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如灯,岁月留痕

2020-12-10 00:44王小燕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织布机麦秸留痕

王小燕

读墨未浓这篇《麦秸莛子里的人生岁月》,会发现,记忆是有开关的,在生活中,当我们被一个物件触动时,藏在岁月深处的时光就被点亮了,而这些物件,它们以其缄默的存在,真实诉说着那段岁月里的故事。

跟随文字读下去,眼前会浮现出一位勤劳睿智的奶奶,她心灵手巧,麦收后的麦秸莛子,大概也就只能当烧柴的废物,奶奶却能编织出锅盖垫、窊篦子、笊篱等生活用品。是呀!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人并不缺乏生活的智慧。

本文以老家西屋南墙上悬挂着大小不一的传统生活炊用器具为线索,回忆起年三十晚上,母亲用奶奶编织的窊篦子盛水饺,她叨念起了奶奶,说没有奶奶了,谁会编织这些家什呀!通过母亲的话引出下文,回忆了奶奶在世时编织麦秸莛儿的整个过程。

透过文字,不禁佩服奶奶从生活里萃取出来的人生智慧。挑选麦秸莛子是个技术活,奶奶凭多年经验,从麦捆里用手一摸就能挑出来。麦秸莛子的加工,传统工序要用硫磺熏,但这样味道重,有污染,奶奶根据经验,直接省去这道工序,她那句“只要不害人,瓷实一点好”,话虽朴素却蕴含人生哲理。

奶奶编织麦秸莛子是个手艺活,靠的是她的经验和反复实践,可见生活处处是学问,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创造无处无在。文中,奶奶编织麦秸莛儿的那段描述很精彩,作者用了慢镜头,动词精准,语言凝炼,描述细腻,特别有画面感,如“麦秸儿穿针走线,经纬排列,像一排排七言绝句,整齐划一,平仄有韵”。劳动的人果然是最美的,这话一点儿不假。

奶奶的手很灵巧,不次于舞蹈家杨丽萍的手,随着奶奶双手舞动,花纹向后移动,图案新颖、结构巧妙,结束时,在空中画一道圆弧,麦秸莛子不留痕迹,完美而精彩。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外婆,记得在我小时候,外婆坐在织布机前织布,感觉就像弹钢琴一般美妙,外婆的腰上系着控制织布机的宽腰带,手里拿着穿白线的梭子,梭子在外婆的手中飛舞,像一只鸽子一样左右穿梭,织布机发出“唧唧喳喳”的声音,那时候,我常常看得入迷了。不管是文中的奶奶,还是我的外婆,老一辈人身上有很多我们应该汲取的精神,比如,乐观、积极、勤劳,她们用双手改变生活,用劳动创造美好。

文末,奶奶编织的一件件麦秸莛子家什还在,即使搬了两次家,依然被作者珍藏。我想:这些承载着老人心血的物件,烙刻着生活的痕迹,它们就是我们追忆往昔的一盏明灯。

物件如灯,岁月留痕,即使岁月再变迁,一旦打开这盏灯,就如看到了亲人,看到了那段岁月。物件如灯,它不仅照亮了我们曾经的岁月,也将会在未来的岁月里,引领我们用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织布机麦秸留痕
一剪梅·年届七旬常闭门(通韵)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又闻机杼声
泥匠的预言
何须刻意留痕
麦秸
温暖的麦秸垛
太行山里的机杼
一题多解
影视对白《去日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