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能量浓度对其生产性能、仔猪活力和后代终生生长的影响(上)

2020-12-11 05:22编译
猪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哺乳期断奶日龄

何 颖(编译)

(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鞍山 114100)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圈舍和处理

此次研究采用100头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母猪(大白×长白)。从7个批次断奶母猪中挑选试验母猪进行人工授精。妊娠母猪被安排在一个保持饲养120头母猪群的动态群养栏内。妊娠第105天时以胎次(2.6±0.40)、体重(277.4±6.96 kg) 和背膘厚(18.0±0.60 mm)为基础将母猪划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25头母猪。母猪胎次分布:0胎(10%)、1胎(18%)、2胎(11%)、3胎(24%)、4胎(34%)和5胎(3%)。各区组在妊娠期第108天时母猪被随机分配饲喂4种能量浓度日粮(DE)中的其中1种:(1)13.8 MJ/kg,(2)14.5 MJ/kg,(3)15.2 MJ/kg,(4)15.9 MJ/kg,分别用LL、L、H、HH表示,直到再次配种(断奶后第6±0.1天)。在妊娠期第108天时,母猪转群进入标准产床。尽可能于分娩后24 h内对每窝仔猪数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每头母猪哺乳的仔猪数平均为13.8±0.60头。仔猪于哺乳期26±0.1天断奶。

断奶时所有仔猪根据母猪处理组和仔猪性别分组,筛选出312头试验仔猪(156头母猪和156头公猪)亚样本继续进行监测直到141日龄屠宰,此时筛选的亚样本仔猪代表每个母猪处理的平均断奶重。在每一个断奶仔猪群组,仔猪被随机分配为含12头相同性别的仔猪群(N=26,总共26个仔猪群),并转群至断奶仔猪舍。每个饲喂栏中仔猪代表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仔猪。在75日龄时,猪群转群至育肥舍,其布局和喂料系统与断奶仔猪舍相同。育肥舍温度维持在20~22℃。监测猪生长和采食量直到屠宰。来自同一断奶批次的亚样本猪在同一天屠宰,平均日龄为141.0±0.06天。

1.2 日粮和饲养

日粮配制满足或超过NRC(2012)推荐量。表1为试验日粮的原料组分和化学分析。所有日粮均现配现用,粉碎过程中每种日粮均添加硅藻土(1 g/kg)作为一种酸不溶灰分源,用以测定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表观总肠道消化率系数(CATTD)。群养母猪舍中,ESF通过母猪的应答器识别母猪个体,并程序化定量供应母猪每日饲料。在妊娠期0-90 d,饲喂母猪标准妊娠日粮,饲喂量为2.2 kg/d。配制的妊娠日粮中总lys含量为0.8%,能量浓度为消化能13.2 MJ /kg。从妊娠90 d到分娩,母猪饲喂量增加到2.7 kg/d,并且在妊娠108 d换成母猪各自处理组的试验日粮直到下一次配种。配制的所有4种试验日粮均含有相同水平总lys(1.2%)。根据哺乳期采食曲线饲喂母猪,哺乳期第0天开始时摄入能量(DE)60 MJ/d,逐渐增加至第7天的107 MJ/d,第14天的125 MJ /d,第21天的133 MJ /d,第26天的137 MJ /d。仔猪和母猪均自由饮水,从断奶至下次配种期间,母猪仍然饲喂各自处理组的试验日粮,早上饲喂3.5 kg/d。

26日龄断奶后,仔猪按照下列顺序饲喂干颗粒饲料:26-33日龄饲喂开口料(1.6% lys,DE为16.2 MJ/kg),33-47日龄饲喂过渡料(1.5% lys,DE 为 15.0 MJ/kg),47-75日龄饲喂断奶料(1.3% lys,DE为14.4 MJ/kg),75日龄至屠宰(141日龄)饲喂育肥料(1.1% lys,DE为13.8 MJ/kg)。

1.3 母猪体重和背膘厚度

妊娠第105天、断奶和再次配种(断奶后第6天)时记录母猪体重(BW)和背膘(BF),妊娠第14天仅记录母猪BF。

1.4 采集和分析母猪血液样品

妊娠第108天和断奶时,随机选择母猪子样本(每个处理8头母猪)通过颈静脉采血检测IGF-1和胰岛素。

1.5 采集和分析初乳和常乳样品

所有母猪在第1头仔猪出生后的2 h内采集初乳。哺乳期第14天,随机选择母猪子样本,肌肉注射1 mL(10 IU)催产素后采集常乳样(约30 mL;每个处理14头母猪)。采集、储存和分析初乳和常乳样品,一式两份,使用近红外分析仪分析总固态物、蛋白、脂肪、乳糖和粗灰分比例。常乳样于55 ℃烘干72 h,使用绝热型弹式热量计测定常乳总能(GE)。假设每4 kg猪乳可增加1 kg窝重,估算产后1 d至断奶期间母猪产奶量。

1.6 总肠道消化率和实验室分析

整个试验期每隔一段时间定期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饲料样,用以化学分析。在哺乳期第13天、14天和15天采集母猪子样本(n=10,每个处理10头母猪)的粪样,立即冻存于-20 ℃用于测定CATTD。分析前将粪样于55 ℃烘干72 h,粉碎饲料样和烘干的粪样,过2 mm分级筛。饲料样和粪样一式两份,分析干物质(DM)、粗灰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乙醚浸提物(EE)和总能(GE)。

表1 试验日粮组分(风干基础)

1.7 哺乳期采食量和能量摄入量

每天记录母猪个体哺乳期采食量,计算每头母猪哺乳期总采食量和平均日采食量。使用经分析得出的DE值和经计算得出的NE值分别计算母猪摄入的DE和NE(总量和日平均量)。

1.8 产仔性能和断奶前仔猪生长性能

于分娩前在母猪子样本前方设置摄像头,记录产程、仔猪出生间隔和第1头出生仔猪从出生到吃奶的时间间隔。记录每窝出生仔猪数量(总产仔数、活产仔数、死产数和木乃伊数)。出生时记录每头仔猪体重和性别,标记每头仔猪用以鉴别。随后,在分娩后第1天、6天、14天和26天对仔猪进行称重,并测定每次断奶时的哺乳仔猪数、断奶窝重以及仔猪断奶前ADG。记录出生到断奶期间死亡仔猪数。

1.9 仔猪活力测定

1.9.1 IUGR评分

出生时,根据仔猪头型(0=正常形状,1=‘海豚’形状),眼睛有无凸起(0=无,1=有),有无皱褶垂直于嘴部(0=无,1=有)。总计得分,仔猪不表现出IUGR特征(例如0分)则被认为是“正常”,得分从1~3表示仔猪个体的IUGR水平增加。

1.9.2 肌张力得分

为了测定出生时仔猪活力,使用下列操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来测定每头仔猪肌张力。通过一只手放置于仔猪腹部,另一只手放置于仔猪后腿将仔猪从地面上提起。如果仔猪用其后腿来推开操作者的手,得1分;如果仔猪的后腿软弱无力,且后腿无法对操作者的手施加外力,得0分。

1.9.3 鼓膜耳温(TEMP)

使用手持鼓膜耳温枪,测定出生时和出生后24 h仔猪TEMP。记录所有仔猪左耳鼓膜耳温。

1.9.4 血糖浓度

分娩后24 h,通过针刺获取随机挑选仔猪子样本(988头仔猪)耳部血管的血样,使用手持血糖监测仪和葡萄糖试纸测定血滴的葡萄糖浓度。

1.10 泌乳效率

计算每头母猪哺乳期第1天到26天期间的泌乳效率。

泌乳效率=用于窝生长输出的能量(哺乳期第1天到26天的总窝增重,g)/母猪DE摄入量(哺乳期DE摄入量,MJ)

哺乳期母猪DE摄入量=哺乳期母猪总的能量摄入(MJ)-用于母猪体组织沉积的能量需要(母猪体增重kg×20.8 MJ /kg)=哺乳期母猪总的能量摄入(MJ)+用于母猪体组织动员的能量需要(母猪体重损失 kg×12.5 MJ /kg)。

1.11 断奶后猪生长性能

分别于猪 26、33、40、54、75和141(屠宰)日龄称重。称重前不禁食。记录断奶后2周(40日龄)至屠宰期间猪只个体采食量。计算每头猪的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效率(FCE)。在屠宰厂,记录猪只血液流尽后45 min内的热胴体重,冷胴体重=热胴体重×0.98。使用Hennessy分级探测器于倒数第三和第四肋骨的外切横截面处测定背膘厚度和肌肉深度。根据下列方程式估算瘦肉含量:

估算瘦肉含量(%)=60.3-0.847x+0.147y

x=脂肪厚度(mm)

y=肌肉厚度(mm)

2 结果

2.1 日粮配方

表1是试验日粮的化学成分分析。由表1可知DM、粗灰分、CP、EE、NDF和GF的分析与日粮配制计算值非常接近。

2.2 母猪体重和背膘厚度

母猪分娩时、仔猪断奶时以及下一次配种时的体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哺乳期第14天、仔猪断奶时和下一次配种的背膘厚度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同样地,哺乳期和断奶至下一次配种期间的母猪体重和背膘厚度变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2.3 母猪胰岛素、IGF-1和血糖浓度

日粮能量水平对初乳中总固态物(23.3±0.72%)、蛋白(16.2±0.56%)、脂肪(4.1±0.3%)、乳糖(2.3±0.12%)和粗灰分(0.7±0.03%)浓度无影响(P>0.05)。哺乳期第 14天常乳成分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常乳中总固态物、蛋白、脂肪和乳糖平均浓度分别为17.5±0.29%,4.5±0.09%,7.5±0.32% 和5.8±0.06%。常乳中GE在处理间相似(25.9±0.23 MJ/kg;P>0.05)。处理间对母猪产奶量有总的影响趋势(按照4 kg猪乳产1 kg窝增重估算;P=0.08);LL母猪(11.0±0.33 kg/d) 和 H母 猪(10.5±0.36 kg/d)产奶量与其他处理无差异(P>0.05),见表3。

表2 妊娠晚期和哺乳期日粮能量递增对哺乳期母猪体重、背膘厚和母猪体况变化的影响

表3 妊娠晚期和哺乳期日粮能量水平递增对妊娠d108和断奶时母猪血浆IGF-1、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浓度的影响

2.4 表观总肠道消化率系数(CATTD)

表4是日粮能量水平递增对营养素和能量的CATTD影响。日粮能量水平对干物质CATTD有总的影响趋势(P=0.08),但是,处理间无差异(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有机物质(OM)(0.890±0.0045)、粗 灰 分(0.441±0.0187) 和 CP(0.885±0.0050)无影响。与H母猪(0.481)相比,HH母猪的NDF CATTD(0.570)有提高趋势(P=0.07)。LL母猪的EE CATTD显著低于 L、H 和 HH 母 猪(P<0.001)。日粮能量水平对GE无影响(0.875±0.0056;P>0.05)。研究中计算的试验日粮实际DE值与日粮配方计算值非常接近,见表4。

2.5 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和估算能量摄入量

哺乳期采食量各处理间无差异(P>0.05),如表4所示。哺乳期平均总采食量为184.5±2.62 kg,等于7.1±0.10 kg/d×26天哺乳期。随着日粮浓度水平增加,母猪哺乳期的计算能量摄入量(经分析得到的日粮DE值和经计算得到NE值)递增(P<0.001),见表 4。

2.6 泌乳效率

处理对母猪泌乳效率有总体影 响( 表 4;P<0.01)。 与 L 母猪(27.5±1.13 g/MJ DE ;P=0.03)和HH母 猪(26.2±1.10 g/MJ DE;P<0.01) 相 比,LL母 猪(32.0 g/MJ DE)的泌乳效率最高。H母猪的泌乳效率与其他处理组无差异(28.6±1.16 g/MJ DE)。

2.7 母猪繁殖性能

总产程(hh:min:ss)并不受处理间影响(所有母猪处理的平均 总 产 程 为 04:54:53;P>0.05)。然而,HH母猪的仔猪出生间隔(00:26:15)比H母猪的仔猪出生间隔(00:15:03)更长(P<0.05)。LL母猪(00:18:23±00:02:47)和L母猪(00:21:00±00:02:47)的仔猪出生间隔与其他处理相似(P>0.05)。处理间第一头仔猪从出生到第一次吸吮母乳的间隔无显著差异(00:41:00±00:05:48;P>0.05)。 处理间总窝产仔数(15.2±0.65)和活产仔数(14.3±0.61)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间出生时窝重(总窝重=20.9±0.92 kg或活窝重=20.0±0.88 kg)和个体仔猪重无显著差异(P>0.05)。新生仔猪总平均初生重和活仔平均初生重分别是1.39±0.04 kg 和 1.40±0.040 kg。此次试验结束之后,母猪下一胎窝产仔猪数不受处理日粮影响(P>0.05),见表5。

2.8 仔猪活力

2.8.1 IUGR评分和肌张力评分

日粮能量水平对仔猪出生时 IUGR评分(P<0.001)和肌张力评分(P<0.01)均有显著影响。LL母猪产高IUGR得分仔猪的比例(表现出更多IUGR特征)高于L母猪(比例OR=1.55,置信区间CI=1.16-2.07)、H 母 猪(OR=1.67,CI=1.25-2.24)和 HH 母猪(OR=1.62,CI=2.20-2.17)。仔猪IUGR得分和仔猪初生重(r=-0.216;P<0.0001)、仔 猪 断 奶 前 ADG(r=-0.059;P<0.05)以及仔猪断奶重(r=-0.079;P<0.05)之间表现出弱负相关关系。HH母猪产高肌张力得分仔猪的优势比(代表仔猪活力更高)高于LL母猪(OR=1.96,置信区间CI=1.35-2.87)、L母 猪(OR=1.56,CI=1.06-2.28)和H母猪(OR=1.55,CI=1.06-2.27)。仔猪肌张力得分和仔猪初生重(r=0.228;P<0.000 1)、仔猪断奶前 ADG(r=0.053;P=0.05)以及仔猪断奶重(r=0.090;P=0.001)之间表现出弱正相关关系。

表4 妊娠晚期和哺乳期提高母猪日粮能量浓度对DM、OM、CP、NDF、EE、GE和DE的消化率系数以及母猪饲料和能量摄入和哺乳期效率的影响

表5 妊娠晚期和哺乳期日粮能量水平递增对出生仔猪数、下一胎母猪产仔大小、出生时仔猪窝重和仔猪平均体重的影响

2.8.2 鼓膜耳温(TEMP)

仔猪出生时TEMP不受处理间影 响(35.07±0.052 ℃ ;P>0.05)。但是,仔猪出生TEMP和仔猪出生重(r=0.103;P<0.0001)以及仔猪断 奶 前 ADG(r=0.107;P<0.001)呈弱正相关关系。随后,LL母猪所产仔猪(35.48±0.051 ℃)于产后24 h TEMP显著高于HH处理组(35.32±0.051 ℃ ;P<0.01), 而此时H处理仔猪(35.50±0.051 ℃)的TEMP也高于HH处理(35.32±0.051 ℃;P<0.01)和 L 处理(35.35±0.051 ℃;P=0.07)。与之相似,24 h TEMP和仔猪断奶前ADG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r=0.073;P<0.05)。

2.8.3 血糖浓度

L母猪所产仔猪(4.64±0.189 nmol/L)在产后24 h的血糖浓度高于HH处理组(4.18±0.189 nmol/L;P<0.05)。LL母 猪(4.31±0.189 nmol/L) 和H母猪(4.52±0.196 nmol/L)所产仔猪的血糖浓度与其他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 24 h仔猪的血糖浓度和仔猪体重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r=0.356;P<0.001)。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哺乳期断奶日龄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Hunter—Gatherers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蛋鸡合理投料量