考,使画面充满韵律美感。

三、造型的意象性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往往是表意性为特点的创作方式,其形态体系超乎科学和逻辑的,是理想化的带有象征性造型意义的物象形态。古代木版画中,通常人物造型概括,线条流畅抒意,其他物象刻画也简练活泼。这恰恰符合了中国美术中所追求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表现方式——追求意象化神形,营造气韵,追求意境,情景交融,从而达到会心领意的高度境界。

在当今的中国现代油画领域,这种意象化的造型也被越来越多的画家意识并借鉴。中国著名女画家闫平的画作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画面上意象造型特征。她以平常人生活为切入点,减弱了透视关系,将物像的形体造型现代性地以几何线条的方式来表现,用笔挥洒自如,色彩丰富,将形状组合、重叠,应借,取舍去展现画面。在塑造主体的同时,她注重利用线条、笔触作为绘画语言去塑造艺术形象,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观念。这种微妙的形式化意境塑造是闫平绘画的精髓所在,与本土绘画风格形成了精神上的契合,使表现和意象两种风格完美结合,使画面充满戏剧性效果。

纵观来讲,油画传入我国以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融汇,使得传统油画的风貌大为改变,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的油画展现出它崭新的面貌并不断探求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兼具,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主题。

猜你喜欢
油画家线条油画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油画家之死
隽永的悲凉——追忆油画家赵开坤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