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蓝’蓝莓在浙西南山地种植的适应性研究

2020-12-10 00:40曹春根付红梅刘惠如尹植明周智峰
山西果树 2020年1期
关键词:适应性

曹春根 付红梅 刘惠如 尹植明 周智峰

摘 要:为探索‘夏普蓝 (Sharpblue)蓝莓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山地种植的适应性,对种植在不同地点、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别中6 a后的树体生长量、果实性状产量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年生‘夏普蓝蓝莓树高达到143 cm、冠径162 cm、果实横径1.02 cm、果实纵径0.92 cm、单果重1.26 g、单株产果量7.31 kg,以株行距1 m×2.4 m种植,可收获3万kg/hm2。由此可见,‘夏普蓝蓝莓是适应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山地种植的。

关键词:‘夏普蓝蓝莓;山地种植;适应性

文章编号:2096-8108(2020)01-0006-03 中图分类号:S66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blueberries Sharpblu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the southwest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growth of the trees, the soil adaptability, the results in different places, different elevations and different land type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per hectare could be 30000 kg by planting by the row spacing of 1 m × 2.4 m when the height of the tree was 143 cm,the transverse diameter of the fruit was 1.02 cm, longitudinal diameter of the fruit was the 0.92 cm, and the of fruit yield was 7.31 kg. Thus Sharpblue berries a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he mountains of southwest Zhejiang Province.

Keywords:Sharpblue Blueberry;Planting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Adaptability

蓝莓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投资小、回报期短的优点[3]。为此,浙江省遂昌于2013年开始引进蓝莓种苗,进行了蓝莓苗木快速繁育試验并获得成功[4-5],由于每个蓝莓品种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果实成熟期的早迟,产量的高低,品质的好坏表现各不相同,对最终的经济效益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开展对引进的蓝莓品种在当地生长的适应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不同品种蓝莓的个体发育特点,而且可以为蓝莓引进、选择和栽培利用提供依据,从而指导林农进行蓝莓的商品化生产。本试验试图对繁育成功且在不同地点、不同海拔高度试种的南高品种夏普蓝 (Sharpblue)蓝莓进行调查研究,

观测其生长表现、果实性状及产量,研究‘夏普蓝在本区域种植的适应性,为当地和具有相近生态条件的地区开展蓝莓引进、选择和栽培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调查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遂昌县(28 °35′~28°37′N,119°13′~119°15′E),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 ℃,最高气温40.1 ℃,最低气温-9.7 ℃,年平均降水量1 212.5 mm,大于10 ℃年积温5 273.3 ℃,年平均无霜期223 d,平均相对湿度79%,海拔165~1 724 m,土壤主要是黄壤和山地红壤两种,pH值在5.2~6.0之间,土层深度40 cm 以上。选择该县石练镇迎春村(新安),和高坪乡茶树坪村(分水坪),以及引种地新路湾镇新路湾村(大候口),3个不同地点进行夏普蓝蓝莓栽培试验,其基本概况见表1。

1.2 试验材料

由遂昌云露家庭农场引进培育苗高≥65 cm,地径≥0.5 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2年生的容器苗,于2013年秋冬季节,开始造畦整地,挖种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40 cm,株行距约为1.5×1.6 m,栽植密度一般为4 000~4 200株/hm2[6],每穴施入有机质≥45%的有机肥250 g。翌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开始造林。栽植时,将容器袋去掉,做到苗正、浅栽、下紧上松,确保根系舒展,并使根系与基肥的间隔保持15~20 cm。根基部高出穴平面10~15 cm,基地抚育管理按有机认证管理措施进行6年生的夏普蓝蓝莓为调查对象。

1.3 调查方法

2019年6月,在每个种植地的山体下部、山体上部、山体中部,选择生长正常的植株各50株作调查样株,测每个样株的树高、冠幅(东西+南北/2)生长量和调查蓝莓根部分枝数量与直径,计算平均值。1个种植地调查150株,3个点共有450株蓝莓作为供试对象。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径从每个种植地的山体下部、山体上部、山体中部调查的样株中随机抽取1株,产量按每株每次成熟采摘的果实累计,取产量的平均值;单果重、果径每株取 30个果实计算平均值。测量树高、冠幅工具用300 cm的钢卷尺;测量主枝直径、果径用游标卡尺,每株产量和单果重用USB充电家用电子称称重。分析方法采用DPS软件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及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体生长量比较

由表2可见:蓝莓树高度、冠径大小,新安种植地最好,平均达143.67 cm、163.33 cm,最低的是分水坪种植地,平均为114.67 cm、127.67 cm;蓝莓树高度、冠径大小,新安种植地的比分水坪种植地的高出29.00 cm、35.66 cm。而3个种植地的蓝莓树高度、冠径大小依次为新安>大候口>分水坪,还有蓝莓根部的分枝数量,分水坪种植地的均高于新安和大候口种植地;分枝直径却是分水坪种植地的最小。这说明不同种植地对蓝莓树高度、冠径生长量、蓝莓根部的分枝个数、分枝直径是不一样的。而且,经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种植地新安与大候口之间蓝莓树高度、冠径大小、蓝莓根部分枝个数、分枝直径无明显差异,但与分水坪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蓝莓种植后对根部分枝合理的留养和修剪措施有关,因为在调查时发现,蓝莓树高度新安种植地最高的为155 cm,最矮的为112 cm, 分水坪种植地最高的为154 cm,最矮的为111 cm,大候口外地引入种植地最高的为156 cm,最矮的为117 cm,3个种植地差不多。还有一个共同现象,就是最高的蓝莓树,根部分枝个数都在3~5之间,最矮的蓝莓树,根部分枝个数均超过5个,最多的达到15个。由此可见,由于根部分枝个数增多,相互之间争阳光、争养分,直接影响了蓝莓的高生长和冠径生长量及分枝的直径大小。同时,也说明‘夏普蓝蓝莓在分水坪种植地生长表现比其他地点差的主要原因不是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而是经营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

2.2 果实性状及产量

由表3可见:蓝莓果实大小、单果重量,3个种植地之间存在差异,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这說明2个试种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不会对蓝莓果实大小、单果重量造成影响;而蓝莓产量是新安种植地最好,平均达3.16万kg/hm2,最低的是分水坪试种地,平均1.71万kg/hm2;新安比分水坪增加1.45万kg/hm2。

2个试种地与外地引入种植地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对于蓝莓果实大小、单果重量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夏普蓝蓝莓对这3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好。至于分水坪种植地蓝莓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的问题,根据生长量指标是确定品种产量高低的重要基础指标之一[6]和树体的高低、冠幅的大小是体现品种优劣的外部特征,能直接反映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水平的原理[7],分析蓝莓树高度、冠幅直径的生长量指标,结果显示,分水坪是明显低于其他2个种植地的;再从蓝莓根部分枝个数看,分水坪种植地比其他种植地却增加了3倍左右。由于蓝莓根部分枝个数大量增加,造成分枝之间相互争阳光、争养分,直接影响了蓝莓树高度、冠幅直径的生长量,所以,造成分水坪种植地蓝莓单株产量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蓝莓种植成活后,没有对根部的分枝进行合理的留养和修剪,根部分枝个数留养过多所致。

3 结论与讨论

‘夏普蓝蓝莓在浙江西南部地区种植,6年生树高达到143 cm、冠径162 cm、果实横径1.02 cm、果实纵径0.92 cm、单果重1.26 g、平均蓝莓产量2.6万kg/hm2,由此可见,夏普蓝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山地种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根据孙山等[9]研究表明南高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23~35 ℃,而在海拔高度320 m的新路湾镇新路湾村大候口山垅田试验点,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1 ℃,本试验中各项指标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采取了用黑色遮阳网对蓝莓进行遮阴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林地的温度。所以,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山地种植蓝莓,可选择海拔高度≥800 m的高海拔地块,利用高海拔夏秋季节较为冷凉的气候条件替代黑色遮阳网对蓝莓遮阴的措施。

根据徐君等[10]专家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试种夏普蓝单果重2.12 g;朱江华等[11]专家在湖南长沙试种单果重1.78 g;龙桂根等[12]专家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试种单果重1.29 g;本试验单果重1.26 g。由此可见,在不同地区试种的单果重量都不一样,但是本次单果重量是最小的,产果量却达到2.6万kg/hm2,产生这种结果是否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有关,还是本次没有采取疏果措施,果实留的太多所引起的,本试验未涉及,尚有待以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顾姻,贺善安.蓝浆果与蔓越橘[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李亚东,吴 林,张志东.越橘(蓝莓) 栽培与加工利用[M].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胡 珊.婺城区塔石乡蓝莓引种筛选报告[J]. 现代园艺,2018,05,36-37

[4]严志伟,黄文斌,许 梅.等.高海拔杉木林下蓝莓扦插繁育技术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9,46(2):22-24.

[5]许 梅,周菊钗,鲍英杰,等.蓝莓扦插繁育试验[J].林业科技,2018(5):16-18.

[6]杨承荣,杨正怀,严明先,等.长林油茶无性系引种栽培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11(3):22-24.

[7]钟子龙,唐昌贻,周智峰,等.长林3号等油茶良种在遂昌试验初报[J].林业科技, 2018,43(3):37-39.

[8]裴嘉博,李亚东,张 琛,等. 6个高丛蓝莓品种在上海地区的引种初报[J].落叶果树,2016,48(2):27-29.

[9]孙 山,李鹏民,刘庆忠,等.高灌蓝莓光合作用对若干环境因子的响应[J].园艺学报,2007,34 (1):67-70.

[10]徐 君,王勤红,钱丽萍,等. 7个蓝莓品种在富阳的引种试栽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 (11):1916-1917,

[11]朱江华,王 森,吕芳德,等.湖南长沙地区蓝莓引种栽培试验[J].经济林研究, 2016,34(4):90-95,

[12]龙桂根,黄芝云,陈东元,等.江西适生蓝莓品系筛选初报[J]. 江西农业学报 2016,28(11):35-38.

猜你喜欢
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从文化学角度看心理健康观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外语专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调查研究
高职单招新生适应性问题探讨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